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島是怎樣成爲清朝領土的?

TseHowy


早在三國時期的時候孫權就派人考察過臺灣。等到明朝晚期的時候,西方的殖民者相繼來到了東方。1624年,荷蘭佔領了臺灣南部一帶,以此為根據地在那裡開展貿易。此後,清軍入關,逐漸控制了整個中原地區。這種情況下,鄭芝龍投降了清軍,而他的兒子鄭成功則毅然走向反清的道路。1659年,鄭成功率領3000艘軍艦北伐,一路勢如破竹,最後在南京功敗垂成。這種情況下,清軍實行堅壁清野,鄭成功不得不尋找新的根據地。

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經過九個月的苦戰驅趕走了荷蘭人。此時荷蘭人已經在臺灣盤踞了37年。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後,以此為基地,始終堅持反清復明。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親自寫信勸降,鄭成功始終不為所動。清廷老羞成怒,最後殺了鄭芝龍,甚至還挖了鄭成功的祖墳。

只是很可惜,鄭成功兩年以後便去世了。由於鄭成功的英年早逝,使得他的後人陷入了權力之爭,雙方為此大動干戈。這極大的削弱了臺灣的實力。比如鄭經扣押了擁立鄭襲的鄭泰。這使得鄭泰部下數萬士兵帶著300多艘兵船投降了清朝。

即使如此,臺灣鄭經的水師實力還是很強的。清軍不敢貿然進攻,加上此後的康熙由於急於削藩逼反了三藩,使得鄭經甚至還趁亂攻佔了福建等地。鄭經在臺灣維持了19年的統治,臺灣治理還是算不錯的。

不過,鄭經和鄭成功一樣,也在39歲的時候去世了。鄭經臨死的時候託孤給大將劉國軒和侍衛馮錫範輔佐長子。只不過這兩人做的不夠好,馮錫範要擁立自己的女婿鄭克塽,趁機殺了鄭經的長子。這樣,馮錫範大權在握,開始為非作歹,臺灣鄭氏失去了人心。

清廷一直想收復臺灣,不過礙於自己水師實力的不足,一直不能夠實現。朝廷中很多人都認為有大海的阻隔,臺灣難以收復。關鍵的時候,鄭成功的舊部將施琅站了出來,力排眾議,決心收復臺灣。他抓了鄭經去世、幼子繼位、奸臣當道的機遇,率軍一舉收復了臺灣。從此,鄭氏三代經營了多年的臺灣政權宣告覆亡。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臺灣島同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隔臺灣海峽相望,東面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目前中國第一大島。中國大陸和臺灣的聯繫最早見於明確的文字記載是在公元230年——這一年東吳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臺灣),這是歷史上關於中國大陸先民到達臺灣開發臺灣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記錄。隋煬帝時期曾3次派朱寬、陳稜等人前往流求(今臺灣)。不過這些都不能作為領土依據,否則中國人曾到過的所有地區都屬於中國領土。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開始出現從今天的福建漳州一帶遷徙到澎湖定居的漢族移民。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鎮守福建的將領汪大猷在澎湖建立軍營,臺灣、澎湖以及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自此納入我國版圖——軍事上隸屬澎湖統轄,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晉江管理。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央政府正式在臺灣地區設置行政管轄機構的記錄,距今847年。元代在此設澎湖巡檢司,將其隸屬於福建泉州路同安縣(今福建廈門)。

儘管這時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已由中央政府設置的正式行政機構進行管轄,不過相比澎湖等地而言:臺灣本島在這一時期的開發仍相當有限。到了1387年明王朝又因為海禁政策索性撤銷了澎湖巡檢司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1563年明王朝鑑於倭寇肆虐的局面處於安海靖邊的考量而復設澎湖巡檢司。明天啟四年(1624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因明王朝的海禁政策而流亡日本的海商顏思齊率船隊率船隊登陸臺灣,此後他從海峽對岸的福建漳、泉二州招徠移民對臺灣進行了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拓墾,他也因此被稱為“開臺王”。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侵入臺灣南部, 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臺灣,後被荷蘭人逐出,至此整個臺灣淪為荷蘭殖民地。這一時期海峽對岸的明王朝正在農民起義軍和滿洲八旗軍的雙重打擊之下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一時無力驅逐臺灣的荷蘭人,致使荷蘭殖民者在臺灣盤踞長達38年之久。

公元1644年清軍在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導下入關定鼎北京,明皇室成員紛紛逃到南方建立了一系列政權,這些政權被統稱為南明。在南明各路抗清將領中湧現出了一位名叫鄭成功的年輕將領:1659年(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清軍佔領下的南京,卻以慘敗而歸,於是退守廈門。這時在鄭成功的腦海中萌生了渡海收復臺灣以作為抗清基地的念頭,於是在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冒著風浪越過臺灣海峽,在經過十個月的戰鬥後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成功收復了臺灣。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後不久就病死了,隨即鄭氏家族內部因繼承人問題爆發內訌,最終鄭成功之子鄭經在政治鬥爭中勝出繼承了鄭成功的延平王爵位。

海峽對岸的清政府利用臺灣的內訌向臺灣派出使臣進行談判。臺灣方面提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而清朝方面則回覆道:“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清政府的態度很明確:鄭家可以世代鎮守臺灣,但必須在承認其為中國領土的前提下才可行,決不允許其自立於中國之外。雙方的談判底線和利益訴求差距太大,最終導致談判無果而終。而在臺灣內訌的過程中鄭氏手下的大將施琅因家人被殺而逃到海峽對岸投奔了清政府。

1683年2月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旨出征臺灣。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領水師從銅山(今福建東山島)啟航,兩天後施琅率所率的清軍水師同駐守澎湖的臺灣鄭氏政權的軍隊交火失利,經過休整後的清軍水師於二十二日攻陷澎湖:斃傷鄭軍官兵1.2萬人、俘獲5000餘人,擊毀、繳獲鄭軍戰船190餘艘。七月初五臺灣鄭氏政權請降,八月十三施琅赴臺受降,至此海峽兩岸重歸一統。1684年清朝設置臺廈道,臺灣與廈門共署,設一府三縣——置臺灣為一府,稱臺灣府,府治設在今臺南,下轄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今高雄左營)、諸羅縣(今嘉義),隸屬於福建省,道署設於廈門。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清康熙22年(1683年),康熙皇帝派遣大將施琅率領福建水師進攻臺灣,準備一舉消滅割據臺灣多年的明朝延平王勢力。6月份,施琅率領清朝水師成功擊敗了劉國軒的臺灣水師,順利攻佔澎湖列島,打開了通往臺灣的門戶。隨後,走投無路的延平王鄭克塽向清朝投降,避免了流血傷亡,而臺灣也被納入清朝的統治之下。



在明朝滅亡時,臺灣曾一度被荷蘭殖民者佔據。直到1661年,明朝大將鄭成功才奉南明永曆皇帝的旗號進攻臺灣,驅逐了荷蘭軍隊。不過就在第2年,南明的永曆帝朱由榔就被吳三桂所殺。為了延續南明的正統,遠在臺灣的鄭成功仍奉“永曆”為年號,並以明朝的延平郡王自居,保有臺灣及澎湖、廈門等地,史稱為“明鄭”政權。

鄭成功、鄭經父子為了反清,以臺灣為大本營,並組織士兵屯田、興修水利,促進了臺灣的開發。不過,當時的清朝已經基本統一內地,割據臺灣的“明鄭”政權孤掌難鳴。

1681年鄭經病死,權臣馮錫範等人擁立鄭克塽為延平王,統領檯灣政權。然而就在第1683年,清軍就發起了澎湖之戰,大敗臺灣水師。當年9月,鄭克塽根據劉國軒的建議,向清朝呈上了降表。至此,統治臺灣22年的“明鄭”政權正式滅亡,臺灣為清朝所有。

清朝攻佔臺灣之後,認為臺灣物產貧瘠、路途遙遠、難以管理,曾經一度想放棄當地,但大將施琅向康熙皇帝通陳了臺灣對於東南海防的重要性,使得康熙皇帝決定保留臺灣。

為了消除明鄭政權的影響,清朝將明鄭時期的府縣地名全部廢除,並將臺灣劃給福建省管轄。200多年後(1885年),清政府又將臺灣從福建的管轄中抽離出來單獨建省,這就是我國臺灣省的由來。


古風吹落梨花捲


看了下有的答案,人家只想知道是怎麼被清朝收復的,並沒有說之前就不是中國的領土。



一:清朝收復臺灣可以說是先禮後兵,我們先看看雙方的談判條件。

臺灣代表鄭成功之子鄭經:交出南明皇帝賜給的敕書、印璽。

清朝康熙:臺灣人眾遷回內地,剃髮易服。

結果鄭經沒同意,那時候清朝作為一個大國,不同意就是幹,派兵攻打臺灣在內陸的最後一個據守點廈門,鄭經兵敗逃亡臺灣,清兵乘勝追擊,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海上起大風,最後班師回朝。



二:後來兩軍對峙,臺灣士兵思念故土,加上臺灣此時人煙稀少,糧食得不到供應;清朝又得平定三藩,最後雙方決定再次談判。

臺灣:“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

清朝:“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

上面是臺灣鄭經和康熙的對話,鄭經稱臺灣可以俯首稱臣,但是必須和朝鮮一樣不剃髮;而清朝稱可以讓鄭經世世代代鎮守臺灣,還可以封為“八閩王”,但臺灣本就是中國國土,不可能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談判再次破裂。



清朝決定再次幹他,但是這次有準備了,清廷也認識到了海軍的問題,最後派了有海戰經驗的福建晉江人施琅為主帥,施琅在福建與鄭氏作戰多年,對臺灣的情況也是瞭如指掌,又熟悉水師機宜及海上風濤之變幻。公元1683年,施琅率兵兩萬,與鄭軍在澎湖一帶激戰七天七夜,身負重傷,但最終擊敗鄭軍。公元1684年,清廷在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在臺澎分別駐兵1萬人,設官治理、築城戍守,統治了212年。

(施琅劇照)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郡主


十七世紀初,有兩批白人殖民者來到臺灣,他們分別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其中,荷蘭人在臺灣島南部落腳,而西班牙人則佔據臺灣北部地區。不久島上的荷蘭殖民者與西班牙殖民者爆發了戰爭,荷蘭人把西班牙人趕走,因而荷蘭人控制了更多的土地,建立了荷蘭人的殖民政權。

公元1644年,這一年是明朝滅亡,建立了大清國。但是,大清國暫時沒有徵服全中國,因在南方明朝有一個遺區一 鄭成功。可是鄭成功堅持反清,不肯向清政府投降,一直抵抗到1661年,鄭成功有個想法是想先攻下臺灣,趕跑荷蘭人,鄭家年可以在臺灣島上休養生息,作為鄭家軍"反清復明"的基地。

1662年,鄭成功向臺灣島的荷蘭人發起猛烈進攻,荷蘭人敗下宣佈投降退出了臺灣島。

這時的鄭成功在臺灣島上建立了第一個漢人政權_"明鄭王朝“。就在"明鄭王朝″建朝不久,鄭成功逝世。

1683年,大清國將軍施琅(原是鄭成功手下將軍,後因糾結矛盾,施琅投靠大清國)率大軍出征臺灣,當時統冶"明鄭王朝的是鄭成功的孫子一鄭克塽。施琅大軍勢如破竹,鄭克塽其及部下決定投降,歸順大清國。

臺灣攻下後許多大臣競然主張將臺灣居民遷移到大陸,臺灣島棄之不守,臺灣孤懸海外,難以治理。最後在1684年康熙皇帝把臺灣納入大清國的版圖上,隸屬於大陸的行政機構~"臺灣府",在臺灣設一府三縣。

清光緒年間,日本佔領硫球群島(臺灣的東北鄰硫球群島),威脅臺灣。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清政府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其中之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才回歸祖國。


周明建16


這真的得感謝“動不動就搗亂”的福建人。

福建人開始出現在中國主流史冊上,大概始於五代時期,當時一幫藉著黃巢起義的春風入主福建的固始人,在福建建起了閩國。


大概是偏居一隅和得天獨厚的山區地貌,福建在當時及其前後吸引了無數失去家園失去錢財的中原人士前來隱居,很幸運,他們在五代至明代的漫長歲月裡成功地打造了一個陸地與海洋文化並重的大福建。

而這些福建人,本質上是不關心政治的,他們擅長經商和賺錢,然後把錢再用到文化教育上,如此反覆。因此,大部分福建人是有嚴重的家國觀念的,在外與國共存亡,在內尊師重教崇佛敬祖

,只是這裡的國卻僅僅是華夏一脈相承的政權。

於是當第一次蒙元滅宋時,福建各地在終元一朝起義不斷,甚至山區和沿海有數十萬百姓隨著最後希望的宋末帝一路坎坷南行,他們以不食元粟的氣概顛簸著,最後無奈地隨末帝投海西去,而倖存者則隨海漂泊,哪裡靠岸則哪裡重新生活。

於是,在廣袤的華南地區,福建客家人佔據了大片的山區,而福建閩語人則佈滿南海沿岸。

同樣的歷史,在滿清入關時再次上演。

當全國即將塵埃落定之時,本是大明王朝東南海盜的福建人卻以福建南部扁小的孤島負隅頑抗,甚至一度即將收復南京,他便是鄭成功。

只是,這時的滿清並沒有重蹈蒙元覆轍,他們採用三面包圍的方式把福建困的半死,於是鄭成功的部隊便只好向東開進,這一開進便直接到了臺灣島,顯然,澎湖是無法承載十幾萬的鄭家軍的。

於是就有了鄭成功攻打荷蘭人的民族大義。

然,這只是一次無意的戰略大轉移。

刀劍在側,怎能安眠。

順治帝無法解決的勢力,康熙帝怎能放之不管,在李光地和黃梧舉薦之下,施琅便有了施展海戰的機會,臺灣島便這樣被收入滿清囊中。

說是收復,但如此人數眾多的鄭家軍將如何處理?如果放回福建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於是只好就地設府縣,就地安置。

這種安置,事實上是變相的監管,當時的臺灣島以臺灣府的角色歸屬福建管轄,但卻不準福建各府與臺灣百姓往來,大有將臺灣島作為棄土的打算。


而臺灣府收復之後,也是各種不穩定,在設府後,臺灣島先後爆發了以福建人為主導的朱一貴起義(長泰人),林爽文起義(平和人),莊大田起義(平和人)等。

臺灣如此,對岸的福建也是不消停,福建天地會、小刀會等各種起義也是不斷髮展,並在被鎮壓之後南逃至南洋,最後在清末促使了孫中山的辛亥革命。

從明末一直到民國,福建人所發起的抗清活動源源不斷,隨著福建人的腳步由福建擴散至臺灣和南洋,也正因為福建人的“搗亂”才使得滿清不得不重視臺灣的海防和戰略地位,並因此牢牢將臺灣島鎖定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

或許,我們應該感謝過去的福建人艱苦不懈的努力得來的這個意外收穫。


圭海四記


清朝替代明朝建立全國性政權之日起,臺灣島就成為了清朝的領土。這就是所謂的政府繼承,是得到國際法認可的。剩下的只是何時或怎樣收復臺灣的問題,而不是是不是清朝領土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原則問題。如果是收復臺灣,那是正義戰爭,否則就有可能變成了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對這個問題是不是不太好理解呀。其實想一想現在的臺灣,就什麼都明白了。現在我們雖然還沒統一臺灣,但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基本事實,也是個基本底線。在一箇中國的前提下鬧一鬧也就罷了,如果真要背祖忘典,另起爐灶,那就對不起了。

至於清朝是怎麼收復臺灣的,這就比較好回答了,因為基本的歷史史實都比較清楚。

一是談判。清朝初年,鄭成功驅逐荷蘭,臺灣為鄭氏所佔。為了收復臺灣,清政府先後同鄭氏集團進行了11次談判。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得到。滿清鐵騎可以在陸上稱霸王,但是一入海就成王八了。其結果就不用說了。

二是封鎖。沿海居民內遷,片帆不得下海,斷絕內地與臺灣的經濟聯繫。此招雖然有成效,但用它來統一臺灣,用處還真不是太大。大陸不給我吃豬肉,我可以海里撈魚蝦呀。你管得了沿岸居民但管不了遠洋它國呀,之前荷蘭人能來,之後英法西葡都可以來呀,生意夥伴多得去了。

三是軍事。歷史一再證明,軍事是保底的手段。給臉不要臉,那就用鞋底抽臉。這就是康熙年間施琅的事了。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大軍進攻臺灣,鄭氏王朝迅速崩潰,七月十三日(9月3日),施琅率軍在臺灣登陸。七月十五日(9月5日),鄭克塽向施琅投降,並於八月十八日(10月8日)剃髮易服, 鄭氏王朝正式滅亡,清朝正式統一了臺灣。


夏後殷鑑


這個提問大大的不準確,好象臺灣島是清朝才成為國土的。然而恰恰是清政府賣國,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我們重溫一下歷史,就不難知道自古臺灣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夏商時期,臺灣屬於九州中的揚州。

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1萬餘名軍士、30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臺灣),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臺灣的開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誌》詳細記載了當時臺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臺灣最早的記述。

隋代大陸和臺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稜等人前往琉球(今臺灣)。

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已有相當數量,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並派兵戌守。

元世祖曾派員到臺灣宣撫,並在澎湖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泉州路同安縣(今福建廈門),雖然沒有直接將臺灣島併入其內,卻是中央政府對臺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

明朝初期仍設澎湖巡檢司,直至1387年因實施海禁而廢除,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明朝以後大陸與臺灣的人民往來不絕,永樂年間鄭和率船隊曾在臺灣停留。明末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臺灣,給臺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推動。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抗拒官府的欺壓率閩粵居民遷居臺灣,一面從事農耕、貿易,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禦倭寇和荷蘭人。

1628年閩南大旱,百姓無以為生,鄭芝龍組織災民數萬到臺灣墾荒定居,各地逐漸形成許多村落,自此臺灣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臺灣。1626--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臺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殖民者盤踞臺灣達38年之久,激起了臺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懷一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武裝起義,雖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1662年,臺灣人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鄭芝龍之子)驅逐荷蘭人。

臺灣進入“明鄭時期”,人口已達20萬。但明鄭政權末期與清政府處於軍事對峙狀態,逐步演變成地方割據政權。

1683年7月,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屬漳州)向澎湖、臺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朝設置臺廈道,臺灣與廈門共署,設一府三縣,置臺灣為一府,稱臺灣府,納入中中央政府的統一管轄之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與大陸的聯繫更加密切,成為國家統一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網絡圖片)

(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天寧閣


如果按照現在的《國際法》來看,中國人是首先在臺灣島上面居住(所謂臺灣原住民後來經過考證大部分也是從中國大陸遷移過去的),首先開發臺灣島的,所以說臺灣島歷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一點兒也沒有錯。而清朝建立的時候,由於臺灣島被荷蘭人佔領,所以沒有立即對臺灣施行主權和管理。

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領兩萬五千名將士趕走了荷蘭侵略者,收復了臺灣,臺灣又重回祖國的懷抱。不過由於鄭成功與清朝之間一直處於敵對關係,所以清朝在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還是未能對臺灣實行治理。不過,鄭成功治理下的臺灣至少已經表明臺灣回到了中國人手裡面。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不久即病死,而鄭氏家族內部由於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因此產生了內訌,清政府也乘機也派出使臣到臺灣,與鄭成功的兒子鄭經進行談判,不過雙方由於利益訴求相差太遠,最終不歡而散。1663年,清軍收復了鄭氏家族在大陸的最後一塊根據地廈門,此後二十年間,鄭氏家族困守海上。

但是,自1663年以後,清軍就放慢了進攻臺灣的步伐,原因就在於清廷內部接連出現了其他問題,先是康熙皇帝剷除了鰲拜集團,後來又爆發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到三藩之亂被平定後,清朝政府開始思考如何解決臺灣問題了。不過在清政府內部卻產生了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放棄臺灣,認為臺灣只是蠻荒之地,沒有必要花大力氣收復,康熙帝自己也認為臺灣是“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但是也有人主張收復臺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從明鄭政權過來的施琅,他向康熙帝上了一個名為《恭陳臺灣棄留疏》的呈文,最後施琅的意見佔了主導地位,清政府開始進行收復臺灣。

1683年,清政府乘政經去世,鄭氏政權內部內訌之機,由施琅率領福建水軍向臺灣島發起攻擊,最終鄭氏集團宣佈投降,臺灣島正式被歸入清王朝的版圖中。


青年史學家


鄭成動(1624-一1662)為驅逐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建立抗清根據地,他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親率軍二萬五千、船艦數百艘,向臺灣進軍,在臺灣人民的有力支援下,攻破荷軍的重要據點"赤嵌城"(今臺南市),並圍困荷軍的另一個重要據點"臺灣城"(今安平),於八月又擊潰荷蘭援軍,荷軍總督揆一被迫投降,臺灣重回祖國懷抱。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八日,鄭成功不幸病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