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的传承还能维持多久?

农乐农村之乐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亲家母咱都坐下啊,咱俩随便来拉一拉……”这首戏剧在河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你唱出上句,就一定会有人对出下句。的确,在河南这个戏曲之乡,每一个孩子都是听着戏剧长大的,河南的豫剧在当地人心中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曲子,更多的是对于童年的回忆和家乡的眷恋。

豫剧最早的时候叫河南梆子,又称河南高调,明末清初时,主要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1994年时《梨园春》的热播,又使河南豫剧迎来的心的高峰,全国上下都掀起了豫剧热潮。那时候不仅是河南人,中国人,甚至连老外都登上了《梨园春》的舞台,表达着自己对中国豫剧的热爱,这个中国成为豫剧的东方戏曲,在西方更是被称赞为“东方咏叹调”。

对于我这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来讲,每当听到豫剧总能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特殊情感和记忆,这些记忆里有开怀大笑,也有痛哭流涕。时光倒转,那些感动的记忆是在每周日晚都会和奶奶一起看的《梨园春》上,头靠在奶奶怀里,拿着手里的零食,入迷的看着电视里饰演秦雪梅的打雷选手卖力的唱着,从她悲惨的唱调中我能感受到秦雪梅面对自己不公的遭遇,内心中散发出呐喊和深深的痛,但那时候我并不能领会到这个经典豫剧《秦雪梅》的深刻含义,只知道很苦、奶奶哭,我也跟着哭。

在那些欢笑的记忆里,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在初中的音乐课上,老师教班上刚转过来的广东同学唱《花木兰》,那一句扯着怪异的粤语腔唱出来的“刘大哥讲那话,理太偏”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老师安慰他说这个尾音“偏”一定要上扬,可能也只有河南人能发好的音,然后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只是我后来才知道,秦雪梅的那句“老爷你不要指鹿为马,女儿不为穷富,水性杨花。你不要拿礼教把我吓,有多少好儿女都被厄杀”唱出的正是河南女子对于不向封建礼教低头,敢于斗争精神的渴望。花木兰的那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出的也正是河南女子对代父从军、女中豪杰形象的向往。我想之所以河南豫剧这么没多人都爱看,就是因为它贴近现实、反应生活,每一首戏剧都可以对照现实中的一种生活,每一个故事也都能反映出现实中的悲欢离合。

"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是豫剧伴奏乐曾有的的说法,雄壮热烈的乐器在配上豫剧中的角色标配“四生、四旦和四花脸”,鼓乐喧天的场面绝对可以把你带入到戏剧的情景当中,跟着故事的情绪走。除了形形色色的乐器和角色,豫剧的题材也在不断丰富,最早时题材多是像封神戏、三国戏这样的历史戏剧,新中国成立后,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苹果,红了》等开始出现,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和通俗易懂的歌词,使豫剧快速传播,人人都在传唱,也产生了像常香玉,马金凤、刘忠河等一些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优秀豫剧家。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全国都有深厚影响力的经典戏剧,现在却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使欣赏戏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学习和从事戏剧行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经典戏剧代表作面临着传承难的问题。豫剧作为河南人的标志以及家乡的文化记忆,绝对不能止步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册上,它应该被更多人的传颂。让以后天南海北的大街小巷,只要听到豫剧时,在外打拼的河南人心里都掠过一丝温暖,然后笑着说这是我们河南的豫剧。

关于豫剧,大家有没有特别的情感或是对于现在豫剧发展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交流讨论哦。


山农老兵


豫剧还能传承多久,没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一代的年轻人不听,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听,豫剧发展的再好,也会走向灭亡,这不是危言耸听!

根据我的了解,我国剧种现在差不多以每年消失两个的速度,在迅速消亡,远的不提,就是我前两天提到的河南“清音戏”,现在也面临着没有剧种,青黄不接,没有地方保护,濒临灭绝的尴尬处境!

有人说,豫剧这么火,在国外都有流传,在每个省份都有豫剧团,《梨园春》又给豫剧带来了很大的流量,很多人喜欢听,怎么可能会失传?你肯定是在这里吓唬人!

这里我就不说,现在有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的竞争了,就说说几百年前,戏曲界统治娱乐圈的时代,那时候戏曲界最受欢迎的四大腔调:东柳、西梆、南昆、北弋。其中最受欢迎柳子戏,现在早已经不复当年盛况,也要濒临灭绝了。

豫剧还能坚持多久?主要还是看深入群众有多深!

自古以来,所有的事物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有的东西脱离了群众,都不可能存在很久!

就比如两百年前,北京戏曲界鼎鼎有名的花雅之争,如果不是昆曲过于脱离群众,花部的京腔、秦腔、徽剧、汉剧、梆子腔等等,根本就不能撼动昆曲的位置,那么也就基本上没京剧什么事情了,可能到现在,我国的国粹是昆曲。

但是没有如果,在当时。昆曲脱离群众是事实,所以只能被群众所脱离!

豫剧也是一样,想要保留传承,就一定要跟着群众的喜好走,年轻人不爱看戏,就要多想点子,让年轻人、甚至小孩子也喜欢豫剧,这样豫剧才能经久不息、长盛不衰!


魏青衣


一个但凡正常、有希望、有未来、有前途的国家不会没有教育。只有文凭不一定有文化、有素质、有道德、有友爱,没有这些,文凭再高,只算是一个识字的奴才。一个健康的社会各行各业都繁荣昌盛。艺术是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人们爱国、友爱和谐,是传递正能量的先锋。而当今的社会除了“智”的教育,“德、体”都没了。艺术似乎被时代淘汰了。国家听之任之,还恬不知耻曰;“市场经济”了。传统文化丢失殆尽,《梨园春》是河南的名牌,但是现在成了访谈节目。广大戏迷兴趣全无,写戏的不拿钱,唱戏的没观众。国家只是喊支持!但是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了。传统文化需要一个繁荣的国家、健康的人民、和谐的社会才有出路。


黄至诚2


唱戏的希望观众多,舞台大,热乎、热闹、有人气!网络、电视、流行歌曲是工业文明的结果,具有短小精悍、节凑明快的特点,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传统的东西受到影响是必然的!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作为豫剧的发源地,同样受到观众散失、舞台变小的囧境!豫剧发展前景堪忧,恐怕后继乏人,从近年情况看,观众群体以“雪崩式”流失!没有市场的东西靠政府补贴什么的不起作用!有变为“古董”的可能!在河南不少城市的公园角,经常看到有一群人在自娱自乐豫剧,这个群体主要是当地遣散或下岗的剧团人员,都已白发苍苍!设想!这群人没了,还能听到现场板的豫剧吗?


同在阳光下3


豫剧的传承只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点,我们面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社会的发展中创造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也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现象,社会在发展,我想在王朝社会,文化也是存在着消失的现象存在,去除糟粕,留下精华。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渗透交融,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及当前社会发展,产生了剧烈的碰撞。但现实的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生了前途末路的危机。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危机。中国文化的雪崩就是中国人精神的沉沦。一个没有传统优良文化寄托的民族是一个逐渐消亡的民族。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在文化的长河中传承至今,必有她的独特的生命力,在封建社会戏曲从业者地位交底 但还在一直的传承发展,不断的革新自我,如今的社会多元化,信息化,戏曲的优势显然出现了颓势。但随着我们国家对戏曲的不断的重视和关心,做好继承宣扬,戏曲文化的魅力依旧灿烂。人群的离开是不可避免的也不要妄自菲薄,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切入点,我想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是有前途的。先做好传承,在做好发展,把我当下社会发展,借中国文化自信东风,我想中国传统优良文化会不断前进


豫见你470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爱好不同了。豫剧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直到现在还不乏喜爱者。但是戏曲有他优点也有它的缺点。优点是声情并荗,悦耳动听。缺点是它的夸张的表演己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还有因表演的需要,故事情节里得冗长,拖踏。与现代人求速度,快节奏的性格有些格格不入。本来很简短的一个事情,用戏曲来表达需要漫长的时间。所以,你看,现在的人们多是听些豫剧选段,欣赏一下忨耳的声音。有谁一坐一晌地去看一场完整的曲目呢?


洞查秋毫


恐怕这不仅仅是豫剧的状况,包括国粹京剧也已经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若按自然淘汰规律,理想的情况是九零后之后(九零后老去)再无戏曲,自然也包括豫剧。毕竟我们舍不得延承了数百年的这些剧种,所以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其保护并传承下去。但“行将就木”的戏曲不是说传承就能传承的,咿咿呀呀的唱腔和老气横秋的身眼手法终究抵没有现代音乐和音画来得痛快和舒畅。没了受众,传承者自然也就没了。为上之策,只能将戏曲中的精华因素稀释到现代艺术形式中,让一代代新人处处感受传统戏曲之绝妙,焕发他们传承之热忱,戏曲也才能老树生新芽。


寨子里的人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豫剧当前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观众问题,尤其是城市的观众问题。现在豫剧基本上在农村演出,大部分是农村红白喜事为多。豫剧观众呈现明显的“一高两低”,即年龄高、收入低、收教育程度低。都市白领、年轻人基本上不看戏曲。不单单是豫剧的问题,全国的剧种都一样。现在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慢腾腾得戏曲已经跟不上形式,消失是早晚的事情。相声出了个郭德纲,我们也期待豫剧能再出现个常先生。


小孔摄影


豫剧传承,前途无量,yi

一是国家政策,戏曲保护 ,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

二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不断增长。

三是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追求奉献精神。


太康梅园豫剧团


豫剧的传承能维持多久?要看领导者的心情和好恶以及社会舆论,包括演员的自身的表演质量。当然也包括其它剧种,甚至国萃京剧。传承能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不是一个人说的算数。就我个人的心情希望各剧种传承发展源远流长,客观上看不容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