詩歌與日記、格言、故事、散文等文體的關係

詩歌與日記、格言、故事、散文等文體的關係

節選自《手把手教你寫詩歌》北鋒 著作

任何文字都可轉化為詩歌:短、中、長篇小說,散文,劇本,新聞,格言、日記,甚至一個詞和一個字(即“一字詩”)!

小說家一定是詩人,詩人寫小說,大都寫得浪漫而韻味十分。一句詩可以寫成散文、劇本、新聞、格言、日記,甚至是一本短、中、長篇小說。

人們常常為沒有成為小說家的詩人而扼腕嘆息,他們驚世駭俗的絕妙之作,只要加入人物、情節、對話、描寫和評論,就可以進化為詩意散文、詩意劇本,以及詩意濃郁的短、中、長篇小說。

所以,詩人以詩的韻律和詩的抽象成名,一定具有書寫名著的潛質。

所以,一首詩、甚至一句詩,就是小說的提綱!

比如詩歌《致橡樹》,就是一部愛情小說的提綱!

比如一句格言“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的墓誌銘!”就是“官場”、“黑幕”類小說的提綱!

而《蜀道難》、《將進酒》、《望廬山瀑布》等古詩詞,很容易就拓展為遊記和散文。

只要掌握技巧,一切皆有可能……

6.1 把平庸的日記變成優美的詩歌

“愛情日記”:(略)

改編為日記體愛情詩歌《遙念》:

昨天,你隨眾遠遊了,帶著快樂的笑容跋涉山間。今日,我多想見到你,只好讓奔波,沖淡熾熱的情火。這晚,我必定無法安睡,何妨,展開遐思的翅膀,放飛這一束,註定無緣的思念。

有時,思念像一碗烈酒,讓我陶醉在夢鄉才有的歡悅。有時,思念如一杯清茶,沖淡光陰的記憶,讓我更依戀未曾珍惜的濃香。思念更是無形的牽掛,傾聽你留下的唱片,終於領悟了那一首,心與心共振的和絃。

還記得嗎?在春天,你乘著薄霧,羞澀地來到我的面前。真的忘了嗎?在夏天,我們相擁著,品嚐愛情之果的香甜。還有此刻,本該收穫愛情的秋日,只能獨賞,你未繪畫的白紙,和我——尚未落筆的詩篇。我從不畏懼,冬日裡尾隨幸福而來的、為愛殉葬的無盡磨難。

我是琴,你是弦,你彈動曼妙的手指,我共鳴真誠的誓言。讓我們永不分離吧,我美麗耐勞的絲絃。沒有琴的弦,奏不出華美的樂曲,沒有弦的琴,將與朽木一同腐爛!讓我們快樂地奏響吧,我願作你——最最溫柔安詳的港灣。

你是槳,我是帆,你給我前進的動力,我帶你駛向重洋的彼岸。讓我們永不分離吧,沒有槳,船兒只會隨波逐流,有了帆,我們將勇敢地搏擊風浪,肩並肩,迎來幸福的明天……

日記體詩歌習作《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6.2 一句格言一首詩

格言詩,藏語裡稱為“勒諧”,意為“善言”。其主要是宣揚人的處世哲理。作者利用這種格言詩的形式,敘述社會生活中的道德標準和求學精神以及待人接物應有的態度,等等。寫法上也是採用了四行一段的民歌體,每行七言(民歌為六言),也是兩句為喻,兩句指實(民歌比喻在前,格言比喻在後)。突出的特點是,為了陳述主題,採用了極為豐富的比喻、推理手法,使作品很富有哲理性。所使用的比喻,均是為人們所熟悉的。除了魚蟲花草、日月山川等外,還使用了許多民間典故、諺語,因而深受群眾的喜愛,不少格言詩廣為群眾背誦、引用。

西藏最著名的格言詩有:《薩迦格言》、《格丹格言》、《水樹格言》等。

《薩迦格言》共九章:1、觀感學者品,2、觀察上等人品,3、觀察愚人品,4、觀察賢愚混雜品,5、觀察惡行品,6、觀察自性品,7、觀察不當行為品,8、觀察事物品,9、觀察教法品。內容十分豐富。有對統治階級兇狠本性的揭露,有對自私、虛偽、貪婪、愚昧行為的諷刺和抨擊,有對如何求知識和做學問的勸告等等。所有對生活是非曲直的看法,自然是根據作者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立場,難免帶有種種階級偏見和時代的侷限。

《格丹格言》共全書125首,內容均是辨別智愚的論述。每兩首為一組,以對比的手法談論智者和愚者的差別。所用標準,與《薩迦格言》相同,都是以佛教教義為立足點的,自然抹殺了階級的本質。

為了把原本枯燥乏味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格言詩人往往要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和重要典故,善於採用各種比喻,用心觀察周遭環境與日常事物,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以及它們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等等,使敘事析理更加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因此,格言詩既可以當做雅俗共賞的警世箴言,也可以作為詩歌欣賞,研究其寫作風格、藝術構思、語言技巧;也可作為學術研究,探討某階段、某、某些人的宗教信仰、政治思潮、道德規範和由此產生的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

“生前品德高尚的人,死後被人們深深懷念,那些沒有善行的人,只好生前死後兩茫然。即使是敵人來求和,也應該不計前嫌,寬宥勝於報復,仁慈能以德報怨。喋喋不休的誓言,想必是欺人之談。講真話何須指天畫地:誓言本身就是說謊的破綻。無尊長的年輕人,處處被人瞧不起。勸君要及早改正,以免未來後悔莫及。”

這首《格言詩》蘊涵著深邃的哲理,每一節基本上獨立成篇,涉及不同的話題,是人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當時道德準則的一個縮影。

其實,許多名人名言都具有格言詩性質,只是或長或短而已。比如:

“鳥兒的翅膀拴上黃金,它就再也飛不起來了!”

“愛情的悲劇源於挑剔;婚姻的完美由於寬容。”

“太陽的光芒,在滔滔的海上嬉戲;遠遠的泊船處閃耀著一艘船,我就要乘這艘船回家;可是沒有順風。”

“有才華,性格又溫柔的人往往不漂亮;才貌雙全的,自恃聰明漂亮的人又很難溫柔;而漂亮溫柔的人多半沒什麼才華。”

“社交界的女人能用一百種方式說出同樣的話,仔細觀察就能聽出她們的聲調有著無垠廣闊的音域。整個靈魂滲透到聲音和眼神之中,在聲帶和眼睛的媒介空氣和光線中留下它的痕跡。”

“要讓我們的國家成為公民的公共母親;要讓公民在國家中享受種種利益能使他們熱愛這個國家;要讓政府在公共事業中留給人民足夠的地位以使公民總感到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要使法律在公民的心目中只是一種保障公共自由的東西。”

“我知道,任何手段,任何威脅,任何責罰,都無法剷除不義,它已經過於根深蒂固了。索取賄賂這一卑劣行為,甚至對於天性並不卑劣的人,都成了天經地義,人生之大欲。我知道,許多人幾乎已經無法自拔,逆溷流而行了。可是現在,如同在必須挺身而出拯救祖國於危亡之中,每一個公民都忍辱負重,犧牲自身一切的關鍵與神聖的時刻一樣,我必須發出呼籲,向胸膛裡還跳動著一顆俄羅斯的心,向或多或少能夠理解崇高這一字眼的人,發出呼籲。”

讀者不妨多找些名言來讀,然後嘗試創造格言,進而編輯成詩。這樣,不僅誕生格言詩人,而且培訓出有思想的作家。(格言的寫法請參見《手把手教你當作家》第六章“格言、評論與隨筆的寫作”)

格言詩《愛上邏輯與格言》賞析:

邏輯只是規則和規律,邏輯不等於真理,邏輯是主觀對客觀的總結和推理,但是,邏輯永遠不等於真理!很多邏輯的雄辯只是詭辯,很多古老的邏輯只是頑固的傳統,很多科學悖論只是暫時沒有反證出現,很多擁有邏輯的黑白、是非和信仰,還有待歷史的鋤頭釐清!

格言是精煉的思想,是道德的條約,是生活的經驗,是成功的智慧。格言是優美的語言,是無韻的詩歌,是歷史的總結,是幸福的明燈。零星的感悟十分缺乏一手的證據和周密的邏輯,但是,它們仍是塑造人生最好的基石和裝飾。

格言是強健的肌肉,是正義的吶喊,它們不怕刀槍,連核武器也無可奈何!格言是知識的學校,是人生的導師,是現實的機遇,也是通向美好未來的康莊大道。只要仔細閱讀和傾聽,格言,是學習者最好的朋友。有的話人們越來越懂,有的思想卻越藏越深……

格言詩習作《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6.3 一件新聞一首詩

新聞梗概:解放初期,為了開通青藏線公路,3000名築路軍人捐軀高原!如今為了運送軍需物資,每年仍有軍人不斷傷亡。當有人問到“為何不懼生死”,受訪軍人的回答五花八門……

寫成新聞詩《崇高的理由和高貴的靈魂》:

解放初期,為了開通青藏線公路,3000名築路軍人捐軀高原!如今為了運送軍需物資,每年仍有軍人不斷傷亡。當有人問到“為何不懼生死”,受訪軍人的回答五花八門:

一、“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可見,崇高來自信仰。二、“軍人以服從為天職。”可見,崇高來自責任心。三、“這是一條帶來光榮的天路。”可見,崇高來自對榮譽的追求;四、“我不去冒險也要有人去冒險。”可見,崇高來自善良的人性。五、“沒什麼好怕的。”可見,崇高來自勇氣。六、“說實話,補貼挺高的。”可見,崇高來自利益。七、“我?沒什麼理由。”可見,崇高有時來自茫然。

其實,崇高包含以上所有理由,只是每個人的側重不同。但是無論如何,崇高的人都擁有高貴的靈魂!高貴的靈魂不必擁有顯赫的身世,讀書破萬卷不等於不再無知,收起向貴人發出的無恥讒媚,遠離空心善變的戲子和大言無用的窮酸。與敵人光明正大地決鬥,時刻提防暗箭和黑槍。理解那些因幻想而欲狂的雙眸,祝福奪走自己愛人和名利的背影。

一生只為人民謀福,不忠於某個君王的虎符。寬恕那些無心的冒犯,卻絕不放過的窮兇極惡的歹徒!創造是高貴的支柱,金錢是保有高貴的鋼盔。所有財富終將歸還社會,只把無私的美譽惠及子孫。還有,在意猶未盡時停下縱橫的機鋒。崇高而高貴的人大都明白而且努力做到:

男人可以流淚,但是絕不哭泣;女人可以哭泣,但是絕不哭鬧;孩子可以哭鬧,但是絕不兇惡;老人可以兇惡,但那只是逗孩子們開心。商人可以誇口,但是絕不撒謊;政客可以撒謊,卻絕不泯昧良心;戰士可以撤退,但是絕不言敗;戀人可以分手,但要努力挽回。崇高而高貴屬於終極美德,所以明白了努力了也未必做到……

新聞原稿:

新聞詩習作《 》:

———————————,——————————。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6.4 一個故事(寓言)一首詩

故事詩,是以講故事為主要特徵的敘事詩。它的規模比史詩小,而故事性又比一般敘事詩強。取材既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現代的,既可以是寫人的也可以寫動物,既可以反映現實也可以描繪寓言和神話。寫作故事詩,不僅要注意內容的故事性,要使主題思想在情節的發展中自然流露出來,還要強調形式的詩化,具有一定的韻律美。比如古代的《孔雀東南飛》、泰戈爾的《故事詩集》、《聖經》等,故事詩以兒童故事詩居多。

寓言詩,具有寓言性質的詩歌。它是用詩的語言來講述故事,並寄寓一定的道理、教訓,具有濃厚的教育意味和色彩。寓言詩篇幅短小,情節單一,常用諷刺與誇張的手法,突出漫畫式人物形象,具有詩的凝練含蓄的意境氛圍。語言精練而理智,有韻味而又富於哲理,且耐人尋味。比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

故事詩、寓言詩大都可以作為舞臺劇本、影視劇本和小說的素材。(關於如何寫作故事和寓言,參見《手把手教你當作家》第七章“故事、寓言與神話的寫作”)

故事詩《一個人舞蹈》賞析(可改編成影視劇本或小說):

她生活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小鎮,除了求學三年從未離開。她將一直生活在這個小鎮,終生與學校裡的孩子們為伴……

她的生活枯燥而孤單,所有歡樂只是坐在小河邊回味初戀。她的戀人為祖國上了戰場,因為作戰英勇晉升為上尉軍官……

他回來時已經離鄉十年,與她分手在三年之前。她和他相遇在小鎮唯一的街道,她沒有勇氣看那張曾經英俊的醜臉……

朋友們把她拉到夜晚的影院,為他召開盛大的舞會聯歡。因為他是小鎮唯一的英雄,而且是帶給家鄉驕傲的少校軍官……

姑娘們爭相請英雄的少校跳舞,他的樣子陌生而傲慢,他說受傷的腿需要休息,然後如雕像般僵坐在場邊冷眼旁觀……

她再也無法忍受這徹骨的折磨,主動摟住瀟灑的電工旋轉。此刻連最討厭的人也變得可愛,輕浮電工總好過忘情軍官……

舞臺的燈光如此明亮耀眼,朋友們笑得多麼誇張燦爛,她故意在他的面前放肆舞蹈,心裡卻無法感到一絲報復的快感……

午夜的鐘聲令曲終人散,她回到半山的小屋反側輾轉。她習慣性起身乘著月光出門,最後一次去小河邊回味初戀的甘甜……

突然他也來到月下的小河邊,拆下假腿輕揉輕嘆。告訴朋友們在外打工有多苦,為什麼只有謊言才能讓她徹底忘記從前……

原來世上不止是她在一個人舞蹈,他的殘軀為了愛在異鄉流血流汗,還有這些親愛的朋友們,下決心流著淚把戲演完……

火車的汽笛已經鳴響,早行的鋼鐵怪獸將使戀人永遠離散。他最後抬頭眺望遠山的小屋,默默告別心中唯一至愛的紅顏……

她在最後一刻含著淚出現:你為祖國的貢獻由我償還!他們緊緊擁抱著約定永不分離,發誓與故鄉的好人們終生為伴……

(注:這篇文字寫於一九九六年,為了紀念八六年結束的那場邊境戰爭,和那場戰爭中付出青春與熱血的無名英雄。過了十餘年,偶然間把她找到,才發現仍然被感動得哽噎。原來青春的歲月已化作美好回憶,理想的激情仍如陽光般熾烈永恆,令人動情的經典,真的不必萬語千言。)

故事詩習作《 》:

———————————,——————————。

———————————,——————————。

———————————,——————————。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寓言詩《鳳歌》賞析(可改編成兒童舞臺劇):

古有梧桐樹,好鳳常來翔(寶地)。

香泉洗顏色,一鳴上九天(逍遙)。

百鳥無所依,聚散且徘徊(等待)。

哀號互啄羽,引頸盼君歸(忠誠)。

忽然一鶴至,也把梧桐棲(搶佔)。

啾啾言大義,昂昂似明君(表演)。

山川正明媚,晚霞披金裝(幸運)。

百鳥齊叩首,甘心拜土豪(愚昧)。

鶴飢食草魚,暢飲汙濁水(粗俗)。

皮癢展老翅,拙影賞蘆花(露餡)。

一日鳳歸來,引得凰一隻(還巢)。

雙飛耀神采,威嚴不可知(高貴)。

豈料糊塗鳥,已是眾叛臣(可恨)。

將錯來就錯,逐去昔日君(可怕)。

鳳凰哀嘆去,土鶴衝雲霄(狂喜)。

從此無真主,一夢兩千年(可悲)。

寓言詩習作《 》:

———————————,——————————。

———————————,——————————。

———————————,——————————。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6.5 散文是詩歌的進化

散文詩屬於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兼有詩與散文特點,即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的描寫性等特點於一身。在本質上屬於詩,有詩的情緒和幻想,給讀者美和想象;在內容上保留了富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在形式上則有散文的外觀,不必如詩歌那樣分行和押韻,但也不乏內在的音韻美和節奏感。

散文詩是用散文形式寫成的詩,具有散文的一般特點,篇幅短小、題材廣泛、表現靈活、手法多樣、直抒胸臆、以意為主、形散神聚、博而不雜,但又比一般散文語言更凝練、內容跳躍性更大,具有詩歌的意境,在有限的篇幅內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並且隱含豐富的哲理。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

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基於社會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觸,注意描寫客觀生活觸發下思想情感的片斷和波動,以及由此萌發的遐想與哲思。這些特點,決定了散文詩題材上的豐富性,形式上的短小靈活,主題上的隨性求真。

中國一千多年前就有類似散文詩的作品,如漢賦;歐洲在16﹑17世紀有不少作家寫過很有詩意的散文,但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並流行起來卻在19世紀中葉以後。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第一個正式用“小散文詩”這個名詞,並有意採用這種體裁進行創作。他認為散文詩“足以適應靈魂抒情性的動盪,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他還說過:“當我們人類野心滋長的時候,誰沒有夢想到那散文詩的神秘——聲律和諧,而沒有節奏,那立意的精闢辭章的跌宕,足以應付那心靈的情緒、思想的起伏和知覺的變幻。”動盪、波動、驚跳、聲律、節奏、精闢,這正是散文詩的主要藝術特徵。

在中國新文學大家庭中,散文詩屬於一個引進的文學品種。1915年2卷7期的《中華小說界》,刊登了用文言翻譯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詩(當時列入“小說”欄,譯者劉半農),這是外國散文詩在中國的最早譯本。1918年4卷5期的《新青年》雜誌,發表了劉半農翻譯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譯文,文末所附的說明指出它是一篇結構精密的散文詩。“散文詩”這一名稱從此開始在中國報刊上出現。

冰心的《紙船》寫道: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疊成一隻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裡,有的被海浪打溼,沾在船頭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對於散文詩的性質和特點,西諦(鄭振鐸)﹑滕固﹑王平陵等人在1922年都發表過意見,他們認為散文詩是由詩和文的滲透、交叉產生的新文體,散文詩屬於散文與詩“嫁接”出來的新品種。散文詩具有詩與散文的“兩棲”特徵,散文詩既吸收詩表現主觀心靈和情緒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隨便抒懷狀物的功能,並使兩者渾然一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可以說不熟悉詩與散文這兩種文體,就很難創作散文詩。但是散文詩究竟是一種新的文體,還是如有人說的:散文詩是“散文的詩”和“詩的散文”?關鍵要看散文詩是否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徵,或者說散文詩區別於詩和抒情散文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總之,散文詩比嚴謹而拘泥的古典律詩和強調神韻與深刻的散文,更適應現代、當代社會人們敏感多思﹑複雜縝密等心理特徵,從而必然產生並蓬勃發展起來。

關於詩歌、美文、散文與散文詩的關係,以及如何寫作、如何互相改寫,本書還將在“散文與美文的寫作”一章中詳細闡述。

散文詩《醉與醒·春之篇》賞析:

春草思慕春雨,春風留戀枯枝,春菇在殘餘的凜冽中相愛,孕育一場多子的交歡。熬過嚴冬的瘦鳥,用多皮的喉嚨,發出嘹亮的春之歌……

在早春的晨霧中漫步,尋訪可愛的荊棘,回應鳥影的呼喚,踢飛河邊的頑石。俯身握住淺綠的草葉,輕柔地撫摸春的氣息,膽怯的露珠卻急忙逃走,像那個愛我恨我的晶瑩女孩……

愛情,在春天的誓言裡鳥語花香,在醜陋的肉體上美麗綻放,在有償的護短後跋扈囂張。為了獲得期待中慷慨的收穫,不惜——死心塌地地付出一切……

向陰翳的天空呼喚——曾經甜蜜的閨名,為挽留愛情的榮譽,戲弄了自創的煎熬。希望將滿腔神聖的幽怨,和灰飛煙滅的勇氣,換取沉默而無能的聲援……

飛滿四月的墓園,無主的舊墳在默默哀愁:為何貧窮能夠——築起割裂親情的圍牆……

野雞昂首挺胸,不願作戀窩的家禽,為了品嚐一頓名門盛宴,不惜貢獻——自己辛苦產下的蛋。用肉體的代價冒險,只為結識——手眼通天的大款……

老狗,趴在臺階思春,人渣,喧譁在群舞的樹蔭。愛慕暗暗流動,眼神偷偷追逐,自卑將風華掩藏,粗魯令幸福錯失,少女無私奉獻的可愛,湮沒在三月暴漲的冰河……

沒有云雀歌唱,只有老鴉哀鳴,春潮氾濫的薔薇叢,搭起萬千苦愛的祭臺。飛越萬里霞光,流雲被風吹得響亮,疾步夜行的壯麗河山,在令人沉醉的溫柔中品味花香……

孤寂包圍了黑夜,黑夜包圍了沉思,理想背離了墜落的肉慾,春天暴露了時光的芳蹤。騷動在垂死中戰慄,嘆息在自強中凋零,明天喧囂的希望,藉助天才的口舌,傳遞大成的福音……

散文詩習作《 》:

———————————,——————————。

———————————,——————————。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6.6 異體詩與形意詩的模板與練習

除了常見的正體詩詞以外,大量存在的雜(異)體詩詞也是詩歌世界的奇葩,這些格式上非正規的詩歌,充滿了趣味和智慧。它的種類繁多,大致包括:

藏頭詩(另有藏鋒詩)、打油詩、一字詩、三言詩、六言詩、十字詩(把詩文排寫成十字狀,讀法頗為繁瑣)、十字軲轆迴文詩(用十個字成七言)、借字七古迴文詩(連環、迴文同體詩)、迴文詞倒讀變七古(調寄虞美人,倒讀成七古)、迴文詞倒讀(保持格式完整不變)、反覆體詩、倒句詩、六稜品字塊迴文圖詩、剝皮詩、離合詩、寶塔詩(倒影寶塔詩)、連環詩(迴文詩的變種)、字謎詩、數字詩(以數字的排序為句首)、排比詩、離合體詩、八音歌詩、詼諧詩、集句詩、疊字詩、重字詩、聯句詩、接龍詩(或趴頂真詩)、百年詩、嵌字句首詩、絕弦體詩、神智體詩等40多種。

這些雜體詩各有特點,雖然均有遊戲色彩,但不乏藝術性和思想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流傳至今。

例如“十字軲轆迴文詩”:只用十個字順讀、倒讀、連環讀,可成一首七言詩(廿八個字),猶如車軲轆轉一般。清代女詩人吳絳雪的《春夏秋冬》即是其中的珍品,其中的《春夏》寫道:“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雖然只有十個字,但是每七個字反覆可讀成上闋:“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再將此句倒讀而成下闋:“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鶯。”

同理,“香蓮碧水動風涼日月長”可讀成“香蓮碧水動風涼, 水動風涼日月長;長月日涼風動水, 涼風動水碧蓮香。”

藏頭詩,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中的一種,共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首聯與中二聯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點破題意,直到結聯才點出主題;二是將詩頭句一字暗藏於末一字中;三是將所說之事分藏於各句之首。現在常見的是第三種,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作者的某種隱藏的、特有的思想。

如:《水滸傳》中梁山為了拉盧俊義入夥,“智多星”吳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吳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利用盧俊義正在躲避“血光之災”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蘆花叢中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難逃可無憂。”暗藏“盧俊義反”四字,廣為傳播,結果成為官府治罪的證據,終於把盧俊義“逼”上了梁山。

藏頭詩歌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古代藏頭詩、現代藏頭詩、散文藏頭詩、敘事藏頭詩、五言藏頭詩、七言藏頭詩、哲理藏頭詩、自然藏頭詩、祝壽藏頭詩、生日藏頭詩等種類。可見,“藏頭格”詩體的藏頭方法很多。

藏頭詩具有“俗文化”的特性,難以登上大雅之堂,較少為正史和正集收錄,從古至今,藏頭詩多在民間流傳,或散見於古典戲曲、小說之中。

藏頭詩的主要特點是押韻,因為押韻是詩歌的主要特徵,詩歌的一二四必須押韻,詞義對仗工整。當然,不韻詩與不押韻的新詩歌也可以創作出藏頭詩。

藏頭詩和其他文學形式一樣,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2004年11月15日,“便民眼鏡城”在《遷安時訊》報上登載由自創廣告詞的廣告,其內容為:

便民誠信規模大,民心所向送光明。

偉業不亢又不卑,大膽創新非昔比。

將四句廣告詞的第一字連起來是“便民偉大”,而最後一字連起來竟然是“大明卑比”。該廣告刊載後,被大明眼鏡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因為公開抬高自己貶低他人,損害了大明眼鏡有限公司的名譽,屬於存在主觀故意過錯的違法行為,而被判決由便民眼鏡城在《遷安時訊》報上為大明眼鏡有限公司恢復名譽,並且公開賠禮道歉。

這種藏頭詩其實也叫“藏頭露尾”,可惜把小聰明用在不正當競爭上,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藏頭詩《離別宴》賞析:

老友離別宴(哀傷),不見蘑菇頭(為何)。

怕說傘與散(蘑菇類傘又同散所以忌諱),死後不相親(正常)。

四句首字藏有“老不怕死”四個字,表現唯物論者的豁達。

藏頭詩習作《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由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而得名。清代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打油詩》中曾引用張打油的《雪詩》:“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後世稱這類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的詩為“打油詩”。另外,有時作者作詩自嘲,或出於自謙,或隨性而作,也稱自己的詩為“打油詩”。

另有一說:中唐時代的一個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見到大殿牆壁上寫著這樣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大官讀罷大怒,下令緝拿作詩人。手下人將平日喜作這類詩的張打油抓來。為了證實該詩是否張打油所作,大官未急於治罪,而是令張再作詩一首。當時安祿山兵困南陽郡,張打油於是便以此為題,脫口呤道:“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兩首詩如出一轍,大家聽了鬨堂大笑,連怒氣衝衝的大官也被惹笑,於是破例饒過張打油。張打油從此遠近聞名。後來人們便將這類以俚語、俗句入詩,不求平仄、對仗的詩作,稱為打油詩。

有一首詠石塔的“打油詩”,讀來令人發笑:“遠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細來下面粗;有朝一日翻過來,下面細來上面粗。”初看文句粗俗,其實粗中見巧,蘊有“置換法”的哲理在焉。被審視的事物,一旦主客體易位,那就另是一番氣象了。詠石塔的作者倘是陳勝、吳廣就不僅不覺可笑,反倒深感暗藏機鋒、奧妙無窮。因為這石塔的形象正是封建王朝權力的象徵,那“有朝一日翻過來”,表達了何等的慷慨悲歌之情、騰挪乾坤之志啊!

打油詩的內容廣泛,不拘於平仄韻律,要求的文學知識和格律不高,便於普通人口耳相傳。同時,由於社會動盪不安,人們對現實產生不滿和批判,易於創作、記憶和流傳的打油詩,便成為對社會認知以及表達對生活態度的一種形式。

清代有個新嫁娘,見眾賓客酒足飯飽之後開始大鬧新房,歡聲笑語,熱浪陣陣,直至深夜仍不罷休,於是吟詩一首表達新婚之夜的感受:“謝天謝地謝諸君,我本無才哪會吟?曾記唐人詩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產生轟動效應。眾賓客樂不可支齊聲說“好”!有的還說:“新娘急了,時間寶貴!”於是乘歡而散。此詩妙在末句,雖為引語,但在此時此地別有新意,箇中奧妙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打油詩到了現代,更是成為許多人的拿手好戲和取樂諷刺的工具,而且在內容和題材上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反映現實生活,表現人民的思想、要求和願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但是打油詩的通俗的藝術風格並未改變。如1927年以後,蔣介石在名義上統一全國,但各路御用文人依然我行我素,他們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各懷鬼胎。於是魯迅先生寫了四句《南京民謠》打油詩:“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靜默十分鐘,各自想拳經。”深刻揭露國民黨的內部摩擦,對他們偽裝正經的行為進行辛辣的諷刺。

近代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率部駐防徐州時寫過一首植樹詩:“老馮住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讀後不僅會發出會心的微笑,更對馮先生關心民生、發展農林生產的良苦用心,頓生敬仰之情。有“基督將軍”之稱的馮玉祥先生的詩,被時人稱作“丘八體”,這首植樹打油詩也保持了其“丘八體”的慣有風格,令人莞爾。

1949年的解放戰爭後期,著名詩人袁水拍寫作一首《詠國民黨紙幣》的打油詩:“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記帶草紙,袋裡掏出百萬鈔,擦擦屁股滿合適。”這是對國統區通貨膨脹的絕妙諷刺,反映國民黨政權的經濟危機和政治黑暗。

現代的打油詩是更具民間小調和當地的風俗,人們通常脫口而,通過押韻的諧音加以連接,有的通俗,有的搞笑,有的形成諷刺性歌謠,生動形象地描述時代特徵與某種社會現象。比如50年代有一首《幹部下鄉》的民謠打油詩:“下鄉背乾糧,幹活光脊樑。早上挑滿缸,晚睡硬板床。”反映的是解放初期幹部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吃苦耐勞的革命精神。

當今社會還流傳著一些民間即興創作的打油詩,諷刺社會弊端,描摹光怪世象。如“舌頭不打彎,眼睛不打圈,抽菸不冒煙,說話不沾邊。”活畫出了嗜酒成性者狂喝濫飲,醉態可掬,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再如“年齡誠可貴,文憑價更高,若是根子硬,二者皆可拋”,形象地反映了官場作風及人才使用上的不正常現象,幽默曲折地反映了民心民聲,起著警世策人的作用。

總之,打油詩公認地起源於唐代民間,以後不斷髮展,由於通俗易懂、詼諧幽默、風趣逗人、暗含譏諷又雅俗共賞,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用語俚俗但是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所以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打油詩《感謝電視臺》賞析:

調臺!娛樂都是賣弄的風騷。調臺!小品都是弱智的胡鬧。調臺!摻水的電視劇只有廢話!

調臺!看不慣面向半文盲的所謂“講壇”。調臺!沒有深度和完整的新聞。調臺!軍事、農業和科學頻道才有價值!

正因為沒有多少可看的頻道,人們才有大把時間休息和思考……

打油詩習作《 》:

———————————,——————————。

———————————,——————————。

———————————,——————————。

———————————,——————————。

(注:不論優劣,只要敢寫,再三修改,未必不成名篇。)

十七字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流行一種長起短結、滑稽詼諧、情趣盎然的詩體。“十七字詩”又稱“無賴體”,俗稱“瘸腿詩”、“吊腳詩”、“翹腳詩”,全詩四句,前三句均為五字,末句為兩字,共十七字。據說這種詩體是由張山人首創的,張山人善作長短句,以詼諧獨步京師。

十七字詩來自民間,構思巧妙,尤其是最後二字,結構突兀,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頗具“畫龍點睛”之妙。所以十七字詩“雖為小道,亦有可觀焉”,很為廣大勞動人民所喜愛。後來,這種變體詩最終發展成為一種“順口溜”(“打油詩”)式的民間曲藝形式,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句半”。

傳說古時在泉州有位秦鍾震,有位奇才、怪才和歪才,眼盲後能與人下棋,寫得一手好字,吟詩、做對子也很出名,還創造一種十七字詩。曾經嘲弄知府夫人: “屏後一女娘,弓鞋三寸長,為何如此短———橫量!” 被知府捉去痛打,又罰銀三百兩,秦鍾震隨口唸道: “知府大老爺,放我回老家,罰銀三百兩,請賒!” 後來,秦鍾震的朋友出面交涉,知府不敢將秦鍾震加罪,只好放他回去。

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有位無賴子好作十七字詩,對平常過目的事物都能出口成章。當時天氣乾旱,該地太守去祈雨,卻因心不虔誠,鬼神未達其願。那人遂作詩嘲諷太守:“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太守得知此事,命差役將那人捕來,對他說:“你不是擅長作十七字詩麼?那麼便請再作一首,作得好便放了你。”於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西坡”為題,命那人作詩。那人應聲吟道:“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若將兩人較,差多!”太守大怒,將他重責十八大板。那人又吟道:“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太守終於忍俊不禁,把他趕了出去。

從內容上看,十七字詩是亦莊亦諧的結合,前三句多是莊重的內容,後一句多是詼諧風趣的調侃;從形式上看,它是整齊與錯落的統一,前三句每句三頓,合轍押韻、通俗流暢,後一句跌落而為一頓,在節奏的起伏中增加了語言的音樂美。十七字詩不僅保持了一般詩歌的概括性、抒情性和音樂性,又往往在協調中增加不協調的成分,增加了趣味性、通俗性,極具幽默詼諧的韻味。

十七字詩《畫像(二首)》賞析:

看著像打手,其實是寫手,如果運氣好,文豪!(自負)

野豬天上飛,官陰吏暴殘,無禪轉經桶,負民!(揭黑)

十七字詩習作《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