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总养分的正确标记标记及含量不足引起的害处

优质化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品质,为作物提供营养,从而提高产量。但是,身边也不乏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如果买到这样的肥料会有什么危害?

肥料总养分的正确标记标记及含量不足引起的害处

一、总养分项目不合格的危害

什么是总养分?

即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含量之和。

总养分含量与产品的成本直接相关,按照目前的原料价格,每吨产品每一个养分含量的成本在55元左右,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故意偷减含量是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最直接、最粗暴的手段。

总养分含量不足将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风味,这种不合格商品在使用后必然达不到预期的增产效果,存在恶意骗取农民血汗钱的倾向。

肥料总养分的正确标记标记及含量不足引起的害处

二、单养分项目不合格的危害

各养分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作用——

总氮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它是蛋白质、核酸、酶的组成成分之一;有效五氧化二磷主要是增强植物的抗性,促进根茎的生长,提高果实的口感等;氧化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酶的活化作用,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

合理的单养分配比,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养分的作用,满足作物生长的不同需求,还能够防止因作物吸收不完全,流失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破坏。因此,单养分含量也是肥料商品的重要技术指标。

三、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危害

1、氯离子含量超标

对于某些不适用含氯肥料的作物使用了氯含量超标的肥料,易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长期使用氯含量超标的肥料还会造成土壤酸化、容易激活土壤中的铝、锰等元素,毒害农作物,影响农产品品质。

肥料总养分的正确标记标记及含量不足引起的害处

2、酸碱度pH不合格

生产企业对原料或工艺把关不严,使用了游离酸超标的原料、原料配伍不合理、或者产品熟化期未到强行出厂等,均会造成酸碱度不合格,这种不合格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幼苗造成伤害。

3、粒度不合格

符合标准的产品,造粒均匀,利于机械化操作,施用后,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粒度不合格将影响到肥料的储存、使用。而个别企业对标准中粒度指标缺乏足够重视,生产过程控制不严,导致产品不合格。

4、水分不合格

水分指标偏高一般不会对作物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是影响肥料的物理性能,造成施用不便。水分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干燥工序控制不当,如干燥时间过短等;储存和运输条件不当,如环境潮湿不通风、包装袋密封不好等。

总之不合格产品最终会影响到你一年的收成,所以要到正规信誉好的农资商店购买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