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砍價的機器人要了解下不?它已經在杭州夜市上崗了

“如果有攤位價格比我低,我就原地爆炸!”地攤前的砍價之術,出自一個機器人之口。

近日,杭州本地夜市出現“奇觀”,一個玩具攤位前,攤主一言不發,只憑身前一個AI機器人高接低擋,回覆顧客的討價還價。

會砍價的機器人要了解下不?它已經在杭州夜市上崗了


這位攤主在“夜市界”也是“世外高人”,王睿,阿里巴巴自然語言智能團隊的AI科學家。在這位海歸博士眼中,無論夜市擺攤還是開發AI砍價機器人,不僅是為了好玩,而是一次讓AI與人類展開智慧對話的嘗試。

2萬句砍價“行話”,你會嗎?它會

“60元還貴,我們店小利薄,不容易啊!”機器人的一句話逗樂了四位顧客。

這臺身披綠色外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會隨時回答顧客的各種產品諮詢與詢價、砍價。

會砍價的機器人要了解下不?它已經在杭州夜市上崗了


顧客谷女士動了“邪念”,“那你自己賣多少錢啊?”機器人很機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我可是這個地攤的聯合創始人。”大家又是一陣鬨笑。

在機器人擺攤的兩個小時裡,王睿的玩具攤顧客激增,十幾人圍在一起與砍價機器人展開“唇槍舌戰”,最終機器人成交9單生意,總銷售額480元。臨近攤位的老闆說,賣東西的速度比以前快了2倍。

討價還價沒有固定的腳本和套路。而這個砍價機器人,已經掌握了超過2萬句砍價話術。一位女顧客指著男友說,“看見沒,人家砍價的技術秒你是沒問題了。”

“AI完全有能力與人類智慧對話”

2萬多句真實場景中的砍價語料,是王睿流連杭州夜市一個多月收集的成果。每每遇到砍價,這位畢業於德國薩爾州大學的海歸博士就會湊上去聽,悄悄記錄,偶爾還向老闆取取經。

很多人砍價,玩的是心理,是樂趣,是對方小有讓步的滿足感。長相有點像演員陸毅的王睿,在阿里的工作就是“教”人工智能開口說話。在這個砍價機器人身上,王睿想挑戰AI人機對話技術的極限——情商。

“與常見的AI客服不同,砍價是語言技巧與策略的綜合體現,更考驗人工智能情商與智商的結合。這是人機對話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公認的技術難題。”王睿說。

他蹲點夜市觀察一些細節和心理,比如當顧客第一次出價就“對半兒砍”時,攤主怎麼辦?客人轉身離去時怎麼挽留?從顧客的詢價方式到攤主的銷售話術,從語言到策略,都是AI機器人學習的寶貴數據。

真實砍價語料結合數百萬在線交互數據,再通過深度學習訓練,砍價機器人就誕生了。第一時間,王睿就帶著它在朋友的攤位上接受實戰。讓他高興的是,經過數十位顧客的挑戰,砍價機器人不落下風。

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在王睿看來,街頭實戰證明AI完全有能力與人類展開智慧對話,開發砍價機器人的初衷已經實現。下一步,包括閒魚二手商品交易平臺、線下零售導購,都將是砍價機器人的用武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