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中國企業家的脊樑 華爲老總 『任正非』

商業 中國企業家的脊樑 華為老總 ‘任正非’

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集團總裁任正非是全世界IT業關注的實力人物。華為在1988年作為通信設備批發業起步,現已成為世界五大通信設備企業之一。任正非是華為的創辦者,也是首席執行官。華為產銷一般人陌生的開關、路由器之類通信設備和CDMA、Wimax等無線網絡,與思科系統、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郎訊一起被評價為世界五大通信設備企業。

華為早已佔領了中國通信設備市場,目前整個訂單的75%以上來自海外市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跨國企業。現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10億多人使用華為生產的通信裝備。世界前位50家通信企業中的36家為華為的業務夥伴。去年6月,任正非會見三星電子副總經理李在鎔、副總裁李潤雨,進行了佔略合作最高層會談。給華為提供芯片的三星電子曾表示,決定將定期舉行三星電子與華為的企業會議。

任正非

1944年出生於貴州省安順

畢業於重慶大學建築系

入伍服兵役

創辦華為

現任華為集團總裁

窮人家七子女的長子

任正非作為改革開放第一代創業者,他的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他1949年生於貴州省安順市的一山村,是他家七子女中的長子。位於西南內陸地區的貴州,是中國收入最低的省份之一。他的父親在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任少數民族中學校長,他的母親也是那個學校的教師,但生活並不輕鬆。尤其長子任正非受盡貧窮的折磨,切身體會到了“生活就是戰鬥”這個道理。因為父母親都是教師,所以在批鬥知識分子的文化大革命中更是經歷了難以言狀的苦難。他的父親在國共內戰時期曾協助過國民黨,因此被關在“牛棚”受盡迫害。但他還是對當時上大學的任正非說:“要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即使別人不學,你一定要學。”這句話便銘刻在了他的心裡。任正非說,自己牢記父親的話,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動亂時期,也努力自學了計算機方面的知識。

6人在破舊廠房創業

創業過程也充滿了坎坷曲折。任正非1987年時已經43歲了,當時他拿著2萬元人民幣,在廣東省深圳和6位創業夥伴一起籌建華為。創建初期的華為也不過是依靠香港代理商,銷售通信設備的批發商而已。大量買入通信設備,轉手再賣出去,這就是華為當初的主要業務。據悉,由於當時屬改革開放初期,所以他當時還是賺了不少錢。但是,任正非卻開始探索轉型之路,使華為從單純的電子產品批發商變成通信設備生產企業。任正非決定親自生產通信裝備的原因是,他早早意識到了技術研發的重要性。於是,他在深圳租了一處破舊的廠房,和幾位年輕人一起開始自主研發通信設備。雖然創業初期的技術非常薄弱,但他卻懷著遠大的夢想。任正非說過“只有抱負遠大,才能成功。”終於,華為在創建僅10年時,就成了中國通信設備市場的巨頭。創辦聯想(現已是世界第三大電腦公司)的柳傳志和任正非是同齡人,兩人都生於1944年。柳傳志曾評價說:“如果任正非想登上山頂,就算是爬上喜馬拉雅山也會在所不辭。”

42%的員工是研發人員

華為的成功秘訣是不斷的技術研發和對技術的執著。據說,華為年銷售額的10%左右投入於研發費用。甚至有推測認為,研發費用的比例已經超過了10%。華為有8.75萬職員,其中42%的員工是研發人員。此外,積累專利達3.5773萬個。華為傾注全力研發,放眼世界市場。

任正非曾在2004年預言,未來是“三分天下”的格局,今後主導世界通信市場的三家公司將會是西門子、阿爾卡特和華為。實際上,除了中國深圳總部,華為還在美國硅谷、俄羅斯莫斯科、瑞典斯德哥爾摩、印度班加羅爾等地設有研發中心。2002年華為進入韓國市場,在首爾三成洞ASEM-TOWER成立了韓國分公司。多數中國企業取得一定成功後,都會涉足房地產開發等領域積累財富,與華為的發展之路形成鮮明對比。因此,華為每年都是中國大學畢業生最熱衷的單位。

任正非不愧是一位經歷過風浪的成功企業家,公司處處都體現出他獨特的經營作風。和自由自在、崇尚個性的百度或阿里巴巴不同,華為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出了名的。甚至有評價說“任正非在華為一手遮天”。華為模仿通用電器的人事管理系統,對業績差的後5%的員工毫不留情地進行人事調整。所以,任正非有了“軍人總裁”和“狼性企業家”的綽號。華為員工的工作環境也不亞於“戰場”。因為他們平時總在桌邊放一張摺疊行軍床備用。晚上加班到深夜,或白天想打盹兒時,就會把行軍床拿出來。華為的企業口號就是借用美國西點軍校的校訓。在華為,“先死後生”、“臥薪嚐膽”和“自我批判”等政治和軍事用語比比皆是。只要任正非制定目標下突擊令,下邊的人就無論如何必須要做到。當然對此也有表示憂慮的,說命令式企業文化在影響華為的自由溝通。

不上市,忌露面

華為的部隊式企業文化,令不少海外人士猜測“華為可能與軍隊有某種聯繫”。“軍人總裁”任正非實際上有當兵的經歷。直到1978年34歲時退伍,他一直在四川解放軍所屬某軍事基地工廠當了通訊兵。當時他就技術不凡,1978年作為軍隊代表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科學大會。在部隊當通訊兵的經歷,給他打下了創辦世界頂尖通信裝備企業的基礎。

但對普通人而言,華為還是個陌生的名稱。身為世界五大通信設備企業之一,卻尚未掛牌上市。新生代IT明星願意現身媒體,然而任正非以極力迴避媒體採訪而聞名。再說,憑藉對技術優勢的自信,對傳媒輕易不做企業廣告。所以不少國外媒體戴著“華為=神秘企業”的有色眼鏡注視著它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