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單片機想要轉型到ARM設計,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看到很多在做電子工程設計的朋友在討論:51單片機轉到ARM該怎樣學習?《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小編為大家找到了這樣一位工程師,談談他的實際經驗~


我以前一直用的是51,不過一直是C51,對C語言已經有10多年的經驗,彙編用的很少,後來因為項目需要轉到了ARM。一開始對ARM什麼都不懂,看了本《ARM體系結構與編程》也是雲裡霧裡的,但是也許是因為無知者無畏吧,我直接就在MDK中建立一個工程,添加了自帶的啟動文件,然後做了個main函數,裡面一個死循環沒有操作任何硬件,居然跑起來了。然後以此為基礎,慢慢的開始控制GPIO和串口通信,當時突然發現,我的項目不就是搞搞這些嗎?其他的什麼運行模式、什麼鏈接寄存器、什麼PC寄存器關我鳥事,我只要能控制外設就行了。至於它是怎麼實現的,那是編譯器和鏈接器的事情。


51單片機想要轉型到ARM設計,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現在回頭想想開發ARM還是很簡單的,特別是使用MDK的話,會C也就能做一些簡單的開發了。不要被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給搞糊塗了。邊開發邊學習,項目做深了,那些東西自然就懂了。我們公司來了新人,我一般就叫他做個簡單的東西,比如按鍵、串口等,做完也就差不多會了。


51單片機想要轉型到ARM設計,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羅嗦這麼久說幾點建議吧:

1.ARM的彙編沒必要去精通的,能夠大概看懂就行了。我一般在調試的時候才需要看看。如果一個速度要求苛刻到需要你使用匯編的話,我認為可能你更需要的是轉變思路,修改算法。比如使用查表代替計算等。我做了5年ARM開發,完成了n個項目,至今沒寫過一句彙編。


51單片機想要轉型到ARM設計,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2.工業控制方面因為有實時性和成本要求,我一般不使用操作系統,但我會自己實現一些內存管理,事件管理,郵箱之類的東西。這些需要時間積累,平時寫程序注意儘量通用化,然後建立自己的庫,以後再用就爽了。以前使用過一些操作系統,發現並沒有提高我的開發速度,而且還造成了調試困難的問題,出了bug找都沒法找。


51單片機想要轉型到ARM設計,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3.對於公司來說,如果項目很大需要用到操作系統、網絡、gui、文件系統等,自己做還不如直接買個板子,人家都已經做好了,而且bug很少,自己只要做應用就行了。量大的話還可以定製,算上開發成本,可能更便宜。如果你是個人興趣,那當我沒說。


51單片機想要轉型到ARM設計,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4.現在對於外設一般都有現成的庫,我建議能不用還是不要用吧。因為想要用好這些庫,你必須對外設寄存器比較熟悉才行,這時候你自己寫一個就行了,而且簡單的一個寄存器賦值,函數庫往往需要調用一個函數來實現,太奢侈了。但是對於運算庫還是要用的,比如DSP庫等,畢竟人家寫的肯定效率要高點。

5.用好中斷,這對51和ARM是一樣的。能用中斷的地方絕對不用輪詢,中斷是單片機的靈魂,你的所有程序都應該圍繞中斷展開。

6.學好C語言,注意形成自己的編程風格,起好函數名和變量名,多寫註釋。不要怕麻煩,這些很重要,我一直認為最好的程序風格是使人不需要看註釋就能立刻理解程序的意思也就是:程序即註釋。我有時候會寫出a=b-2-1之類的東西,不要認為這很傻,其實是因為2和1分別代表了兩個東西,你直接寫成3就給理解增加了難度,而且這也不會降低效率,編譯器會把它翻譯成a=b-3的。

7.對於C語言多羅嗦一句,用好指針,如果說中斷是單片機的靈魂,那麼指針就是C的靈魂。

總結

總之一句話,做ARM和做51差不多,關鍵還是各種外設的寄存器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