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为他送锦旗,西平这个驻村书记真心为民赢民心

百姓为他送锦旗,西平这个驻村书记真心为民赢民心

“武书记真是俺们的贴人心、好亲戚!他为俺家的事跑前跑后,操碎了心,俺非常感激他!”10月25日上午一大早,西平县柏亭街道桂李社区贫困户李明丽带着几个好邻居,把一面写着“真诚帮扶,爱心永驻,党员楷模,人民公仆”的锦旗递到柏亭街道办事处派驻柏亭街道桂李社区第一书记武顺杰手上,深切表达了群众对驻柏亭第一书记武顺杰关爱贫困家庭,热心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的感激之情。

今年66岁的贫困户李明丽家自2017年5月份家中因病被评为贫困户。李明丽体弱多病,妻子张玉枝60岁,患精神病,无劳动力;儿子李铁桩34岁,患精神病,无劳动力;孙子李锦靓10岁,正在上小学。李明丽儿媳自2015年离家出走,今年10月份起诉李铁桩到县法院要求离婚。没有经历过大事的李明丽一家人接到起诉书后惶恐不安,赶快联系第一书记武顺杰。武顺杰了解清楚情况后立即和李明丽家人赶到县环城法庭,多次找法官、律师进行协商调解。经过武顺杰的努力,终于和起诉方达成和解,了结了李明丽全家心头上的一件大事。

2018年3月,武顺杰受组织选派到柏亭街道桂李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自驻村工作以来,他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中心工作,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全社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为脱贫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赢得了桂李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桂李社区是处于西平城西城乡结合部的一个社区,下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587户2781人,全村共有贫困人口 9户 27人。

长期以来,桂李社区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底,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2003年一直以来,桂李村一直有生猪养殖的习惯。由于桂李现在处于城市规划区,2017年开始对桂李实行了生猪全面禁养,群众现在仅靠打工和种植小麦、玉米等发展经济。武顺杰到任后,没有着急盲目开展工作,而是把“家”搬到了桂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消除隔阂,真情沟通,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

为做到精准帮扶,他跑遍了桂李村587户人家。到老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社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近两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为桂李社区下一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基础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立一个好的社区两委班子,对全社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武顺杰到任后,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战斗力不强的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强抓队伍建设。一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通过两委换届选举新增加了一名支部委员和两名居委会委员,为桂李社区两委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带好党员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着力提高党员素质。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规范制度深入管理。深化和规范党务、村务公开。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努力实现党员民主管理,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四是通过开展“两学一做”为契机,着力规范村级干部队伍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展一批劳动致富能人,如党员李兴旺的“和喜来”牌跑养猪肉养殖,李亚伟假发加工厂等。

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逐步引导全村群众转变过去等、靠、要和安于现状的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为下一步谋划全村脱贫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民忧,办实事,狠抓精准扶贫

驻村以来,武顺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倾心驻村、践行宗旨、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积极为桂李社区的发展献策出力,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为桂李社区村脱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谁家最穷,谁家最苦,武顺杰就到谁家去得最多,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扶,哪里就有武顺杰工作的身影。

针对该社区薄弱的村集体经济状况,他还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盘活集体资产,培育社区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内育外引”,全力为桂李社区办实事、办好事。

武顺杰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桂李社区党员李亚伟在桂李社区创办假发加工厂,解决闲散劳动力50余人,每月为群众增收15万余元。

武顺杰驻村后,发现桂李部分群众小规模种植晚秋黄梨,但由于该村群众缺乏科学指导,投入不足,并未形成规模,无法发挥优势。为此,他积极联系县农业局、科技局举办晚秋黄梨种植技术培训班,并邀请农业局农艺师给群众授课,让群众掌握了栽培技术和提高产量的知识。在他的努力下,今年桂李社区30户群众大力发展以晚秋黄梨种植为主导的支柱产业,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方式,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

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武顺杰结合桂李村贫困户实际,利用桂李社区引洪河河滩闲置林地,着手组建成立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树下金蝉养殖项目。他通过“社区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把社区集体利益与贫困户脱贫捆绑,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又可稳增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问题。

修道路,挖水沟,助推美丽乡村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桂李社区主干道只有一条三米宽的小柏油路,大部分背街小巷没有硬化,主干道两侧水沟由于生猪养殖户长期排放生猪粪便,造成桂李社区臭气熏天,蛆虫遍地,蚊蝇漫天飞,给群众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硬化加宽道路,修好水沟,成了该社区村民一直翘首以盼的大事。

为破除瓶颈,解决行路难问题,武顺杰多方奔走,四处“化缘”,筹集到一期修路资金80万元,完成了桂李社区4500米水沟深挖并深埋涵,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蛆虫遍地的现状。现已建成两个社区文化广场,新安路灯200盏,监控60个。二期计划申请政策资金200万元,硬化、加宽主干道和背街小巷,绿化群众房前屋后,为桂李社区群众创建一个优美、和谐、富裕的生产生活环境。

真心为民,民必理解;诚心为民,民必拥护。武顺杰的真情服务、真诚付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桂李社区的村民说:“武顺杰书记为桂李发展经济做的好事、实事,我们永远记在心里,他已经成为我们乡亲们心里最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