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待「破繭」

近日,虛擬電信運營商“分享通信”拖欠工資、未支付三大基礎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欠款而導致業務停滯、隨時面臨破產的事件持續發酵,讓虛擬運營商經營困難的現狀,引發市場關注。

而近期,工信部組織對虛擬運營商新入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抽查暗訪,結果也不盡人意,違規比為11.8%。

民營資本進入移動通信業已滿3年,虛擬運營商正由試點轉向獲取正式牌照的關鍵階段。但虛擬運營商面臨的批零倒掛引起虧損、實名制監管等問題使其距離“轉正”越來越遠。

野蠻生長留隱患

2013年初,工信部下發《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2013年底啟動牌照發放,先後有5批42家民營企業獲得移動轉售臨時牌照。“截至目前,42家民營企業累計發展移動轉售用戶超過4300萬戶,用戶數超過百萬的大型虛擬運營商也已經突破10家,虛擬運營商試點目前已形成規模。”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虛擬運營分會會長苗建華在2017中國虛擬運營發展論壇上表示。

不僅僅是規模,虛擬運營商還紛紛結合自身原有業務,推出了細分市場需求的產品,增加了用戶的消費選擇。苗建華介紹,個性化定製、套餐多人共享、語音流量互轉、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轉增可交易,基本成為轉售企業標配。這也倒逼傳統電信運營商改進產品和業務類型,使用戶得到了實惠。

虛擬運營商的出現,雖然促進了電信行業的市場競爭,但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在虛擬運營商最初的兩年中,監管標準、批零倒掛、號碼互通、短信識別等問題成為發展的最大困惑。尤其是對於虛擬運營商的商業模式,42家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這對形成良好產業環境非常不利”。巴士在線董事長王獻蜀表達了自己對行業的思考。

對於前期發展勢頭強勁的虛擬運營商,實名制管理不到位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甚至上升至電信詐騙,這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虛擬運營商170號段被不法分子濫用,從事垃圾短信傳播以及通訊信息詐騙的問題,工信部在去年4月份出臺了《關於加強規範管理 促進移動轉售業務健康發展的通知》,對轉售企業、基礎企業以及行業協會和各級監管部門提出了相關要求。去年11月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防範和打擊通信信息詐騙工作的實施意見》,並開展了專項督察工作。

在虛擬運營商試點後期發展中,實名制成為虛擬運營商的“緊箍咒”。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任何新事物的發展必然會經歷曲折,商業模式可以不斷探尋、技術問題也可以不斷改進。移動轉售業務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是電信改革的一個巨大進步,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未來發展中既要肯定成績,也要有效監控。

正式牌照發放遙遙無期

按照之前的規劃,虛擬運營商試點工作在2015年底結束後便發放商用牌照,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放,這與實名制落實不到位有著直接的關係。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表示,前期由於虛擬運營商170號段在管理上存在問題,當時工信部也進行了督察、約談。對垃圾短信和通訊信息詐騙等比較突出的問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需要持續強化,進一步鞏固效果。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大對虛擬運營商的監督管理力度,結合實名制整改落實情況,適時出臺移動轉售業務的正式商用意見。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已著手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發放工作,具體流程是先發正式商用文件,試點企業再申請,符合條件、通過審查即發牌,但目前仍無具體時間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規劃所電信行業研究部主任許立東在解讀《2016年我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發展白皮書》時表示,對於虛擬運營商而言,在經歷了三年的試點運營後,雖然還沒有正式牌照,但已從野蠻生長步入商業模式的深入探索階段,並在各自細分領域中初見成效,有些甚至出現盈利。

對此,項立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虛擬運營商要走的這條路確實還很長,應該說如今的這幾十家虛擬運營商要賺錢非常困難。即便它們提供比較好的服務,踏踏實實的做好自身的工作,在實名制及管理方面做的比較好,它們也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虛擬運營商如果想真正的發展起來,需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服務能力,僅僅做轉售是不夠的。“虛擬運營商需要把它的轉售業務、號碼業務和自己本身經營的遊戲、電子商務等業務結合起來,才能找到一些機會。”項立剛分析說。

抓住4G/5G時代發展機會

在不久前閉幕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信息通信業,無論是網絡提速降費的深入,還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應用的加快,都對通信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虛擬運營商如何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實現新發展,成為當前一個十分迫切的課題。

虛擬運營商的未來路在何方?物聯網可能是虛擬運營商探索的方向。

苗建華認為,虛擬運營商雖然企業規模小,但是專業性和針對性比較強,政策措施靈活,實施物聯網業務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通過細分市場,圍繞客戶需求,實施個性化的定製服務,使業務的解決方案更加準確有效。同時也可結合自身的特點和主集團相關創新業務相融合,做到資源整合,揚長補短,實現多元化的發展。

王獻蜀認為,將通信能力與虛擬運營商傳統優勢相結合,淡化自身作為通信服務提供商的定位,是目前虛擬運營商的最好出路。虛擬運營商可以看作是三大基礎運營商在各個行業提供具體方案的解決方案運營商。

“市場不是等來的,如果我們要等正式牌照發下來再開展工作,恐怕早被市場甩在後面了。”王獻蜀認為,虛擬運營商正經歷黎明前的黑暗,每一家轉售企業自身到了破繭而出的時候。

在經歷了2G、3G時三大基礎運營商完全市場化的階段,通訊行業市場化程度已經非常高,用戶滲透率達到100%,市場已經飽和,移動通訊服務沒有給轉售企業留下很多發展空間。這個時期也是虛擬運營商摸索發展的階段。

而現在,以4G、5G為代表的數字化時代來臨,虛擬運營商已經具備業務基礎、產品基礎、運營能力基礎和市場基礎,“大規模的機會點就在4G、5G時代出現了”。王獻蜀說。

42家虛商企業已經在3G、4G時代進行卡位、提前佈局。而在未來4G、5G數字革命時代,虛商行業能否成為排頭兵,仍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