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本動植物經典圖書,帶你領略大自然的奧祕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尹哥聊基因”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向上滑動啟閱)

題記

小時候讀《山海經》,看到一大群珍奇異獸,不光名字奇葩,配圖也似乎是外星來客,頓時覺得古人好有想象力。直到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犰狳,方知想象也需要有原型,大千世界才是最變化莫測、引人入勝的所在。

大學時,第一次接觸到《槍炮、病菌與鋼鐵》,手不釋卷連夜看完,被作者賈雷德·戴蒙德縝密的知識結構和宏大的歷史觀深深震驚。在那之後,我對整個生命圈的認識都有了全新的蛻化。進而,我開始“窮舉”所能買的到的各種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科普讀物。

這幾年,感覺“窮舉”讀書開始跟不上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工作忙了,更是因為市面上各種生命科學科普書籍忽然像倉鼠繁殖一般,短時間內多起來了。

如果說2015年只有10~20本左右的新作,到了2017年則至少有30~50本。更可喜的是,宏觀思維大作的跨界水平越發高超,對與時俱進的技術關注越發同步,本土作家的段位臻於一流,中文譯者的成果趨於“信·達”。當一個學科開始走出象牙塔,傳授知識的方式超越了教科書和專業領域,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普及,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之時,我欣喜地意識到:生命時代真的來了。

科普,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種公益。所以,我一直堅持做《天方燁談》音頻節目,目前點擊量已經超過3000萬次了。隨著更多大咖相繼參與,這檔節目成為了群星薈萃的天方“眾”談。不僅如此,我還很喜歡在不同階段的學校授課,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全覆蓋”(據很多家長反饋,有很多同學聽了我的課程,主動改為主修生物,真不確定是不是正確的選擇……捂臉)。

另外,因為華大自己就有幼兒園,所以我還一直嘗試跟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進行生物科普。當孩子們能夠給我準確講出保護色和警戒色的定義,能和我討論北極霞水母和漂泊信天翁的習性,甚至能告訴我河馬和鯨是親戚的時候……我知道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

大家可能沒對比過這樣一組數據。在元素週期表裡,中國做出的貢獻可能只有煉丹時發現的鋅和砷。而在生命週期表裡,其中的一項指的是一個物種測序完成的基因組。截至我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全球一共發表了510篇論文,分別描述了510個物種,而中國在其中的貢獻達到了33%,超過了美國的25%,華大基因更是參與了中國部分的76%。在化學上落後的,生命科學上咱們補回來。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在這個基礎上,華大基因的小夥伴們還一起發起了生命週期表第一期哺乳動物補全計劃,即對5000種哺乳動物、157個科的物種進行基因組眾籌解密,解密後的數據會存儲在深圳國家基因庫並對公眾免費開放。更有紀念意義的是,這個物種的數據庫就可以以貢獻者本人來命名了。命名一顆小行星機會渺茫,但命名一個物種還有大把的機會(要知道,已知的物種接近1000萬種)!目前開放的157個科中,已經有132個科裡的物種被認領,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您或您的孩子不心動麼?詳情見生命週期表。

要做好生命週期表的工作,學學生命科學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這次,我整理了300本與生命科學科普相關的圖書/圖冊,應該說是對自己看過的全部作品的一次梳理,大部分適合大朋友看,也有很多適合小朋友看(比如恐龍和史前動物的畫冊),希望能夠幫助喜歡生命科學的朋友們節省大浪淘沙的時間。如果您覺得我有哪些未收錄的好書,也歡迎留言告知。

值得一提的是,我還特別對生命科學書籍的知名出版機構做了一次評點,希望知識界都能一起努力,早日奉上更多優秀作品,以饗書蟲們。

同時,我也終於鼓起勇氣,把《天方燁談》音頻節目裡的精華內容整理成書,暫定名《生命密碼》,配合音頻節目一併推出,希望年內能夠和大家分享,也感謝並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在這裡,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小夥伴們(李雯琪、鄭濤、張雨宇、唐川、吳彪、林昌泉、翟騰、蕭芳權等人)。正是大家攜手同心,才整理出了這份史無前例的書單,這個工作量真的很大。所以,如果您覺得這份書單有價值,請給我們一些打賞,我們會把這部分的錢全部捐贈給華基金和光基金,而我會自費請小夥伴吃頓好的,也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深圳哪家館子更文藝?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前不久,我們先後推出了

史上最全300本生命科學書單【精選版】

45本【圖鑑系列】

41本【生命史系列】

9本【微生物系列】

20本【科學史系列】

20本【未來科學系列】

生命科學出版機構之七種武器

今天,我們分享生命科學書單【動物與植物系列】,一共收錄了37本動植物經典圖書。特別推薦《非凡物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和《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 植物看得見你》。

動物與植物系列圖書一覽圖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以下是37本【動物與植物系列】圖書的詳細清單,每一本都有尹哥評分(滿分10分),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同時,如果您覺得有哪些未收錄的好書,歡迎留言告知。

D1

看不見的森林:林中自然筆記

尹哥評分:9.0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這是一本森林觀測筆記。 在這本書裡,一位生物學家以一年的時間為主線,在每次的觀測中,為我們揭開藏森林一平方米地域裡的秘密。 在這本完全原創的書裡,生物學家戴維以一小片森林作為整個自然界的縮影,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棲息者的生活狀況。 書的每一章都以一次簡單的觀察結果作為開頭,比如藏在落葉層裡的火蜥蜴,春天裡野花的初次綻放。通過這些觀察,戴維織就了一個生物生態網,向人們解釋了把最小的微生物和最大的哺乳動物聯繫起來的科學觀點,並描述了延續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的生態系統。戴維每天都會在這片森林裡漫步,梳理出各種以大自然為家的動植物間複雜而又微妙的關係,因此每一次尋訪對於他來說,都象徵著一個自然故事的縮影。 本書優美的語言使讀者把閱讀過程看作一次尋找大自然奧秘的盛大旅行,而作者則像導遊,帶領大家探索存在於我們腳下或者藏在我們後院裡的奇妙世界。

戴維•哈斯凱爾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涉及生物演化和動物保護,尤其是對棲息於森林裡的鳥類和無脊椎動物的保護。除了發表許多科研文章外,他還發表了數篇關於科學與自然的隨筆和詩歌。哈斯凱爾因其創造性地將科學探索、冥想練習和社區行動結合起來而獲得了全國關注。2009年,卡耐基基金會、凱斯基金會將他命名為田納西年度教授,該獎項只授予獲得國家榮譽或對大學教育做出突出貢獻的大學教授。“牛津美國”將他列入2011年美國南部最具創意的老師。他現在是南方大學的生物教授,生物學系主任,美國南部大學聯盟環保研究員。

D2

哺乳動物們:

英國博物學家的自然觀察筆記

尹哥評分:8.5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本書為《簡明自然史》(The Outline of Natural History)的第一部分,收錄作者對哺乳動物的細緻觀察。作者用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看出哺乳動物們特殊行為背後的用意;用一顆總是想著要歸納全世界的聰明腦袋,從地毯式細密的觀察之中理出了演化之路方向的奧秘,和在食色、生育之中演繹出的豐富生命意義;更用一顆細膩善感的心,感知牠們在野外林地求生的喜與苦。

約翰‧阿瑟‧湯姆森(J. Arthur Thomson)(1681-1933),生於蘇格蘭,1899到1930年間,作為博物學的特聘教授(Regius professor)任教於英國的阿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教授動物學和生物學,對軟珊瑚的研究尤其知名。1930年他退休時獲得加冕,成為約翰.阿瑟.湯姆森爵士。湯姆森致力於科普寫作與教學,涉獵的研究範圍寬廣,除了動、植物、演化等,他也著重探究於自然與宗教這兩學科的衝突,著有《何謂人?》(What Is Man? (1923))、《科學和信仰》(Science and Religion (1925))、《科學簡史》(1~4冊)(The Outline of Science Vol.1~4)等。

D3

真實的幻獸:

從神話寓言中現身的二十七種非虛構生物

尹哥評分:8.0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作者初試啼聲之作,受波赫士奇作《想象的動物》啟發,有感於動物在演化過程中的奇異之處遠超人類想象,沿用並改造源自古希臘、盛行於中世紀歐洲的「動物寓言」(bestiary)體裁,以地球上真實存在的生物取代神話、歷史、文學中的幻獸,以科學研究取代宗教色彩,以環保與動保意識取代一般道德教訓。在二十七種真實存在的幻形生物面前,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吉爾伽美什》史詩裡獅掌鷹爪、全身覆蓋角質鱗皮的杉樹林守護者洪巴巴、古埃及神話的人面獅身獸、卡夫卡筆下身如袋鼠、扁臉幾似人貌,透過牙齒傳達訊息的《變形記》大蟲,不過是想象力貧乏的拼貼動物。本書依演化生物學的重要性,挑選二十七種代表生物,流暢地從演化生物學漫談歷史、軼事、小說等人文領域,不僅富含與自然史及生物演化相關的科學知識,還有科普書少見的歷史、人文深度。作者以二十七種生物作為知識之窗,用蒙田式的隨筆寫作歌頌生物多樣性,帶領讀者探索人類認識、闡述生物與生命的世界旅程。

卡斯珀‧韓德森(Caspar Henderson),作家、記者,文章散見於《金融時報》、《獨立報》、《新科學人》等報章雜誌,定居英格蘭牛津。曾獲路透社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環境新聞獎。2009年,以《真實的幻獸》寫作計劃獲英國皇家文學會非小說獎。

D4

動物的精神生活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作者根據自己護林生涯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完成了這本信息豐富且令人大開眼界的著作,讓讀者從新的視角去感悟動物的情感世界。兔子與林鼠,野鹿與野豬,鶇鳥和山雀,它們的情感世界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它們能夠對同伴產生同理心,擁有著結構明確的社會生活,並在其中分享愛和悲傷。作者還以幽默風趣的口吻講述了動物們生活中的小故事:小母馬布麗吉“做錯了事露出馬腳”時,羞愧得扭頭離去;大公雞佛理多林為了能得到傳宗接代的機會,機智地矇騙母雞太太;烏鴉能夠把屋脊當成滑道,開心地享受著滑雪或衝浪一般的快樂!

彼得·渥雷本,1964 年出生於德國,童年即立志成為自然資源的守護者。大學時選擇攻讀林業經濟學,畢業後二十餘年,一直在林業管理局做公務員。為實現用生態平衡體系管理林區的理想,他辭去公職,在德國埃菲爾(Eifel)地區領導並管理著一片環保林區,致力於恢復這片森林的原始形態,並就森林和環保等主題發表演說,開設課程,著書立說。已出版《樹的秘密生命》《森林—— 一場發現之旅》等十餘部作品。

D5

生物與非生物之間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沙灘上散落著石頭和貝殼,哪一個是生物,哪一個又是非生物,想必一眼就能看出,但你可曾想過那一瞬 間做出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人類能繪製出基因圖譜,就能像操控機械一樣掌控生物嗎?薛定諤對生命的詮釋是完全正確的嗎?真理、智慧、人性在生命科學史的舞臺上,上演一出又一出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的大戲。

福岡伸一引領我們穿越時空隧道,與眾多鮮為人知的天才科學家同步而行,踏上尋找生命真相的精彩歷程,以機智而詩意的語言,深入淺出地揭開一個又一個關於生命的偉大謎團。作家吉本芭娜娜在讀完後感嘆:“《生物與非生物之間》中充滿了驚險與溫暖,夢想與絕望,令人心動不已。”

福岡伸一,1959年生於東京,畢業於京都大學。歷任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員、京都大學副教授,現任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教授,專攻分子生物學。除在專業領域發表論文外,還以深邃活躍的思維和清新幽默的文筆,著譯面向大眾讀者的科普作品,代表作有論述瘋牛病的《可以放心吃牛肉了嗎?》、質疑蛋白質病原體說的《論朊病毒說的真實性》等。2006年獲日本科學新聞工作者獎。

D6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200年前,他就以博物學式的觀察,提出了自然是「生命之網」。他的眼界超越了自己的時代,更重新創造了我們眼前的世界。1799年,洪堡德帶著42件儀器,來到少有歐洲人踏足的地方。他進入雨林,冒險探尋亞馬孫河的源頭;他記錄葉子的形狀、溫度計的讀數與岩石的層次;他像品酒師一樣,品嚐不同河流的河水;他解剖電鰻、研究活火山的活動,更察覺殖民者削減森林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當他來到欽波拉索山頂,他曾觀察過的一切,開始產生了連結:庫馬納的某種樹木讓他想起意大利的松樹;安地斯山的苔蘚讓他想起德意志北部森林的某個物種;在瑞士、拉普蘭和安地斯山區,同樣都可以看到高山植物。一切似乎都以某種方式彼此相連,萬物似乎已融為一體。他走過24000哩路,幾乎等於繞了地球一圈,帶回60000件植物標本,涵蓋6000物種,其中將近2000種是新物種。這趟長達5年的旅程,改變他的生命與思維,讓他創造出許多科學發現的第一次,影響了達爾文、歌德、華茲華斯、柯立芝、梭羅、約翰.繆爾、瑞秋.卡森⋯⋯等人,形塑瞭如今我們看待自然世界的方式。

這是一位博物學家的自然朝聖之旅、一部精采動人的科學發現史詩。

安德烈雅・沃爾芙(Andrea Wulf),出生於印度,年幼時搬到德國,目前住在英國。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受訓成為設計歷史學家。她的《現代園藝的創造者》(Brother Gardeners),榮獲美國園藝學會2010年最佳圖書獎,以及2008年山謬.強森獎。2011年春天出版的《國父與園丁》(Founding Gardeners)則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安德烈雅的文章經常刊登於《衛報》、《金融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紐約時報》。她也常定期受邀上廣播與電視節目,如美國的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及英國的BBC。

D7

地球也是它們的!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世界並不為人類所獨享,對待動物我們不僅要有愛更應有責任。本書作為“主題與主張”書系的第一本,從哲學、文學、宗教、藝術、生物學、法律等角度討論和介紹了動物的情感、它們的痛苦、它們遭受的人類的殘忍待遇和人類如何利用、濫用或娛樂它們的相關事實,以及關心動物福利或動物權利的人都該知道的各種複雜議題及各方因應之道。本書的目的是要讓讀者瞭解地球上各種奇妙的動物之基本尊嚴,以及人類對他們所應負的責任,給世人發出一個信息,那就是:“給動物應得的尊重。”

湯姆•睿根:當今世界著名哲學家,動物權利運動公認的知識分子領袖;彼得•辛格:世界著名生命倫理學家,《動物解放》一書的作者;施韋澤: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20世紀唯一能與甘地相比的具有國際性道德影響的人物;索爾•貝婁:世界著名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庫切: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珍妮•古道爾;世界著名生態保護者;約翰•羅賓斯:世界著名的生態保護者。

D8

性、植物學與帝國 : 林奈與班克斯

尹哥評分:7.5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本書的內容核心在於現代植物學和分類的發展、植物學家們進行的異域探險和這些航行為大英帝國經濟擴張帶來的推動。聚焦於兩位頂尖博物學家,林奈和班克斯,作者在本書中詳細分析了他們如何利用自己與權力機構的關係,來實現博物學與國家之間的共同發展。二者既有相似的理想和抱負,如為自然建立秩序,用自然為人類服務,實現國家經濟自足等,也有著專屬於自己的發展博物學的方式。全書分為七章,按主題描述了林奈和班克斯之間的異同。

法拉,英國科學史家,供職於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本科攻讀物理專業,畢業於牛津大學。後轉向科學史專業,在倫敦帝國學院得到博士學位。法拉善長分析科學史中肖像畫等藝術品的作用,對啟蒙運動時期英格蘭的科學,以及婦女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刻的研究。主要作品有《無名的科學家:科學 中的偉大女性》(Scientists Anonymous: Great Stories of Women in Science)、《致命的吸引力:啟蒙運動時期的磁學奧秘》(Fatal Attraction: Magnetic Mysteries of the Enlightenment)、《科學:四千年的歷史》(Science: A Four Thousand Year History)等書。最新作品為《伊拉斯謨·達爾文:性、科學和機緣》(Erasmus Darwin: Sex, Science, and Serendipity)。

D9

花朵的秘密生命 : 一朵花的自然史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這是一本以花朵為主題的自然科普讀物。作者綜合植物學和科學史,以生動優美的詩意文字,描繪了花朵不為人知的生存與演化,並深入探討了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其清晰的邏輯和靈動的文筆,能夠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植 物,開啟花朵的探秘之旅。

沙曼·阿普特·蘿賽,美國知名自然寫作作家,曾獲“山與原圖書獎”,被贊為“將文字譜以音符”,著有《大地少年時》《殺了牛仔》《吹笛人之歌》等作品。

D10

羽毛 : 自然演化的奇蹟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羽毛是演化中的奇蹟,它涉及空氣動力學、絕熱、欺騙和引誘。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億年前,然而有關它的故事,卻尚未完整地呈現給讀者。本書中,生物學家托爾•漢森詳盡地蒐羅了自然史中關於羽毛的故事,在演化的歷史時空裡,羽毛被用來飛翔、保護、吸引和裝飾。在綜合了古生物學家、鳥類學家、生物學家、工程學家甚至藝術史家的研究成果後,作者給出了一個問題:羽毛是什麼?它們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意義?

工程師將羽毛視為目前發現的最有效率的隔熱材料,而且它們還是生物學上不斷爭論的根本所在。羽毛不僅讓貓頭鷹飛起來悄然無聲,而且能讓企鵝在冰面上保持乾燥。它們還被女王、弄臣和神職人員用來作為身上的裝飾,以及用在從憲法文書到小說的頁面裝飾。而書中要探究的就是這些美麗而吸引人的羽毛。

托爾·漢森是一位獨立保護生物學家,曾獲古根海姆獎(Guggenheim Fellow)和斯威策基金會環境獎(Switzer Environmental Fellow)。本科畢業於雷德蘭茲大學,經愛達荷大學和(哥斯達黎加)熱帶農業研究所聯合培養獲得博士學位。目前居住於美國聖胡安島。著有《無法理解的森林》(The Impenetrable Forest,2008)、《種子的勝利》(The Triumph of Seeds,2016)等書。

D11

天生建築家:

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中只有鳥類會築巢嗎?其實還有很多技術高超的天生建築家。

鳥巢專家鈴木守帶你走遍109種動物的家!鈴木守這次將視野拓展到鳥類以外的生物,從巨大鳥類到橫行水陸的鱷魚、擅長爬樹的浣熊,甚至深海里的微小生物,透過精緻細膩的圖畫、簡練的文字及獨特的築巢密技大公開,揭開109種動物巢穴的神秘面紗。此外,每個巢穴皆附上「建築師的履歷」說明,不僅幫助你認識動物,還能快速掌握牠們的特殊習性。

不論你身在何處,不妨抬頭看看、低頭瞧瞧,也許你會意外發現大自然的建築家所打造的神秘家園!

鈴木守,1952年生於東京。東京藝術大學工藝科肄業。為日本知名插畫家、繪本作家及世*鳥巢蒐集研究專家。曾榮獲日本紅鳥插畫獎、講談社出版文化賞繪本賞等多項肯定。

鈴木守是世*罕見的「鳥巢達人」。1986年,他遷居至伊豆半島婆娑羅山時,在山野中發現一些鳥巢,從此成為鳥巢迷,展開一場動人心絃、無怨無悔的鳥巢情緣。鈴木走遍世界各大洲,尋找、觀察、蒐集、研究各式各樣的鳥巢。

1998年起,鈴木守在日本各地舉辦多場備受矚目的鳥巢展覽會以及繪本原畫展,成為*知名的鳥巢研究家。同時並以細緻、寫實、科學又兼具視覺美感的繪圖風格,逐一畫出他所鍾愛的鳥巢、鳥兒和自然環境。已出版繪本創作有:《我的山居鳥日記》、《鳥巢大追蹤》等。

D12

大自然的獵人 : 博物學家威爾遜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當今美國生物學翹楚,堪稱20世紀最出色的生物學家和科學思想家之一。本書是他的自傳,講述了他的生平和科學上的成長曆程以及貢獻。作品簡潔明瞭,文筆優美。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1929年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他任教於佩萊格里諾大學(Unuversnty of Pellegrino),併為哈佛大學的昆蟲學研究員。

威爾遜是當今美國生物學翹楚。他於196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負德獎(Craford Prize)。1996年,威爾遜被《時代》雜誌評為對當代美國影響最大的25位美國人之一。

威爾遜擅長著述,曾以《論人性》(On Human Nature)和《螞蟻》(The Ant)兩度獲普利策獎。

D13

發現之旅 :

歷史上最偉大的十次自然探險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發現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視覺盛宴,蒐集了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裡數百幅珍貴藏品,收錄了歷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險故事,敘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險家、生物學家、藝術家在深入海洋深處挖掘深海秘密時的一幕幕冒險旅程。

本書以過去三百年間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學探索之旅為題,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藝術與圖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積了極其重要的標本收藏,產生了重要的科學新知。書中的許多博物館收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它們絕對值得讀者悉心鑑賞。過去一代代的科學家與歷史學家都曾深深地為這些故事與圖像著迷,並從中獲得了閱讀的樂趣。這本書的出版提醒我們,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自然藝術家在自然科學演替過程中的貢獻不容忽視。我們若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說每一次都是開啟視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險。最好是隨身攜帶這本書,在車上或飛機上隨意翻閱,說不定它會給您新的領悟與啟示。

林潔盈,臺灣大學動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物館學碩士。目前定居意大利,為獨立接案的自由工作者,從事翻譯與博物館規劃的工作,譯作包括《博物館行政》、《藝術經理行銷手冊》、《威尼斯》、《設計之都 米蘭——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美感天堂》等。

D14

樹的秘密生命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你知道樹會說話嗎?金合歡樹會彼此警告,提醒同伴在葉子裡散佈毒素,把啃食的長頸鹿趕走。你知道樹也怕嫁錯郎嗎?甜櫻桃會阻止同一朵花上的雄花粉和雌蕊相戀,只有陌生的雄花粉才能一探香閨,愛情也才能開花結果……

森林裡,時刻都有令人驚訝的事情在發生:樹木與樹木之間,不時地進行著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它們不僅滿懷愛意地養育著後代,同時也無私地照料著年老體弱或病痛纏身的鄰居夥伴。樹木具有感知能力,也擁有情感和記憶力。這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不是嗎?但這卻是真實的!

終日在綠色世界的護林人彼得·渥雷本,用優美恬靜的筆觸與自身的實際經驗,寫出三十六篇森林裡不可思議的精彩故事,細細詮釋樹木生命的華麗與蒼涼,字裡行間洋溢著發自樹木靈魂深處的寧靜與睿智。

彼得·渥雷本,1964年出生於德國,童年即立志成為自然資源的守護者。大學時他選擇攻讀林業經濟學,大學畢業後二十餘年,一直在林業管理局做公務員。為實現用生態平衡體系管理林區的理想,他辭去公職,在德國埃菲爾地區領導並管理著一片環保林區,致力於恢復這片森林的原始形態,並就森林和環保等主題發表演說,開設課程,著書立說。已出版《動物的精神生活》《森林——一場發現之旅》等十餘部作品。

D15

海洋中的愛與性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情色”,一半是“科學”。本書以擬人化的詼諧筆法和科學嚴謹的寫作,描寫了海洋中各種動物不可思議的性行為。比如,石斑魚會舉辦盛大的滿月性派對,藍頭魚每天要來150次閃電式性愛,美國龍蝦的尿液是強力春藥,銀漢魚喜歡上演五十度灰的戲碼,龐大的灰鯨會憋著氣在水下進行3P大戰……

在帶我們走近海洋動物鹹溼而狂野的生活的同時,瑪拉·哈爾特又引領我們認識到,過度捕撈、氣候變化和汙染都在影響海洋動物的繁殖,而海洋中的性反過來也會影響人類:關乎數十億人的食品安全、健康、經濟發展以及其他全球性問題。

瑪拉·J. 哈爾特,珊瑚礁生態學家,哈佛大學科學史學士、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海洋科學博士。曾任藍色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目前擔任非營利組織“魚類的未來”的研究帶頭人,致力於海洋環境保護與海洋生物保護事業。她長期研究漁業及氣候變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經常為《科學美國人》《美國瞭望》《潛水》等雜誌撰寫文章。目前定居科羅拉多州圓石市,享受如魚得水般的生活。

D16

鳥的感官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做一隻鳥是什麼感覺?在本書中,伯克黑德帶領你探索鳥類的各種感官。貓頭鷹如何在夜間飛行?火烈鳥如何感受到千里之遙的暴雨?鴴鷸連續遷徙上萬千米、雨燕在飛行時休息、幾維鳥嗅到泥土中的蚯蚓——援引幾十年來鳥類行為學、生理學、解剖學的研究成果,本書帶領我們深入鳥類的感官世界,探尋這些飛翔的(或者不會飛翔的)精靈的奧秘。

蒂姆·伯克黑德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動物行為學和科學史專業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研究生涯中,他曾前往世界各地去了解鳥類的生活。伯克黑德曾經為《獨立報》、《新科學家》和BBC《野生動物》雜誌撰寫文章。《鳥類的智慧》(The Wisdom of Bird)曾被英國鳥類學基金會和《英國鳥類》雜誌(British Birds)評為“年度最佳鳥類圖書”(2009年)。他最新出版的作品包括《鳥類的智慧:插圖鳥類學史》(Wisdom of Bird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rnithology,2008年)、與另外兩位作者合著的《一萬種鳥:達爾文以來的鳥類學》(Ten Thousand Birds: Ornithology since Darwin, 2011)以及《最完美的事物:鳥蛋內外》(Most Perfect Thing: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a Bird's Egg, 2016)等書。

D17

蘭的10個誘惑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這是10段蘭花與昆蟲間充滿愛恨交織的故事,也是10種讓人驚歎的植物演化奇蹟……

蘭花,在美麗的外表下,暗藏許多心機。被鎖定的昆蟲往往無法抗拒它們的魅力或性誘惑,一步步走入那精心設計的陷阱中……

呂長澤(步驟繪圖)

莊貴竣(撰文)

鄭杏倩(水彩圖)

D18

從相殘到相愛 :

兩性行為的自然演化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本書關於雌雄兩性的自然實驗;吸引與排斥的種種信號;非理性的力量;相聚的問題;如何贏得一個雌性的愛;沒有能力結婚的動物們;婚姻的形式。

維託斯·德呂舍爾(Vitus B Droscher)(1925—2010),當代最負盛名的動物行為學家,全球最受歡迎的動物題材科普作家,德國漢堡州人文科學院院士。大學時期,德呂舍爾專攻動物學和心理學,自1954年起開始從事動物學研究並發表專著。至今,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3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版,總髮行量超過千萬冊。

D19

哲學家與動物

尹哥評分:7.0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在作者看來,“動物”和“人”一樣,與其所處的環境共同努力、彼此作用、感受、瞭解,並且發號施令,予以執行,不但擁有一個“環境”,而且擁有一個“世界”。但動物同時又是個完全“與人相異”的個體,哲學家因此受困於動物的“奧秘”。最後,哲學家就只有藉著談論動物來談論人。我們有時甚至會用確定的語氣說:告訴我你有哪種動物,我就告訴你你是怎樣的人。從某個角度看,這種說法並不完全錯誤:動物對於人而言是一面鏡子,讓人能夠更清楚地看到,他作為人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人和動物的關係是永恆的論題。人具動物屬性,又與動物有別。從最初的獵食與被獵,奉動物為神明,到後來征服自然,將動物視作器物工具,漫長的文明歷程中,動物作為參照物,就像一面鏡子,映出人類的自私、虛偽和殘忍,博愛、真摯與良善。

古希臘人講“認識你自己”,如何認識自己呢?藉助同類,談論動物,都不失為好的途徑。哲學家的言論或許深刻,或許淺薄,但無疑都是針對這一目標的不懈嘗試。詩人有“借物詠懷”的說法,哲學家則“借動物求知”。那麼讀者諸君,你的“動物觀”有沒有形成呢?閱讀此書,相信必能獲取新知,找到答案了。

羅伯特·馬吉歐里(Robert Maggiori),法國楓丹白露庫普蘭高中的哲學老師,也是《解放報》的記者。主要著作有《論相處》《每日哲語》,以及共同主編的《談哲說理》。

D20

植物名字的故事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植物名字的故事》是一本難得一見的植物書。新銳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劉夙,以輕鬆幽默的方式鉤沉鮮為人知的有關植物名字的故事,用清新雅緻的文筆講述植物的人文背景,以及植物名字中隱含的各種趣味知識,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鬱郁芊芊、平易近人的植物世界。

《植物名字的故事》簡潔清爽的裝幀設計,優美凝練的文字表達,真切動人的背景故事,在陶冶科學素養的同時,想必也能激發您的人文情懷。

劉夙,國內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新銳作家之一,具有理工科和人文背景相融合的獨特優勢,文理兼通。1982年7月生於山西太原。2004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繫統與進化植物學研究中心;現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業餘從事科學傳播活動和科普創作,為“自然之友”植物組指導老師,互動百科“多識”小組嚮導,曾在《新京報》《新知客》《牛頓科學世界》等報刊發表科普文章數十篇。參與編著《基因的故事:解讀生命的密碼》《燕園草木》《教你認識北京的植物》等書,作品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

D21

形塑人類文明的80種植物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全球植物迷最想收藏的經典!與英國皇家植物園合作,205幅館藏植物手繪圖曝光。從食用、醫療、經濟、科技、地景到神話崇敬,80種改變世界的特種植物,娓娓解讀數千年的植物演化與文明史。

海倫與威廉.拜能(Helen & William Bynum),畢生對植物和園藝充滿興趣,在英國薩福克闢建了一座兩英畝的花園。

海倫.拜能先後在倫敦大學學院及衛爾康研究院研讀醫學史,之後在利物浦大學擔任醫學史講師,目前是自由接案的講師、編輯和作家。

她的著作包括《吐血:肺結核史》、與威廉.拜能共同主編的《醫學傳記字典》與《醫學的偉大發現》,以及與他人共同主編的《疾病傳》叢書。

D22

野生大熊貓科學奧秘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大熊貓不僅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幟,更重要的是適應性演化研究的理想模型。《野生大熊貓科學探秘》是一本介紹野生大熊貓科學問題的科普圖書。作者從事野生大熊貓保護生物學研究三十餘年,通過在野外拍攝到的大量圖片和簡潔的文字,講述了野生大熊貓鮮為人知的科學故事。

魏輔文,中國科學院院士,保護生物學家。現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從事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研究,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副主任。他從20世紀80年代起,始終堅持在位於秦嶺、邛崍、岷山、涼山和相嶺山系的科研一線,不斷將新的技術手段充實到野生大熊貓保護生物學研究工作中去,使大熊貓這一古老物種的諸多科學之謎得以一一破解。

D23

非洲:零距離感受未知的世界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非洲:零距離感受未知的世界》是BBC紀錄片《非洲》的同名圖書,由“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及屢獲獎項的BBC自然歷史部聯手推出,帶你領略從未被鏡頭捕捉到的震撼人心的非洲景觀。在這本精彩紛呈、不容錯過的圖書中,著名的自然史作家、曾任BBC自然歷史頻道製片人的邁克爾·布賴特(Michael Bright)將為你展示非洲五大特色地區不為人知的一面。

這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旅程,《非洲:零距離感受未知的世界》將帶你踏上這片廣袤的土地,感受其壯麗輝煌及出人意料的自然百態。先進的攝影技術將捕捉到前所未見的野生動物行為、令人著迷的新生物種以及神奇的地質景觀,你在此前對非洲的認知可能會被動搖甚至被顛覆。

讓我們一起見證鷹捕捉飛行中的巨型蝙蝠、蜥蜴在獅子背上追蹤獵物以及長頸鹿互相搏鬥的奇妙場景,共同窺探世界上最罕見的魚類及首次踏上非洲企鵝的庇護之島,歎賞保護蝴蝶遷飛的高速公路和在黑暗中發光的叢林地面吧!

邁克爾·布賴特(Michael Bright)是BBC自然歷史部的前執行製片人,同時也身兼BBC其他部門的執行製片人一職。他是一位知名作家,著有100多部關於自然歷史、自然科學、資源保護和環境方面的書籍。

大衛·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的媒體生涯已經跨越了60載,他對自然歷史方面的報道和拍攝的大量影片讓他獲得了國際認可,其代表作有《生命的進化》(Life on Earth)(1979年)和《冰凍星球》(Frozen Planet)(2011年)。大衛曾是BBC 2的fuzeren ,也是皇家學會的一員。他獲得過眾多專業獎項、榮譽和表彰,其中包括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和功績勳章,並於1985年被加封為爵士。

D24

動物武器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動物武器》是一本集軍事、歷史、演化、博物學及營養學等內容於一體的科普書,內容之廣博,用語之精煉,案例之豐富,令人手不釋卷!書中還囊括了70多幅手繪插圖,形象生動,妙趣橫生!

《動物武器》一書回答了我們關於動物與人類武器的諸多疑問,比如明為同一類物種,為什麼有些配備有武器,有些卻手無寸鐵?人類武器的迭代與動物武器的演化有哪些共通之處?動物武器演化的根本動力是什麼?為了說明這些問題,作者在書中用犰狳的甲類比冷兵器時代的盔甲再到現代的防彈衣,用獸類的尖牙利齒類比狩獵的梭鏢再到戰列艦上的巨炮,向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武器演化中那些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的生動故事。

[美]道格拉斯·埃姆倫,演化生物學家,從事動物武器相關研究20餘年。蒙大拿大學教授,曾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獲“美國青年科學家與工程師總統獎”和“愛德華•威爾遜博物學家獎”。

D25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 植物看得見你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本書帶領我們進入不同種類的植物生活,吸引我們將其與人類的感覺相對比,結果發現我們與向日葵、橡樹之間的共同點遠遠比我們以為的多得多。

丹尼爾•查莫維茨,成長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並在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獲得遺傳學的哲學博士,現任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植物生物科學中心主任。他對植物和果蠅的研究成果曾發表在頂級科學期刊上,《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他多年研究成果。

D26

3小時讀通植物學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植物學並不是一門枯燥的學問,從農業經濟學「利用」的角度切入,首先了解植物生存的機制,進而利用這些機制,轉而控制植物的生長,研究植物栽培的技術,呈現最新植物工廠科技。

植物學入門的第一本書,帶你走入植物奇妙的世界!

田中修,1947年生於日本京都。畢業於京都大學農學部,修完同大學研究所之博士課程。曾於美國史密森尼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於甲南大學理工學部教授。為農學博士。在NHK廣播節目「暑假兒童科學電話問答」擔任解答老師。日文著作有:《種子的不可思議》、《花的不可思議100》、《不可思議的葉子》(Science I 新書),還有《植物真奇妙 七大不可思議篇》、《植物真奇妙》、《都會的花與樹》、《雜草的故事》、《神奇的植物學》(中公新書);《捨命求子的植物》(中公文庫);《植物是人類最佳的夥伴》(PHP新書);《植物驚人的生存方式》(幻冬舍新書);《一果實一故事》(講談社現代新書)等書。

D27

非凡物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本書由英國BBC廣播電臺團隊,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共同製作。由BBC自然歷史製作小組長年編制節目的精準眼光,佐以自然歷史博物館豐厚的館藏,將25個影響人們最深遠的物種,以最生動、易懂的方式呈現,講述最深刻的人與自然故事。

佈列特.衛斯伍德,獲獎無數的資深製作人、電臺主持人和博物學家,BBC電視臺紀錄片《春日觀察》(Springwatch)和《秋日觀察》(Autumnwatch)的顧問。2014年監製的《一日一鳥鳴(Tweet of the Day)》(暫譯)系列榮獲最佳廣播節目。

D28

植物Q&A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這是一本與生活最有關係的植物知識問答,內容涵蓋植物型態、植物私生活的解析,對蔬果、盆栽的常見問題,以及有關的植物界之最,有生動有趣的說明,是大小讀者都能輕鬆閱讀的植物常識集。

鄭元春,1951年生。臺灣大學植物研究所畢業,臺灣博物館副研究員、植物學組組長,小區大學兼任教師,曾與國科會科資中心合建植物數據庫,為 “Newton Kid”網站建立植物數據庫。 著作《臺灣的常見野花》《臺灣的海濱植物》曾獲金鼎獎最佳圖書,另有重要著作《常見藥草圖說》《神奇的多用途植物圖鑑》等。

D29

自然的記憶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作為世界知名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及研究機構,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收藏了超過3200萬件標本和文物。本書集中呈現了該博物館中極具魅力、極具標誌性、大眾熟知的100件重要展品,每件展品均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親自挑選推薦。

這些展品涉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各大重要展區,包括地球和行星科學,人類起源和文化,化石,生物多樣性和環境,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以及羅斯中心等。這100件珍貴展品包括1894年在格陵蘭島發現的約克角隕石,1878年由西北海岸印第安人利用大型雪松樹幹製作的獨木舟,1925年在南喬治亞島附近發現的29米藍鯨的玻璃纖維複製標本,以及美國本土發現的第一具完整的乳齒象(沃倫乳齒象)骨架化石。每一件展品均有精美圖片,並配有起源和年代等基本信息以及科學意義和歷史意義的說明。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1869年建館,世界知名科學、教育和文化機構。館內共有45個常設展品陳列廳,包括化石廳、西奧多·羅斯福紀念館、羅斯中心等,擁有超過3200萬件標本和文物。

D30

醉酒的植物學家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這本書是一篇在植物學與酒的婚禮之上朗誦的充滿激情的祝酒詞——清酒始於米粒,蘇格蘭威士忌源於大麥,特基拉來自龍舌蘭,朗姆酒釀自甘蔗,而波本酒出自玉米。你已經渴了嗎?

在《醉酒的植物學家》這本書中,艾米·斯圖爾特考察了許多能讓人暈眩的花草、樹木、果實和真菌,幾千年來,人類用他們的才智和激情,不顧一切地把這些植物轉化成酒精。

在所有被髮酵和蒸餾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中,有些是危險的,有些極為古怪,還有一種和恐龍一樣古老——但是每一種植物都為全球的飲酒傳統和人類歷史做出了獨特的文化貢獻。

這部融生物學、化學、歷史、詞源和調酒術於一體的迷人著作——其中還有50多種調酒配方和可供園藝愛好者參考的種植訣竅——會讓你在任何一場雞尾酒宴會上都成為最受歡迎的嘉賓。

艾米•斯圖爾特是獲獎書作家,她寫了六本關於危險與樂趣並存的自然界的書,其中有三本書是《紐約時報》的最佳銷售作品,它們分別是:《邪惡的蟲子》(Wicked Bugs)、《邪惡的植物》(Wicked Plants)和《鮮花帝國》(Flower Confidential)。她是著名的博客“Garden Rant”的創始人之一,《優雅園藝》(Fine Gardening)雜誌的特約編輯。艾米和她的丈夫現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尤里卡,並開了一家叫“Eureka Books”的古書店。

D31

生物的“性”世界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本書作者不討論人類性事,而是介紹各種有趣的生物“性”知識。作者也介紹了主導人的性別的性染色體X和Y、荷爾蒙與大腦的關係,以及:基因是否可以決定人的性取向?同性戀是否是基因所致?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為臺大醫院醫師,現為開業醫師、OneGene Biotech Inc.研發顧問。著有“生命三部曲”系列。其中,《認識DNA》一書介紹DNA;《細胞種子》介紹幹細胞;本書則以性為主軸,兼及簡介達爾文如何用開闊的心胸看待這個世界,也是這一系列的終曲。作者期待通過這三部著作,讓喜愛科學的讀者能從書中得到一些閱讀的樂趣,同時體驗到文明浪潮撲身而來的震撼;更期盼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聽到“是什麼”“所以如何如何”的時候,要追究“為什麼”。

相關著作:

《細胞種子: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修訂版)

《認識DNA:基因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全新增修版)

D32

花,如何改變世界?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作為傳粉生態學家,作者在花朵的植物學、傳粉動物學、生技研究、全球花卉經濟學、園藝學中看到花存在的意義,而人類又在烹飪、攝影、繪畫、芳療、香水等領域與花有著多層次的文化交織。作者梳理植物學和各種主題的文化史,不僅看見了社會愛花風潮的演變,還深入探索花、人類和大自然共存共生的關係。作者不只探究人類在情感上、文化上為何對花朵產生需求,更呈現了花朵作為自然和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並進一步展現對人類境況的深思。

史蒂芬‧巴克曼(Stephen Buchmann),傳粉生態學家,現為亞利桑那大學昆蟲系與生態演化生物系合聘教授。他是倫敦林奈學會會員,作品《被遺忘的傳粉者》。

D33

繽紛的生命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本書作者帶領我們從洪荒一路走來,攀上熱帶雨林的濃密樹冠,潛入神秘深邃的海底世界,看螞蟻、蝴蝶、飛鳥、浮游生物等紛紛登場,上演一部輝煌偉大、異彩紛呈的地球生命演進史詩。從基因到物種再到生態系統,威爾遜以生物學家的博學多識、孩童般對自然之美的熱情追逐,以及優美典雅的文字,勾勒出地球生命變遷的脈絡,細緻描繪了地球生命圖景中教人屏息的絢麗景觀。

愛德華·威爾遜( Edward O. Wilson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生物社會學”之父,“生物多樣性”概念提出者。目前是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昆蟲館的名譽館長兼榮譽研究教授。

D34

鳥的天賦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鳥類,是思維最縝密的思想家,擁有天生的機靈、風趣與幽默,有時貪婪、脾氣暴躁、爭強好勝,有時卻又知足常樂。作者帶領我們觀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鳥類的智慧行為,同時穿插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

當自然界四季更替時,鳥類也不得不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移。在本書中,作者紀錄自己追蹤鳥類的一年生活,從春季的聰明破殼而出,到冬季蛻變成熟有智慧,同時探索了嗷嗷待哺時、剛學會飛翔時、以及少年時期的鳥類行為。鳥類從成年到性成熟、再轉變老的過程中,牠們學會呼朋引伴、唱歌、哺育後代、製造和使用工具,同時,牠們擁有天生非凡的記憶力,能精確辨識...

珍妮弗.艾克曼(Jennifer Ackerman)撰寫有關科學、自然和人類生物學方面的文章已經有近三十年的歷史。她經常為美國《科學人》、《國家地理雜誌》和《紐約時報》等刊物撰稿,並曾經榮獲「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所頒發的非小說類文學獎、邦汀(Bunting)研究院以及艾爾弗•斯隆基金(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的獎助金。

D35

地表最強水熊蟲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第一本專門研究熊蟲、飼養熊蟲的科普書。揭開熊蟲的神秘面紗,以最幽默的方式,帶你爬梳悠悠哉哉而神秘驚奇的熊蟲生活史。

日本熊蟲研究專家‧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學博物館研究員:鈴木忠。

D36

動物的內心生活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你知道公雞會對母雞撒謊,只為一親芳澤嗎?

你知道小馬遭到喝斥以後,在老馬面前會覺得丟臉嗎?

你知道羊媽媽為了讓小羊獨立,會故意把奶變苦嗎?

這些情感和行為是真實的嗎?還是這一切不過是動物愛好者的情感投射?國際暢銷作家渥雷本融合自身的實際經驗和最新的科學研究,用可愛睿智的筆觸描繪出森林與田野間時時上演的驚奇橋段,帶領我們細細傾聽動物的內心世界,感受牠們和人類一樣,懂得愛、有七情六慾,更懂得享受生活。

Peter Wohlleben,1964年生於德國波恩,在市中心度過童年,從小就對大自然心生嚮往,六歲便立志成為大自然的守護者。內卡河邊羅騰堡(Rottenburg am Neckar)應用科技大學林業經濟系畢業之後,展開在萊茵─法爾茲(Rheinland-Pfalz)邦森林管理局長達二十年的公務員生涯,之後調任到夢想中的工作轄區:埃佛區(Eifel)胡默爾鎮(Hümmel)旁的原始森林區。

D37

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

37本动植物经典图书,带你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透過 25 個精采篇章,及一百多幅首度披露的圖片與手稿,現任園長及科學記者將帶領讀者從植物園出發,逐篇瞭解植物是如何深深地改變我們的歷史,並影響未來。

卡西‧威里斯Kathy Willis,現任英國皇家植物園主任,牛津大學生態學教授與墨頓學院研究員。曾獲得多個獎項,在生態學和生物多樣性方面已有二十五年以上的教學及研究經驗。

卡羅琳‧弗萊Carolyn Fry,英國皇家地理學會雜誌(Geographical magazine)前主編,周遊列國找尋精彩故事。現為科普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見於新科學人、衛報、電信報等。他寫了七本大受歡迎的書,其中包括知名的《植物獵人》(Plant Hunters)。

如果您覺得這份書單有價值,請給我們一些打賞,我們會把這部分錢全部捐贈給“華基金”和“光基金”,我會自費請小夥伴吃頓好的。也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深圳哪家館子更文藝?

藝?

華基金(掃描二維碼獻愛心)

深圳市廣電公益基金會旗下專項基金,用於救助重症地中海貧血及其他罕見病患者,開展罕見病診斷、預防相關的公益和科普活動。

光基金(掃描二維碼獻愛心)

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旗下專項公益基金。由華大基因7位女高管自發捐款成立,以期救助遺傳性眼病患者,已聯手瀋陽何氏眼科等多家醫院開展精準防盲公益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