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胎動或是臍帶繞頸的信號!准媽媽千萬別忽視

大家好,我是婦產科醫生吳丹華,很開心加入到“醫知袋鼠”(i1zdaishu)的科普醫生團隊,如果您有孕期或產檢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向我諮詢。

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的活動能力也會越來越強,不僅可以伸伸胳膊、踢踢腿,360度轉體這類高難度動作也不在話下,所以難免會使臍帶纏繞在胎兒身體上,纏繞的部位可為胎兒的頸部、軀幹及四肢,其中臍帶繞頸的發生率最高。

那麼臍帶繞頸很危險嗎?發生臍帶繞頸後,準媽媽會有什麼感覺?必須要剖腹產嗎?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胎寶寶的臍帶繞頸

這種胎動或是臍帶繞頸的信號!準媽媽千萬別忽視

臍帶繞頸很危險嗎?

臍帶繞頸是產科比較常見的併發症,據統計,每4~5個胎兒中就有1個會有臍帶繞頸,其中以纏繞1~2周較為多見。它的發生多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及胎動頻繁有關。

這種胎動或是臍帶繞頸的信號!準媽媽千萬別忽視

臍帶繞頸是造成圍產期(分娩前後幾周)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因為臍帶是連接寶寶和媽媽的橋樑,能幫寶寶從母體獲取營養物質和氧氣,如果出現了臍帶繞頸,寶寶就有可能缺血、缺氧,不利於胎兒的生長髮育,如果時間過長,還有可能導致胎兒窒息、甚至死亡。

在分娩過程中,胎寶寶還可能因為臍帶繞頸而出現先露部位下降困難、胎頭旋轉受限等情況,影響產程的進展。如果在下降過程中,臍帶拉的過緊,可能會危及寶寶的生命。

不過,有臍帶繞頸並不代表寶寶一定會有危險,如果臍帶較長並且纏繞較松時,通常對胎寶寶沒有什麼影響。但如果臍帶較短且纏繞的較緊時,就有可能危及寶寶的生命,而且臍帶纏繞的圈數越多,後果就越嚴重。

發生臍帶繞頸,準媽媽會有什麼感覺?

大多數情況下,臍帶繞的都不會很緊,而且有可能在寶寶活動過程中得到自行解脫,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影響,所以,媽媽們通常不會有任何感覺。

但當臍帶纏繞的比較緊的時候,寶寶會感覺到不舒服,他便會不斷動來動去來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準媽媽就會有胎動比較頻繁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在孕28周之後,準媽媽要每天按時計數胎動的原因了。

這種胎動或是臍帶繞頸的信號!準媽媽千萬別忽視

不過臍帶繞頸並不能通過媽媽的感覺來診斷,我們醫生通常是藉助B超檢查來發現的。如果臍帶繞頸1周

,在B超下就會看到寶寶頸部有“U”型壓跡繞頸2周則有“W”型壓跡,繞頸3周及以上則呈“波浪樣”

還要提醒一點,B超下看到的U”型壓跡或者”C”型壓跡,並不意味著一定是臍帶繞頸,還有可能只是臍帶搭在了寶寶脖子的周圍。

有臍帶繞頸,還能順產嗎?

有臍帶繞頸≠剖腹產!大多數有臍帶繞頸的準媽媽都能成功順產,不信您看,下圖這位來自廣州的、被臍帶”五花大綁“的寶寶,就是通過陰道分娩降生的。

這種胎動或是臍帶繞頸的信號!準媽媽千萬別忽視

那麼,臍帶繞頸的孕媽,什麼情況能順產?什麼情況又必須剖腹產呢?

這需要看纏繞後剩餘的臍帶長度。正常情況下,臍帶長度在30~100cm,當纏繞後剩餘的臍帶長度小於30cm時,順產就會有一定危險,這時就需要剖腹產了。不過由於臍帶在子宮多是迂曲盤繞的,所以,剩餘長度通常沒辦法測量,醫生只能在準媽媽分娩過程中,嚴密監測胎兒下降的情況以及胎心的情況,才能最終決定。

這種胎動或是臍帶繞頸的信號!準媽媽千萬別忽視

吳丹華,廣西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醫知袋鼠科普醫生成員,擅長孕期營養、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孕期體重管理、高危妊娠的管理等。

如果您有產檢或孕期疾病等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i1zdaishu),點擊菜單“專家預約諮詢”,向吳醫生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