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说到明成祖朱棣,大家都知道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在朱元璋一众儿子中,朱棣因相貌英俊,自小就聪慧非常,而获得皇帝老爹的宠爱,在朱棣十岁之时就被封为燕王。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中这个儿子的分量如何。当然朱棣也不可能只凭借一点点的聪明就能蛰伏多年,并当上皇帝的。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洪武十三年,朱棣去了自己的封地,在他的封国北平,朱棣遇到了镇守北平的徐达,徐达可是跟着朱元璋打下江山的人,这足以证明他优秀的军事才能。于是朱棣就有了这样一个军事和武艺的老师。至于徐达为何愿意全心全意的教授朱棣呢?这是因为朱棣还是徐达的女婿,这样一来都是一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朱棣在做王爷之际,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先是在公元1390年,朱棣领兵与蒙古军多次交战,最终取得胜利。活的累累战功。威名大振。随着自己能力的显现,朱棣愈加觉得自己不满足于现状。他出生入死守护的领土都是别人的,他的兵权必然会被收回,自己可能会成为新皇的眼中钉。人总是贪婪的。有权有势,有勇有谋的朱棣当然也不例外。对于只会纸上谈兵的侄子,他是已经做好了取而代之的准备的。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在朱允炆登基后不久,朱棣就发动了他的夺位大计。他以“清君侧”之名,举兵造反,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他率军攻打南京后,放火烧掉了大明皇宫,试图烧死朱允炆,以绝后患。朱棣如愿当上皇帝后,可能自己也知道皇位来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故而采用怀柔政策和镇压政策。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对于部分诚服的大臣继续任用,但若是逮到有反意的大臣,追随惠帝的旧部格杀勿论,并且诛杀三代。这样的朱棣不可谓是一个贤君。他在这一方面颇像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目的杀人无数。不过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自己的皇帝位子变得更加稳固了。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当然,虽然他为了谋取皇位的确不择手段了些。但是也不得不说他的确比朱允炆适合胜任这份工作。当时的明朝还不算特别稳定,外患还是存在的。众所周知明朝将元朝取而代之,将他们赶回了北方,元也分为了瓦剌和鞑靼两个大部落。北方环境恶劣,于是多次骚扰明边境。这让本来就英勇善战的朱棣怎么受得了。于是他御驾亲征了。据史料记载,朱棣五次攻打蒙古,取得了成果还是很好的.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史书都说朱棣为了加强北方军事实力,方便他攻打蒙古,才决定迁都北平。但小编看来,他应该是觉得在南京当皇帝当的别扭,时刻提醒自己皇位是抢来的,还不如回自己的老窝。从他的名号就可以看出些端倪,他是明成祖,祖这个字一般用来称呼开国皇帝的。由此可见他的用心,当然这只是小编的想法罢了。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一步步取朱允炆而代之的

总体来说,朱棣还是做了很多实事的,比如他振兴农业经济,惩治贪官污吏。商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对外交流上,有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主张的。这样的中外贸易往来,也给明朝的经济带来了不一样的繁荣。也给东南亚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明成祖朱棣被称为永乐大帝。在他的贡献来说,他也的确可以称之为”大帝”。自古以来皇帝都是称赞与骂名并存的,功过都有人品论。大家怎么看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