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1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

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这样的人太多了,有时候你看见一个人笑得很甜,很大声,但其实她的内心早就崩溃不已。

有时候你看见他正在沉稳地开车,但他脑海里想的是“还不如死了算了。”

成年人的世界,不能歇斯底里的哭泣,也不能旁若无人地叫喊,连崩溃都得排队来。

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叶凡和齐飞是一对情侣,两个人因为一些琐事争吵了起来,一气之下双双将手机扔进了河里。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记得,我和前任分手的时候,两个人大吵了一架,因为他说我是没人要的货色,我当时就想把手里手机砸过去。当我刚抬手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手里拿的可是5000多的手机啊。

我用仅存的一点理智, 按捺住了内心的冲动,心想为这个渣男不值得,便又把手里的手机放下,转身去找更适合砸他的东西。环顾了一圈,也没有什么可以拿起来砸的,就上去给了他一巴掌,那个渣男连让我动手打他都不配。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连发泄情绪都是要算性价比的。

2

记得张杰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节目里说,有几年情绪特别不好,差点抑郁,然后他建了一个微信小号,如果自己崩溃了想要发泄,就只会发到微博上的小号里,把负能量就静静的放在微博中,没人知道你是谁,你怎么了,这样地感觉很好。

成年人的社交平台,罗列了各种情绪:生活的事写在微信里,伤心崩溃的事只写在无人关注的微博里,因为微信有好友有同事有客户有家人,而微博只有自己和陌生人。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我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因为朋友圈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时抒发心情的地方,就算实在想发,也学会了在发之前设置分组,认真思考,仔细筛选。

因为你的负能量不想让每一个人都看见,朋友圈的你永远都是积极向上的,有多年的老友,也有新进的朋友,你们到处旅游,吃喝玩乐,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可是在没人看到的微博里,却是满篇的负能量,不好的天气,挑剔的领导,事多的客户,崩溃的自己,都是生活中的小确丧。

于是,连崩溃的时候,我们都还要进行平台选择。

成年人学会了藏起自己的情绪,藏起自己真正想说的话,那些深夜里的痛苦和崩溃,那些不吐不快的难过心情,被默默关在了心里,任其肆虐,任其吞噬快乐和活力。

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负能量,这或许是成熟,但却心酸。

3

日本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丈夫就是这样一个隐形的“崩溃”人口,表面上,他和往常一样,起床做早餐,出门坐地铁,正常的上班工作。

当有人发现他情绪不对、关心询问时 ,他笑着说:“我没事”。

实际上,他早就不正常了,内心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听到一句“我没事”,就真地觉得对方还好,但直到有一天,当你自己亲口说出这句话时,才会明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是自己最糟糕的时刻。

当你问别人“你没事吧?”,别人回答“我没事”,其实是真的有事。

而当你问”没事吧?“别人一脸懵不知所以的回答你”什么?”,那才是真的没事。

坏情绪总是悄悄得到来,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心酸吗?很心酸。

生活啊,向来都只让人喘一口气,不多,让你很绝望;不少,让你还有希望,丧下去是没有用的,崩溃也是没用的,当现实让你倍感压力,你只能尽快地自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