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藥,一個永遠值得警惕的話題!

假藥,聽起來很遠,但實際上很近。因為現在的很多假藥,單憑老百姓的知識,是很難分辨出來的。但是,通過了解一個個真實的假藥案例,也許可以為我們提高警惕意識,提供一些思路。今天,我們就來根據藥監局既往發佈的代表性假藥案例,來說說,防範假藥的問題。

假藥,一個永遠值得警惕的話題!

首先,第1個案例,是一個減肥藥的故事。

據報道,長沙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通過對阿里巴巴雲劍聯盟推送的信息分析研判,發現犯罪嫌疑人孫某經營的淘寶網店涉嫌銷售假減肥藥,隨即開展立案偵查。經檢測,孫某銷售的減肥膠囊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有毒有害成分。9月28日,專案組在湖南長沙、福建三明等地,抓獲孫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搗毀一個製假窩點和9個網絡虛擬店鋪,查扣散裝成品假藥膠囊5萬餘粒,半成品5萬餘顆,查扣化學合成原料及大量包裝工具和包材,涉案金額達2000餘萬元。

這個案例提示我們,不要輕信網上銷售的藥品,尤其是所謂的減肥、排毒類產品。同時需要注意,現在的假藥已經不是玉米麵、土豆粉的階段了,而是會違法添加具有強烈副作用的禁用西藥成分。

假藥,一個永遠值得警惕的話題!

其次,第2個案例,是一個神奇膏藥的故事。

浙江省永康警方在一商店內發現,有一款“神奇藥膏”宣稱可以有效治癒溼疹、牛皮癬等皮膚疾病,3天見效,且為純中藥成分。但仔細一看,該藥包裝上卻沒有生產批號、生產廠家和藥物名稱信息,是典型的三無產品。根據該店老闆張某提供的線索,永康警方發現,製造假藥的窩點位於臨安某地下作坊內,民警遂趕往臨安展開抓捕行動,成功抓獲了製造這款“神奇膏藥”的犯罪嫌疑人程某和銷售商方某,當場繳獲原料50kg,成品假藥700瓶。

這個案例提示我們,要正確認識中藥,中藥不是萬能藥,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一用就有效,而是需要對複雜患者的複雜病情做出細緻考察後,由醫生來決定怎麼用藥。同時,純中藥也不就意味著絕對安全,不同中藥也有不同的偏性。

再次,第3個案例,是一個倒賣稀缺藥品的故事。

人血白蛋白被稱為“黃金救命藥”,臨床上經常使用,但患者卻很難從醫院買到。原因是國家對該類藥品實行限價,醫藥公司因利潤低而生產積極性低。此外,醫院對人血白蛋白用藥管理嚴格,患者用藥有相應的審核限制,不少患者對人血白蛋白持有多多益善的心態,導致人血白蛋白需求較高。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

身為醫院退休護士的孫某與蘇某等人,非法購進人血白蛋白、狂犬疫苗等藥品,再通過非正常渠道加價轉手賣出,銷售範圍涉及山東、河南、吉林、內蒙古等多個省市,涉案價值累計達400餘萬元。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藥品流通領域仍然有不少壞分子,利用患者對某些特殊藥品的需求,來囤積居奇謀取利益。這其中,藥是真的還好,如果是假的呢?所以,特殊藥品更是需要從正規醫療機構處購買,再難也別輕信其他渠道。

假藥,一個永遠值得警惕的話題!

最後,第4個案例,是一個高學歷醫生賣假藥的故事。

一位在日本行醫多年的醫學碩士蘇某,回到中國後竟倒賣起假藥,她謊稱自己是醫學和免疫學的“雙料博士”,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將50元人民幣一盒的廉價藥物重新包裝,並自制日文說明書、穴位示意圖,使其身價上漲1000倍,變成3—5萬的“神藥”,短短2年時間,非法牟利超130萬元,很多癌症、白血病的患者在其誤導下購買“神藥”,反而耽誤了治療。近日,蘇某被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300萬元。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為什麼老百姓很多時候會誤解醫生。你看,如果這個醫學碩士去正規醫院當醫生,會真心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負責嗎?這種醫生越來越多,老百姓還會相信醫院嗎?所以,這個真的是我們醫學教育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