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釣好鯽魚,要想魚兒瘋狂咬鉤,你需要知道什麼是鯽魚旺食線

老釣魚人都知道陣雨過後好釣一陣子魚。“好釣”是指魚兒咬鉤達到了瘋狂的程度,一尾接一尾,半截蚯蚓竟能連續釣上4尾鯽魚。這種“瘋狂”的出現,就與我們現在所說的鯽魚旺食線有著密切的關係。

要想釣好鯽魚,要想魚兒瘋狂咬鉤,你需要知道什麼是鯽魚旺食線

科學研究表明:當釣點水體的氧濃度等於或大於每升4毫克時,就是鯽魚的旺食線;當低於每升3毫克時就是厭食線;如果低於2毫克那就是鯽魚的停食線了。

那麼我們怎樣尋找鯽魚的旺食線呢?我們先來做個實驗:將一杯帶顏色的冷水輕輕倒入一盆熱水中,你會看到帶色水沉降到底層,擠走並替代原處於底層的熱水。原因很簡單:低溫水密度大、質量大會產生下沉運動,而高溫水密度小、質量小會產生上浮運動。降雨時,池塘上、下層水的替換也是這個道理。降雨時受冷的表層水(處於氧飽和狀態)逐步下沉到底層,使底層水被替換出來而達到了鯽魚的旺食線水平。

要想釣好鯽魚,要想魚兒瘋狂咬鉤,你需要知道什麼是鯽魚旺食線

那麼,為什麼陣雨後只能釣“一陣子”又是什麼意思?這是指一段時間後,魚兒的這種“瘋狂”咬鉤行為會逐漸停止而以厭食、拒食甚至浮頭行為所取代。原因是平時“伏”在泥底表層對魚有極毒作用的化合物(是水體受汙染和動植物屍體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會隨水的上下垂直運動擴散開來,使底層水失去了載氧能力。因此,下風區和“陣雨後好釣魚”的原因都是低氧的底層水得到了富氧的表層水的替代。

要想釣好鯽魚,要想魚兒瘋狂咬鉤,你需要知道什麼是鯽魚旺食線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用這個理論畫出鯽魚的旺食線:岸邊淺水區和深水區的中上層氧濃度大於深水底層,所以應該是旺食線的範圍以內;在有風浪的水域,氧飽和狀態的表層水翻滾到底層,替代了低氧的底層水,所以下風釣點就達到了鯽魚的旺食線;白天水面的浮游生物會吸收氧氣,晚上就會釋放二氧化碳,魚兒會在氧氣被二氧化碳替代前成群的出遊覓食,所以日落前的晚口魚才會那麼好釣。

要想釣好鯽魚,要想魚兒瘋狂咬鉤,你需要知道什麼是鯽魚旺食線

鯽魚的旺食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光照、溫度、氣壓、風力、降水等都是影響旺食線變動的變量,所以我們必須隨時根據現場情況分析調整鯽魚旺食線的範圍。釣友們如果有其他鯽魚旺食線的時間段,請麻煩分享在評論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