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讀了多少書,決定你能過得有多好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文 | 蔣苡芯 · 主播 | 應猶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北京剛入秋的一個下午,十點讀書的採訪者在梁文道先生的北京辦公室見到了他。他剛和脫口秀演員李誕進行完連線對談,見到我們來,極為主動與禮貌地打招呼,彎腰握手。

和在媒體上所呈現出“銳利梁文道”的形象不同,近2個小時的採訪中,他整個人都被一股溫和的氣質包裹著,語速較為緩慢地回答著每個問題。

梁文道不擅長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遇到“請具體舉例談談”的問題時,也總是舉一個現象為例子,或者直接說“不知道怎麼回答”“說不出來”“很難去講”“我不太喜歡簡化地去歸納一個東西”。

梁文道覺得,所歷故事和所看書籍對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隨著年紀越長,他可以明顯感知到的是,這些影響已經把他內心溫和與叛逆這兩股互為撕扯的力量,自洽得很好。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叛逆

年輕時的梁文道,確是個叛逆的男孩。

他曾說,自己從小就不受約束,討厭制度,因此產生了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像所有的叛逆青年一樣,做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行為。

家人也評價他害怕沉默的生活,性格頗有“離經叛道”的感覺。

成長環境對他的影響很深。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20世紀70年代末,梁文道在臺灣讀小學。

梁文道在學校學到的地理知識是:“中國的第一大淡水湖是洞庭湖。”

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又告訴梁文道和他的同學:“實際上鄱陽湖才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明知道是錯的,還要教這個,考這個呢?”

梁文道想,一個人要學習的,到底是真實的事實,還是某些人從各自立場出發,所告訴我們的東西。

由於父母遠居香港,那時,梁文道常往返於香港和臺灣間。接觸香港自由、多元的文化氛圍後,梁文道對臺灣學校教授的那套東西很難信服。

高中時,梁文道回到了香港,15歲的男孩看著自己的入學註冊通知書上,寫著“梁先生收”4個字,他第一次覺得“被尊重了”。

他後來常說,是在香港不同的生活經歷,給了他一種放鬆感和救贖感。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閱讀

梁文道從小就愛讀書。

他覺得,讀書是磨練每個人的磨刀石,一個人如果要讓自己保持銳利的話,就需要讀書。

幼時和外公住在一起時,他便受外公指導,讀了《水滸傳》《三國演義》《四書》。

天主教學校的教育背景也讓梁文道頗愛哲學,初中開始,其閱讀範疇便涉獵於此。海德格爾、福柯、亞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人名字,影響了他的整個思想傾向和路數。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我年輕的時候寫了很多東西,我大概今天都不一定會完全同意。”隨著年齡增長,梁文道逐漸覺得,讀書不是完全地吸收或者接納,而是在跟不同的作者爭辯,瞭解這些人在想什麼,慢慢也就培養出了一種多方面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梁文道至今保持一個習慣,如果他知道某個報刊、雜誌的立場大概是怎樣的話,除了每天看它,他還一定會去看那些相反立場的報刊、雜誌。

梁文道認為,一個人訊息接受的範圍會影響到他的思想範圍。

當思想範圍在逐漸擴大的時候,梁文道逐漸有了一個野心。

馬克思說,哲學家只能解釋世界,但不能改變世界。“我要做的是改變世界”

碩士畢業後,梁文道選擇投身媒體,用他所認為的最快方式去實現宏願。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鏘鏘三人行》的“鐵三角”:許子東、竇文濤、梁文道(右一)

1999年,梁文道加入了鳳凰衛視的談話類節目《鏘鏘三人行》,一待就是19年。

2006年,時任鳳凰衛視老闆的劉長樂找梁文道聊天,請他在電視臺也開一檔讀書節目。劉長樂給梁文道建議了兩種節目形式:一個星期固定一個鐘頭,或者每天一點零碎時間。

當時主流電視臺都在做大節目,比如:央視的《百家講堂》《探索·發現》、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東方衛視的《加油好男兒》《舞林大會》……但梁文道在劉長樂提供的選項裡,選了後者。

於是,有了後來大家熟悉的《開卷八分鐘》。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在主持《開卷八分鐘》

他沒承諾過8分鐘講完一整本書。梁文道所採取的方法,是抽取每本書中特別有趣的、吸引人的部分,提出書中的一個或幾個概念,與當時所處的時空、環境進行對話。

彼時,梁文道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把《開卷八分鐘》做成有影響力和對社會有貢獻的節目,維繫大眾搖搖欲墜的閱讀習慣。

就像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溫弗莉主持的讀書節目《歐普拉讀書俱樂部》一般,只要是歐普拉介紹的書,就會成為暢銷書。

《開卷八分鐘》播了整整八年,推薦千餘本書,成為世界上堅持期數最多的讀書電視節目。截止2014年12月31日停播時,播出集數高達2300多集。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表達

梁文道的名字,時常活躍於各類媒體上,但他本人,卻會刻意和時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離。

他不玩臉書,沒有微博、朋友圈,手機長期關機。至今,他仍然過著一種保守而傳統的資訊生活,每天獲取信息的來源,仍是報紙、電視新聞和一些訂閱新聞社網站的郵件。

“如果我天天都泡在網上,會看不到後面的東西,我需要這樣一個距離讓我看清楚,才能夠去表達。”

“您覺得您是一個喜歡錶態的人嗎?”十點讀書問他。

“不是很喜歡。”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雖然常常批評很多東西,對很多事情有意見,但梁文道認為,評論並不是在做一個學術的東西,也不是一個人文學企圖心的表達,而是一種公共介入,是為了跟大家分享對於時局的某些看法、分析和判斷。

再談論起《鏘鏘三人行》和《開卷八分鐘》的停播,梁文道告訴十點讀書:“已經盡了責任,並不會感到惋惜和痛苦,它們已經走了。”

他現在仍然繼續想做的,是“用好我能用的空間,繼續讀書,繼續表達,影響到可以影響的人。”

他說,現在已經不太關心自己能不能夠改變香港、改變中國、改變世界了,他也不再在意別人對他是“同意”或者“反對”。

“我只在乎我有沒有盡責任。”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困擾

最近幾年,梁文道陷入一種困擾中。

常年行跡於兩岸三地,有很多年輕人不斷向他提出關於“理想與現實”的疑惑。

“遇到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該怎麼辦?”


“是不是應該不管現實,追求理想?”


“我熱愛真理、哲學、藝術,但身邊的人總覺得我神經病,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甚至認為我不應該沉迷於思考……我感到非常抑鬱。”

......

梁文道有種很強烈的感覺,自己被當成了“人生導師”。他不習慣這樣的身份,也認為年輕人對“理想”概念的認知有所偏差。

他自嘲,“我這輩子一定是做錯了什麼,才會導致這樣的後果。”

在《八分》的嘉賓對談中,他把這個問題拋給了現在備受年輕人喜愛,也同樣被當成“人生導師”的脫口秀演員李誕。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在錄製音頻讀書類節目《八分》

李誕也曾有過這樣的階段——喜歡用一些大詞,總結關於人生的許多事情。他在對談中反思,“其實生活中沒有遇到真正的問題,才會去聊這些問題。”

梁文道告訴李誕,他更喜歡來具體分析,以期通過詢問具體的問題,得出一個可能像答案的方向。

他常把理想和現實分開來想。

因為熱愛讀書、思考,喜歡人文社科相關,梁文道把對生活的要求降得很低,年輕時覺得不用上大學都行,而今仍對做什麼工作沒有挑剔。

梁文道所在意的,是他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或者不願意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認為,今天很多人談論的理想,只是在職業上最後要做什麼工作而已。

他把理想簡化成了另一個概念——就是你愛什麼,你有多熱愛一件事情,你有多熱愛你想成為的人的那種狀態。

梁文道常常覺得,現在的人常會把生命與生計混淆在一起,生計是我賴以謀生的東西,是想做什麼,想賺多少錢,幾十歲想要財務自由……

而生命則是“我想做個什麼樣的人”“人生活著是為了什麼”“做什麼會讓我快樂”。

十點讀書 x 梁文道先生 對談

十點讀書:《八分》這檔節目,您更多地是想呈現一些什麼呢?和之前做過的讀書類節目《一千零一夜》《開卷八分鐘》有什麼區別?

梁文道:這個節目跟《一千零一夜》《開卷八分鐘》有一脈相承的地方,都是要談文化、談書,但也有不同。

以前我做《開卷八分鐘》,有時候也會貼著一些事情走,比如說大家都在關注某一個紀念日,那我可能會介紹一些相關的書。這次《八分》和電臺合作,我希望更強調這種結合,能跟當下的社會有更多關係。

然後,我會選擇一些相應的文化內容,同時涉及到書籍、影視、文化現象等維度。比如說舉個例子,我今天下午或者晚上還要做一集,就要談巴西的博物館大火,談人類的文明知識是怎麼樣被摧毀,它會帶來什麼,消失什麼。

與此同時,我會介紹一本書,談世界史上最有名的一個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被焚燬的故事。這個事情與現在已相隔了兩千多年,但是裡面有些教訓,有些故事我覺得是能夠勾連起來的。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主持節目《一千零一夜》

十點讀書:為什麼現在想要以這樣的形式來做《八分》呢?

梁文道:當我這麼做節目的時候,我就希望給出一個看法,我們今天讀的這些書,並不是跟我們日常生活完全沒有關係的。

之前的《一千零一夜》為什麼要在街上拍,它不是那種躲起來,一個小房間裡面,點著香看書的節目。書是為人而讀的,書是活人為活人寫的東西,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東西。

再古老的書,再冷門的書都可能會有訊息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它可能像瓶中信,不知道會漂流到什麼地方,直到遇到人把它打開看到。也許那段話本來不是寫給你,但是你看到了不曉得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

十點讀書:您選取的話題很多都是社會熱點事件,在當下輿論環境談論這些的時候,會如何去選取角度和立場?

梁文道:我不是一個很急於下判斷的人,我也不是那種太容易去肯定或者否定一件事情的人。我會指出一些問題,有時候別人會以為我很尖銳,但實際上,我總是會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保留一個空間。

這不是因為我害怕敏感,而是我害怕自己犯錯,或者是錯誤的說了一些東西,對人、對事不公平。

那當我長期是用這樣的一種態度來寫作,或者說東西的話,坦白講是稍微沒那麼容易敏感的,因為我所使用的言語的關係。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十點讀書:您這麼多年來做讀書節目,覺得讀者們的思想、心態、接受能力有沒有變化?

梁文道:變化還挺大,我覺得今天的受眾耐性在下降,比較沒有耐性去聽一些他一下子覺得違反自己已有想法的東西,或者說,他會很容易迅速地要套一些東西在我們身上。

比如說我談生育問題,我是分兩段來談,第一次談的時候,我會指出這是一個時代的問題,不是一個虛假的問題。

人口問題對未來的社會會帶來很嚴重的影響,在我看來是一個客觀的趨勢和現象,但我並沒有說應該怎麼做。

但是我這麼講完之後,因為我強調了那個問題本身的嚴重性,很多人就會很迫不及待地認為,我一定是非常贊成現在傳聞要做的事,或者某些專家建議的那種做法,其實並不是。

我覺得這個是跟以前很大的分別,現在大家會很快地要對一個東西表態,但是對我個人而言,我恰恰最不喜歡的就是表態,我不認為有那麼多事情需要我們立刻去表態,特別是當我還不能夠了解他的話。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十點讀書:您會在意自己觀點能影響多少人嗎?

梁文道:從來沒有人向我們保證過付出就一定有好效果,如果每次付出都想著效果要怎麼樣的話,不是很現實。付出只在於你覺得這個事情你是該付出了,你付出了,那就可以了。因為這件事是你應該做的。

就好比看到河裡面有小孩淹了,那你跳下去救他,那剎那間,我不會先計算我跳下去這個水速是多少,河裡的流速是多少,他的體重大概是怎麼樣;我跳下去之後,我要游到那邊的速度有多快,我把他救上來的機會有多高。

我不會經過這麼一輪計算才去做這個事情,也不會說因為我計算過發現原來是很難救,於是我不去。

你在那一剎那想我的只是“我應不應該”。

那回報是個實際、實然的問題,我把這兩個層面分開來看,一件事是應該做的,那就跟回報或者跟效果是沒關係的。

十點讀書:您是一個是非觀很明確的人嗎?

梁文道:是,但問題是我常常會懷疑我的是非觀。

我是個念哲學的人,念哲學的人就是要在辯論之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因為沒有人知道憑什麼,一個人又不是神,你怎麼能夠以為自己那麼自大。

我覺得是因為我從小對自己就很剋制,很多方面,我很在意自己會不會太膨脹,包括我價值觀的膨脹,各種東西的膨脹,我覺得這都不是太好的事情。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十點讀書:您怎麼看待讀書給您帶來的能力?

梁文道:讀書是磨鍊你的一個磨刀石,你要讓自己保持銳利的話需要讀書。讀書不是完全吸收或者接納,是跟不同的作者在爭辯,或者儘量瞭解這些人在想什麼,要看看自己的手術刀能夠鑽到多深的地步。

當看書看多了,如果更主動地、帶著問題去讀書,而不是空白一片地去讀書,慢慢地就會培養出一種觀察跟思考的能力,也許是這樣。

十點書:大眾媒體賦予了您很多的“稱號”“title”,您也在各種節目、文章中侃侃而談,我很好奇您私下是什麼樣的狀態?

梁文道:我不知道,我覺得我做節目的狀態和我平常跟人說話狀態差不多,你問我的同事都知道,我沒有太大的分別。

我生活很單調,每天睡的很少,很多時間都是躲起來,一個人在酒店房間看書,想事情,工作。

我在飛機上的時間很多,一個月坐飛機要坐到10趟或者是15趟左右,不斷地飛。因為在機場,在路上的時間很多,所以我必須讓自己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要不然因為你的空間移動很多,就會覺得沒有家的感覺了。

所以,那個家必須在我身上,我到哪裡都應該要安定的狀態,這樣子,我才能夠在這樣的狀態下活好。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十點讀書:您之前說過婚姻、愛情讓您變得更完整了,緣由是什麼呢?在家庭中您是什麼樣子的?

梁文道:我的家庭對我生活的狀態影響比較大,因為我小時候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我外公是一個很沉默的人,小時候常常是我和他待在家。後來,他耳朵也聾了,所以我在一個很安靜的環境下長大,我在學校裡面就說很多話,回到家是很安靜的。

我父母大部分時間都在香港,所以我是遙居的,從中學一年級就開始住校,從小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變成很獨立的一個人。

那在愛情和婚姻中,你就發現,每個人的種種缺點自己是看不到的,所以你要去接納另一半的缺點,接受你不習慣的東西、不喜歡的東西。

那是一個陌生人,即使你愛那個人,你們彼此也都是一個陌生人。

你們再相愛,再有相同的經驗或者相同的趣味傾向,都不一定能夠掩蓋得住你們差異的那個面積。

一對情人的關係中,每個人都像是冰山,底下更大的部分是看不到的部分,那你要學著怎麼跟那部分相處,我想這就是我所說的更完整、更豐富了。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

十點讀書:您對以前做的一些事情後悔過嗎?

梁文道:我們做錯的事情一定都很多,但是那是不能夠後悔的。認錯、反省、懺悔跟後悔是不一樣的,我們做錯了事情要改過,要修正自己。

但是,如果一個人後悔,那是一種多餘的情緒,那種情緒不太能夠幫助你,而且會讓你困在過去當中,讓你變成過去的囚徒。

所謂過去的事情不可得。就是過去做對的事不值得你今天高興,過去做錯的事不值得你今天難過。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誌

聽免費人物傳記 / 名人故事 / 文學名著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背景音樂-

David Hicken《Faylinn》

-作者-

蔣苡芯,反實證主義擁護者,嚴肅文學追隨者。本文首發十點人物誌(ID:sdrenwu),記錄每一個值得被記錄的人。轉載請在人物誌後臺回覆“轉載”。

-主播-

應猶,十點讀書籤約主播,愛攝影的主播一枚。微信公眾號:枕邊經典,聚聽。個人微信號:z67021248,新浪微博:@應猶uull,喜馬拉雅電臺:枕邊經典。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十點君↓↓↓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梁文道:读了多少书,决定你能过得有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