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儼:"魚“傳統文化中,溝通天地間消息的信使

連接上文

三、悠遊自由生活的具象

(一)“魚”對自由嚮往的滿足

趙少儼:

趙少儼《富貴有餘圖》

儘管魚類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的腹中之食,難逃被烹殺的命運。但是相對於魚類的現實命運來說,溫飽問題基本無憂的文人階層顯然對於魚的外在狀貌更感興趣。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積極入世、建功立業是絕大多數文人們所渴望的,然而入朝為官的代價卻往往是他們就此失去言語與行動的自由,無法恣情揮灑自己的學識才華,甚至可能失掉性命。對於這一點,文人們一直以 來 都 有 著 清 楚 的 認識。

因而,他們一邊熱衷於朝廷政治,一邊擔心官場傾軋,總是心存惶恐。在文人們的眼裡,魚是逍遙自在的。它們可以無拘無束地自由往來於江湖,不受任何羈絆。因而,文人們對於魚總是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豔羨。

趙少儼:

趙少儼《富貴有餘圖》局部

(二)“魚”作為悠遊生活的具象

正是由於魚滿足了文人們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因而也就成為了文人心目中悠遊生活的一種具象。歷代的文人們總是不斷地通過描繪魚的外在美態來展現他們對這種與自身命運極其相似的生物的欣賞和豔羨,抒 發 其內 心 對 於 自由、安逸生活的渴望。

四、哲學思辨的媒介與對象

趙少儼:

趙少儼《富貴有餘圖》局部

(一)“魚”是闡發哲理的依憑

由魚而引發的思辨,最著名的莫過於“子非魚之辯”了。《莊子·秋水》中載,“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二)“魚”是自我反思的媒介

文人們不僅以魚來闡發哲學思想,還經常通過魚來進行 自 我 反 省。文人們會把人與魚並列起來進行觀照,對人生的追求及其價值進行思索。不但普通的文人們經常通過賞魚來進行思辨,就連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也不忘以魚來觀察社會、體驗人生。清代最具文人氣質的乾隆皇帝就曾經以魚為題材作雜詩一首來反思自己的用人之道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無魚非水德,無徒勢雲孤。”

趙少儼:

趙少儼《富貴有餘圖》局部

五、具有神異力量的生物

(一)辟邪的護神與善化的靈物

由於魚是先民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帶給人以生存的希望。因此,魚被古人奉為辟邪消災的護神。

趙少儼:

趙少儼《富貴有餘圖》局部

(二)大地的載體與溝通的信使

古代的文人們一直相信,天河與地川是相連的。因此,作為水中之物的魚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大地的 載體 和溝通 天地 間 消息的 信使。

作者:趙少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榮寶齋畫院中國畫創作研究室主任。師從霍春陽先生,中國當代花鳥畫代表畫家

想了解更多趙少儼相關資訊,趙少儼書畫鑑賞收藏,請後臺私信以及留下聯繫方式,我們將有專業人員與您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