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鬆、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我知道,的確有部分觀眾因為各種原因“棄劇”第五季《奇葩說》,但看完這一期我覺得,這些人都會回來的。宣稱沒有男神女神了的《奇葩說》,突然迎來了文青教父梁文道,有點讓人瞬間一臉懵逼、雙眼亮瞎,大家都說今天的《奇葩說》是大型次元壁破裂現場!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而更燃的是,這場辯論就像這一期的男神一樣重量級、給人驚喜,再次看到了神仙打架的精彩場面,知識和思想密度超高。當然,這樣的辯論肯定不是情感題啦,哈哈!神仙們今天討論的是:如果奇葩星球發明了一項科技,可以在人腦中植入芯片實現全球知識同步共享,你支持嗎?

這真的是個富有想象力的題目,作為普通人的我,第一眼看到這辯題是真的不知道該站哪邊。只是第一個發言的楊奇涵表現太優秀的了,一不小心就站了正方。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這一期的辯手博學高知專業選手比例較高,楊奇涵恰好成了本場幽默擔當,天橋賣藝和直播軟件的段子講得太6了。“對方辯友不是怕共享知識,他們是怕輸了辯論”、“如果有了這個技術,對方辯友會第一時間從陳銘老師腦子裡拿走他的辯論知識”都是非常機智的金句,作為第一個發言的辯手熱場效果相當好。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這種清新脫俗的題目,神仙們動不動就聊到知識共享、知識壟斷、人類平等、個性及差異化什麼的,嘿,看個綜藝節目我還開始擔憂大腦內存了。但其實,這個題目能往大了說,代表人物如陳銘、詹青雲、薛兆豐,就也能往小了說,代表人物如傅首爾。

作為一個很中庸的人,每次面對這種開腦洞的問題,然後問的是支持不支持,我就不知道該怎麼思考。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根本輪不到我支持不支持。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其實古往今來,沒有什麼技術的進步是不帶來問題的,工業難道沒有副作用嘛,環境汙染日益加劇啊,互聯網難道沒有副作用嘛,大數據之下個人隱私無處可藏啊,可是沒有人能阻擋技術的前進。但這樣的辯題才是真正的好辯題,我想不出好還是不好,卻被你的辯論給洗腦。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當傅首爾相當接地氣地問了一句“懂那麼多幹什麼”之後,陳銘的表現依然是封神水準。傅首爾的那一問是很有力量的,大多數人並沒有那種恢弘壯闊的想象力,去考慮這項技術對一個星球和整個人類的意義,這種貼近你我的觀點最好接受了。

但陳銘還是以信息量爆棚的發言把主題拉了回來,正因為陳銘發言已經解釋了“知識共享之後,我們還有不一樣的價值觀”,所以接下來的詹青雲發言我全程沒被打動,她說共享知識讓所有大腦變得一樣,只相信那個芯片,這也太妖魔化知識了,人類多少年前就明白“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又怎麼會盡信芯片呢?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最精彩的就是最後薛兆豐、高曉松、梁文道三位的發言,全場只有薛兆豐講了知識和產生和它進步的邏輯,連高曉松都說這個簡直無法反駁,的確無法反駁啊,如果知識真的無條件共享,我們無法想象還會不會有人去站在知識的源頭繼續探索。

都無法反駁了,高曉松還是找到了其他角度來反駁:人類永遠能找到多樣性。其實世界一直都是這樣,以前只有少量的人能讀大學,出來的都是精英,現在大學成為大眾標配了,我們便有其他更多東西去競爭。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如果所有知識成為了標配,那麼我們也許比較的會是:誰能從在知識海洋裡找到自己的路,不被太多選擇迷暈眼睛;誰能更好地應用和發揮這些知識的價值;誰能創造性地找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連接,複合出新的東西……

而梁文道雖然說了完全同意高曉松和蔡康永說的,但依然提出非常犀利的質疑。一個人如果全知,那其實也是無知,如果他不忘記任何東西,他無法擁有任何東西。這透露出來的信息是,如果把全知芯片給所有人,那些不懂得篩選和刪除的人,可能會被毀滅。

梁文道做客《奇葩說》,看薛兆豐、高曉松、陳銘理性燃、激情辯!

初看這個辯題,感覺很空虛、很縹緲,聽完蔡康永、陳銘、薛兆豐這些神仙們的辯論,卻能收到很多思考角度,這種腦洞題目,也能立足這麼多事實道理去東想西想,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比討論愛情有趣多了,愛情是拿來親身玩味比較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