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過程中,要取得實效,關鍵是創造性的思維要起主導作用

讀書的過程中,要取得實效,關鍵是創造性的思維要起主導作用

唐代歷史學家劉知幾有句名言:“夫有學無才,猶愚賈操金,不能殖貨。”此話的大意是:一個僅滿足於儲存知識,而不善於用探索精神和科學方法去消化、分析、創造的人,就好比一個愚蠢的商人,儘管有著滿口袋的金錢,卻無法賺回一個銅板。

讀書的過程中,要取得實效,關鍵是創造性的思維要起主導作用

古今許多著名學者都主張讀書要站在書上閱讀,不要像《法門寺》裡的賈桂那樣,做書的奴隸。如果拜倒在書的腳下,視其為“雷池”“頂峰”,不敢有自己的創見,豈不等於作繭自縛——自己熱情地構築它,卻把自己禁錮在其中,讀得越多,便把自己“錮”得越緊。

讀書的過程中,要取得實效,關鍵是創造性的思維要起主導作用

讀書的過程中,要取得實效,關鍵是創造性的思維要起主導作用。只強調刻苦攻讀、長期積累,恐怕是不夠的。

打個比方,就像蜜蜂和春蠶,它們採粉、食桑葉,最終釀成蜂蜜,吐出蠶絲,創造出有價值的財富。螞蟻呢,整天忙碌著東搬西藏,骨頭屑也搬,米飯粒也藏,的確辛苦,卻什麼也沒有創造出來。蜘蛛呢,成年累月的吐絲織網,表象上也在創造,卻沒有任何效益。

讀書的過程中,要取得實效,關鍵是創造性的思維要起主導作用

俄國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出活的思想的人,也是無用的。”這真是經驗之談!一個讀書人,如果不能“從死的文字中引出活的思想”來,那就無法從這本書中吮吸自己所需要的養料。而要“引出活的思想”來,就需要在讀書時有自己的創見。古今中外,“讀書破萬卷”的不乏其人,然而“下筆若有神”的終究寥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