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昨天晚上9點15,陳曉卿關於美食的新紀錄片《風味人間》在騰訊視頻上線。9點20,我打開視頻的時候,點擊率已經高達7000多萬,彈幕一條又一條,全是像我這樣一邊喊著這個時間點真不應該看,一邊又看著畫面流口水的人。在吃這件事上,不僅中國人,全世界的人都是共通的。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今天上午,《風味人間》的豆瓣評分已經出來了,在9.3上下波動,下午豆瓣評分穩定在9.4分。雖然近期開播了好幾部評分不錯的綜藝節目,但本片人氣與口碑最佳。

年初,滿懷期望的《舌尖三》讓人失望不已,美食似乎遠離了江湖,變成了廟堂上的藝術,有的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卻沒有垂涎欲滴的食慾。在失去了愛吃的導演陳曉卿之後,《舌尖》也失去了靈魂。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離開央視的陳曉卿依舊愛美食,帶著自己的團隊,歷時四年拍攝了這部八集紀錄片《人間風味》,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還是走遍各地,還是普通人的餐桌,還是讓人口水大流的美食……果然還是陳導這種談到食物就兩眼放光,滿面紅光的人,更懂美食以及吃貨們的心思,加上李立宏絲絲入扣的旁白解說,阿鯤的配樂,老班底新味道。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如果說《風味人間》與《舌尖》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它不僅僅關注中國美食,也講述國外舶來品對中國食物的影響與融合,以及華人用自己的獨特美食風味開疆拓土融入不同的文化。為此,攝製組跨越六大洲二十多個地區,收錄了許多國外美食,但這些美食只佔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內容,我們的中華美食還是主角。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開播的第一集名字叫做《山海之間》,美食是主角,人物起輔助作用。一上來,就是北方豪放派的食物,新疆庫爾特阿勒泰大尾羊,內蒙古帶皮奶桶肉、新疆燻馬肉馬腸,中間還穿插了西班牙火腿、伊比利亞火腿與新疆火腿的區別。以前讀李娟關於新疆阿勒泰的文章,寫到食物,哪怕再簡單,也散發著一種熱愛與珍惜,讓人心生羨慕與嚮往。這次終於在片子中看到了哈薩克牧民遷徙牧場,宰殺大尾羊,製作美食,在火上燒烤著,金黃的油水滴下來,隔著屏幕都能聞到烤肉的香味。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繼續向南走,有河南的輾轉,四川冷筍、巴楚蘑菇、太湖大閘蟹、臺灣旗魚魚生……似乎都是家常食物,似乎又離我們很遙遠。我的家鄉與河南接壤,也生活在農村,小麥也是主食,可是輾轉這種用小麥做成的美食,我卻聞所未聞。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生活在這樣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看這樣一檔節目,我心中經常不停地驚歎,導演組從哪裡找到了這些美食,這些與食物有關的人,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檔紀錄片真是一檔優秀的愛國主義教育片。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拍這樣一檔節目,其實是很難的,萬物自有其生長規律,春種秋藏,一年一次。第一集中,很多人都對大浪中逐旗魚的鰾魚小哥哥印象很深,但是拍攝難度卻很大,一來是因為洄游到臺東的旗魚特別少,二來是因為旗魚有自己的習性,冬天是白肉旗魚,開春是紅肉旗魚,夏天是雨傘旗魚,時間節點也很重要。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攝製組跟隨著小哥哥在海上顛簸了好幾天都沒有鏢到魚。眼看著時間就來不及了,攝製組最後一次出海,還專門去了一座叫山海廟的廟,虔誠地拜了又拜。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最後一次出海,一條旗魚逆浪而上,鰾魚小哥哥兩次出手,終於鏢中了。據說,逆浪魚極其罕見,幾乎一年只有一兩次。也許真的是山海廟顯靈了。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聲音,讓人流著哈喇子觀看的美食節目來了

我們常說,唯有美食不可辜負。食物不僅慰藉著我們的心靈,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節目雖好,但是一定要吃完飯再看,否則這個冬天你要狂長肉肉,但即使這樣,還是看著看著就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