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步,大健康

名醫李志剛: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針灸學會現代針灸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灸學重點學科骨幹。

散步是一種健身運動,可以健運四肢,而我們知道脾主肌肉、主四肢,因此散步對於脾胃的運化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賈母是一個老壽星,她活了83歲。對現代人來說,80 多歲可能算不上長壽,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這個年齡絕對稱得上是老壽星了。

那麼賈母有什麼特殊的養生方法嗎?其實,賈母的養生之道非常簡單,除了飲食喜歡清淡、熟爛、少而精之外,她還喜歡散步。在賈母看來,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每逢節日總是與兒孫媳婦們在大觀園裡走動、玩樂。

從中醫角度講,散步是一種健身運動,可以健運四肢,而我們知道脾主肌肉、四肢,因此散步對於脾胃的運化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小散步,大健康

現代上班族多數都屬於久坐一族,身體活動得少,胃腸的活動就會跟著減弱,像一些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都會不期而至。而散步可以促進消化腺的分泌,加強胃腸蠕動,提高消化吸收能力,防止上述問題的發生。還有研究表明,“每天一萬步”是近年來日本人平均壽命得以延長的因素之一;歐美一些國家,步行鍛鍊也大有方興未艾之勢。

此外,長期的久坐不動,還很容易發生腿脹、靜脈曲張和痔瘡等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身體下部的靜脈淤血,不容易流回心臟。如果我們每天能堅持散步,加強下肢肌肉力量鍛鍊,有節奏地擠壓靜脈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對血液迅速流回心臟也非常有利。

儘管經常散步對胃腸的作用很大,但是要講究科學性。有一次,一位病人的家屬給我打電話諮詢,說自己的父親患有胃下垂,有一次不知在哪兒聽說的飯後多散步有助於脾胃健康。這不,他每天吃完飯就去散步。沒想到,剛走了兩天就感覺肚子疼得不行……

老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這話有道理,但也要有針對性。對於健康人來說或多數病人來說,(今日不養生明天養醫生,加微信:天下養生網(tianxiayangsheng) ,讓養生變得簡單、願健康永伴您身邊!)飯後百步走(當然,這並不是強調吃完飯馬上就進行運動,而是休息半個小時左右)是有益的。而像上述這位病人,本身患有胃下垂,再加上吃完東西后,胃的負擔更重,再馬上運動肯定不好。像這種情況一定要在飯後適當仰臥平躺一會兒,方可運動。如果非要運動也要改在飯前散步。

還有,像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病的人也最忌諱飯後運動。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因此,什麼樣的病人適合飯後散步,一定要多諮詢專業的醫生。

對於健康人來說,散步可以緩行,可以快走,也可以走走停停,時快時慢,各人可根據體力情況而進行。散步時應該讓全身自然放鬆,去掉一切雜念,儘管雜事紛擾,仍應當保持一種閒暇自如的心態,可適當活動肢體,有意識地調勻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來,從容邁步。散步時,我們還可以配合擦雙手、揉腹、抓頭皮、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活動,以增強健身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