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三十年前的家庭炒菜特別好吃,現在的毫無味道,這是爲什麼?

銀河系護衛


這現象客觀存在,不是感覺出了問題,也不是現在好的吃多了慣壞了口味。

當下吃的很多蔬菜和糧食,確實味道不如以前,這個轉折點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印象是1976年,第一次的新聞出現在鄭州市的科技部門的內部通報。說的是郊區一個生產隊培育出來韭菜新品種,特點是非常高產,棵很大,普通韭菜一斤幾百棵,新品種韭菜一斤不到20棵。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進入快車道,農業科學的研究與試驗發展更快,新品種的農作物不斷湧現,主要方向就是高產、早熟、多季。開始有了大棚,有了反季節種植,雜交稻大面積種植。如此等等,世面甚至流行“大棚把季節搞亂,小什麼把輩份搞亂”民謠。


實際上雜交水稻七十年代已經開始推廣種植,信陽就由科委牽頭,從廣東請來了大批的農民水稻種植技術員,每個公社分配幾個,住下來做技術指導。主題內容就是雜交稻和雙季稻種植。遺憾的是,搞了三年,被迫終止了。主要原因是雙季稻出了雙倍的勞力和資源,產量並沒有翻番,畝產只比傳統的單季稻多個百十斤。雜交稻產量確實比老品種高,可是米不好吃。以至到現在提起信陽米,還是難吃的概念。但是因為產量比較高,雜交稻算是落戶下來,換下了傳統的稻種。


囉嗦這多,為的是說明當下的蔬菜和糧食沒有幾十年前好吃的根源。人們其實早都發現這個問題。最早做出反應的,是網易養豬,換回過去的品種和養殖方法。接著走地雞、順季節蔬菜、老品種水果,強大的復舊養殖與種植熱潮,說明人們對過去食材美味的追求。


普濟


三十年前,應該再更早的時候,在我老家那時候家家都養豬。養豬產生的糞肥自己是不可以隨便處理的,而是交給生產隊處理。直接挑了作為底肥施到稻田裡麥田裡。那時候很少用化肥,用的都是這種天然的有機肥。還有從河床上罱上來的河泥跟草一起漚成肥料用來種田。那種天然肥料長出來的糧食當然是特別好吃的。

至於種菜,都是用糞肥。其實,我父母到現在還這麼用。自家化糞池裡的糞,用清水稀釋之後直接澆在菜地裡,一兩個星期澆一次,然後讓它們慢慢長,長出來的菜也特別好吃。

反觀我們現在菜場上買的菜,全是大棚里長的,為了讓菜長得快,肥料不停地用,可能隔三差 五就會施上一遍肥,完全靠人工催熟的菜,怎麼可能好吃?所以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帶上好幾包菜回來,能管上十天八天的,不過終究還是管不了太久。而且跟菜場上的菜一對比,那買來的菜根本就不想吃。感覺自己一口口吃下去的全是化肥和農藥。


蘇小妮


現在的人什麼都吃過,各種美食把嘴巴變叼了



黃朝曦


三十年前,那時候的工業、農業、飲食業等都還不夠發達,青菜都是有機的,豬肉都是吃豬草的,菜是媽媽煮的。。。。

而三十年後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遠遠比三十年前要高了很多,所接觸到的食物也遠比三十年前多了很多,從三十年前的‘沒有得選’,過度到了現在‘不知道怎麼選’,三十年前,很多家庭可能一個月才能吃一次豬肉,飢不擇食,而現在呢?餐餐有魚有肉,煙、酒不分家等都是影響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飲食節湊也跟著快了起來,以前做菜的手法和現在完全沒有得比

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後,飲食文化從食材本身、調料、做法上等都已經從根本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現在也很難再食到以前的味道


美食臺NO1


當你喜歡回憶往事的時候,說明你已經老了。哈哈,這是真的,不經意間,三十年就這樣偷偷溜走,撫今追昔,不禁回憶起那時候飯菜的香味來。

說起那時候的飯菜好吃,主要的一點,那時候的農作物都是自然生長,用農藥少,土地和水源裡的汙染物也比較少,現在種植的各種農作物基本都是靠藥物在維持,以水稻為例,從插秧開始,就是農藥在陪伴,一畝地的水稻,從插秧到收穫,要噴灑十幾遍農藥。

還有就是現在的反季節蔬菜也太多,大棚蔬菜使用的各種添加劑,農藥比土地裡的農作物有過之而無不及,口感自然比不上天然生長的蔬菜。

不得不說,是農藥和各種添加劑的濫用,改變了植物的品質,也改變了人的口感。


鄉村視野


有人說三十年前家庭炒菜特別好吃,現在毫無味道,這是為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值得人們深思,是不是現在條件太好了呢,還是人的口味變了呢,以前在農村種田種菜都是農家肥,化肥農藥用的很少,完全是天然的,有機的產品,以前家家戶戶都自己養豬,喂的是自己種的菜和野生的豬草,所以養出的豬長的很慢,哪時農村過年的時候殺豬吃,哪個豬肉特別香,特別好吃,哪時候種的菜也很好吃,味道很棒。時間過真快,轉眼已過去幾十年了,想想哪時候覺得很有意思,值得懷念。


水太5


以前是純天然綠色蔬菜,都是豬糞什麼當肥料,那時候豬都是吃的野菜什麼,現在豬吃的是食料,加上蔬菜好多都大棚菜,雜交的,為了提高產量加了一部分化學藥品,加上現在到處汙染嚴重,所以菜都不健康了,找不回來當初那個味道了


穎穎的養生論


以前的家庭炒菜用的油比較純,沒有任何添加劑,菜也是純天然的,包括基本都是柴火飯,所以菜的味道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