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親歷者講述國家變化與發展的故事」專題系列訪談

從春天的原野出發——訪中國科學院文聯主席(曾任方毅副總理秘書·中國科學院原機關黨委書記)郭曰方先生

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協作組在舉辦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第九屆“紅飄帶”文藝匯演的同時,還開展了系列別開生面的“聽親歷者講述國家變化與發展的故事”專題訪談活動,請各部委退休幹部以親身經歷為藍本,講述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不同領域的變化與發展的故事。

中國科學院文聯主席郭曰方先生接受了專訪,郭曰方先生曾任方毅副總理秘書、中國科學院原機關黨委書記、中國駐索馬里大使館隨員、中國科學報社總編輯、中國科學院京區黨委副書記、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兼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中科院美術家協會、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郭曰方先生在訪談中,結合自身的所見所聞 ,講述了有關40年前科學大會召開的故事,專訪內容如下:

“聽親歷者講述國家變化與發展的故事”專題系列訪談

中國科學院文聯主席郭曰方先生接受專訪

科學大會之前,科學界青黃不接,百廢待興。科學家的生活非常艱苦,科學院的條件也十分苛刻。很多人被下放到農場改造,種地、養豬、挑糞,開始幹著與科學無關的事情。科學院大樓裡一派蕭條景象。

1977年5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聽取中科院黨組負責人方毅、李昌和武衡關於如何恢復和開展科學技術工作的彙報,中央決定要召開科學大會。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如期召開。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會,氣氛莊嚴。面對5000多名參會代表,鄧小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很多代表第一次見到鄧小平,心情格外激動,會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一個多小時的講話,其間曾經19次被掌聲打斷。

時任院長86歲的郭沫若躺在北京醫院的病床上,生活無法自理,但他卻執意要去參會。醫生只允許參加半小時,但郭老仍堅持要坐半天。會中,華國鋒走到郭沫若身旁,提醒郭老可以退席,早點回去休息。大會上,方毅同志作為鄧小平信任的在科教工作上的得力助手,發表了重要講話。遺憾的是,科學大會過後的兩個多月,郭沫若便離開了人世,那篇《科學的春天》也成了他的絕唱。那富有詩意、飽含期待的呼喚告訴科學界的後來者——科學是一部偉大的歷史鉅著,期待全體科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持續創造!科學的春天來到了!

“聽親歷者講述國家變化與發展的故事”專題系列訪談

本次專題訪談由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協作組組織,華汽鼎達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執行,旨在通過各部委退休幹部專訪的形式,展示改革開放的成果,激發人們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積極投身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