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本文由中能國拍徵集部曾S:(zngp1688)編輯,內容如有雷同請聯繫小編。北宋初期,在浙江省龍泉縣有兩個兄弟都在龍泉窯口燒窯,兩人分別負責兩個窯口。哥哥章生一和弟弟章生二,每日都勤勉燒窯。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是世人傳頌稱讚的,五大名窯中的瓷器在現世若能的寸片也是價值連城的。但是在五大名窯之外還有很多窯口雖然沒有位列五大名窯但也依然流芳百世,這就是著名的龍泉窯,也是弟窯。說到了哥窯和弟窯, 雖然地位上稍微有所區別,但是哥窯和弟窯如同名字一樣,就是一對兄弟負責兩個窯口,哥哥的叫做哥窯弟弟的叫做弟窯。而且兩人是同室兄弟。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宋 龍泉窯青瓷鬲式香爐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碗

章生一和章生二這兩個人物並不是虛擬的,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在古代人文水平並不是特別的高,民間的人民大多不通文墨沒有多少文化,所以父母給孩子起名字並沒有多麼複雜,剛盛出的第一個孩子就叫XX一,第二個孩子就叫XX二。所以章生一和章生二都試民間普通人家的孩子。而瓷器卻是富貴人家才能玩的起的東西,尤其當時的龍泉窯也是名窯,並不是誰都可以享用。因此能負責一個窯口,然後再燒的出色才會有財富和出人頭地的機會。哥哥章生一負責的窯口為 “琉田窯”,又名“哥窯”; 生二所燒的窯名“龍泉窯”,又名“弟窯”;兩個窯口都是龍泉窯系。

章生一和章生二雖然都是同室兄弟但是性格差別也很大。 哥 哥燒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弟弟燒窯就愛投機取巧。後來 哥窯又被皇室選為御窯,產品價錢高,銷量大,弟弟的產品 只能在民間銷售,收入不盡人意。這就讓弟弟和哥哥之間產生了嫌隙, 其實是弟弟一方面的嫌隙。

弟弟漸漸的對哥哥有了嫉妒之心,便想加害於哥哥。於是弟弟苦思良久,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便開始藉機下手。然而專心於燒窯的哥哥並沒有發現兄弟倆之間這細微的變化,依然如同往日一個和弟弟相處。這一天,哥哥正在燒窯,突然有急事需要外出,就把燒窯 的事託付給弟弟。瓷窯燒到1400℃以後需要停火,等冷卻到常溫以後才能打開窯門,可是,弟弟嫉賢妒能,居心叵測想給哥哥 弄出點兒事故來,好幸災樂禍。 同時如果誤了皇上限定的時間那是要掉腦袋的,這樣看你這優秀的哥哥還能翻天了不成。於是,弟弟再需要停火的熱脹的極限時, 忽然打開窯門,冷空氣進入窯內,由於胎和釉冷縮的速度和 係數不一樣,使瓷器上產生了很多裂紋。

哥哥回來一看,大吃一 驚,御窯如果誤期就會有掉頭之罪,但是時間已經不夠重新燒製了,哥哥無奈之下帶幾件帶裂紋的瓷器到集市上碰碰運氣,沒想到碰上幾個秀才,認 為這帶裂紋的產品在當時是絕好的產品,連連稱讚,一下子把所有 帶裂紋的產品都買光了。哥哥大著膽子把帶裂紋的產品送到京城, 沒有想到皇帝和大臣們都讚不絕口,並受到皇上的嘉獎。

後來,人們把裂紋叫作“開片”,哥哥又潛心研究胎和釉熱脹冷 縮的規律,實驗出又粗,顏色又深的裂紋叫鐵線;又細顏色又淺的 裂紋叫金絲,在業內又有“金絲鐵線”的美譽。 從此,金絲鐵線成為哥窯的一大特色,併成為了五大名瓷,這可以說完全是弟弟一手造成。哥哥因禍得福,反而成就了自己的窯口。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的特徵可做如下歸納:色青,濃淡不一,黑胎厚釉,紫口鐵足,釉面瑩潤多斷紋,風格特徵近類南宋官窯。哥窯釉質純粹濃厚, 不甚瑩澈,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故通稱“聚沫攢珠”。釉色寶光內 蘊,潤澤如酥。紋片多種多樣,以紋道稱之有鱔魚紋、黑藍紋、淺黃紋、 魚子紋;以紋形而稱之有網形紋、梅花紋、細碎紋、大小格紋、冰裂紋 等,總名為百極碎。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冰裂紋茶杯

冰裂紋成為了哥窯的著名特點,製作難度大且觀賞性強,是當時難得的藝術品。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紫口鐵足是官窯、哥窯和龍泉窯特徵之一。由於施有乳濁性厚釉,口沿處釉層較薄,泛出比黑胎稍淺的紫色;底足無釉處則呈現胎的顏色。它和青釉配合,既能襯托青釉和美,又使厚釉產品具有挺拔秀麗的質感。瓷器上口沿薄釉處露出灰黑泛紫,足部無釉處呈現鐵褐色的現象,稱謂“紫口鐵足”。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微距 聚沫攢珠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 特寫 聚沫攢珠 ”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鱔魚紋”

鱔魚紋以貼現為主,線條柔美且主線突出。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黒藍紋”

藍第黑開片,簡稱黒藍紋,是哥窯的一大特色。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淺黃紋"

胎底為黃色,裂紋也為黃色,稱為淺黃紋。這樣色彩更為豐富,觀賞性很強。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魚子紋”

開片極為細密,沒有太大規律,遠觀如霧。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網形紋”

橫豎開片相對有規律,如漁網一樣散佈。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梅花紋”

下部如枝上面花團錦簇。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細碎紋”

相對魚子紋以金絲為主,細碎紋以鐵線為主,遠觀線條感更為明顯。

千年恩怨造就傳世名窯|哥窯與弟窯


“哥窯大小格紋”

大小紋路匯聚。

哥窯因弟弟的嫉妒而一躍成名,確實因禍得福。但是日後哥哥章生一更為勤勉,刻苦鑽研開片研發出更多的花樣和紋理,也同樣是哥窯位列五大名窯的原因。哥窯成為歷史上最早的人工開片,千變萬化。哥窯沒有一件重複的樣品,就算是器皿形狀相同但是開片無完美的規律可循,每一件物品都是收藏的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