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的三季報是否有黑天鵝?

中國平安的三季報是否有黑天鵝?

創意配圖:中國平安保險

週末A股股王貴州茅臺發佈的三季報顯示單季增長2.7%,結果今天股王墜地,全天封死跌停,當然,這顯然與市場此前對茅臺過高的預期,還有茅臺自己不算低的估值有關,同時也與茅臺去年同期的三季度單季利潤數據異常偏高有關(茅臺在去年三季度有意增加了銷量導致基數偏高)。

茅臺的三報報發佈後,A股市場為萬眾矚目的應該非中國平安的三季報莫屬了。那麼我們怎麼看中國平安三季報呢?

下面以個人的視角簡評如下:

一、中國平安前三季度淨利潤穩健增長,基本符合預期

今年平安的情況有點特殊,利潤有了三個口徑,比往年多一個口徑,如果不搞清這個道道,很可能導致看報表的投資者出現誤讀。這三個口徑的利潤分別以下:

一是營運利潤:專業性比較強、與當期實際經營情況貼合度高,反映真實經營情況。

二是同比口徑財務報表會計利潤:與其它行業上市公司一樣,但沒有考慮保險行業成本先行支出,利潤延後體現的行業特點,並且這個指標受外部環境如二級市場牛市還是熊市影響相對比較大一些,所以這個指標的可觀測性相對要差一點,但仍然可以適當關注。

三是財務報表會計利潤:由於中國平安從2018年開始在行業內獨家率先實施9號會計準則,而這個指標沒有考慮新老口徑的統一,因此相比上面的同比口徑財務報表會計利潤的可比性更差,可觀測性更弱。

總體上看,投資者可重點看營運利潤,其次可看同比口徑財務報表會計利潤,最後才輪得到不具有可比性的財務報表會計利潤(這個問題將從2019年開始不再存在,因為到那時這個指標將是同比口徑了)。

搞清了這些道道,現在我們再來看中國平安的三季度利潤表現:

先看1-3季度累計利潤看,營運利潤同比增長19.5%,會計報表利潤同比增長19.7%,原口徑報表利潤增長35.1%,一個比一個出色,總體上表現不錯,特別是在A股H股大熊市的環境下就更加顯得不容易了。

但是,投資者不會只看累計數據,特別是有了茅臺的前車之鑑後,自然還要看單季增長。

根據以上三個口徑的情況,可以發現,最沒有可比性的三季度單季會計報表利潤表現最差,同比-7.02%;而最能反映並貼近當期經營情況的三季度單季運營利潤同比增長11.73%,顯然比上半年的23.3%明顯下滑,但兩位數的增長還是足以對得起當年的估值。表現最好的是三季度單季的同比口徑報表利潤,這個口徑的可比性三個口徑中居中,其同比增長18.78%,

從以上情況看,前三季度中國平安的累計增長可以用穩健來評價,而三季度單季,無論是同比口徑,還是運營利潤,在二級市場大熊市的環境下,表現均還是可圈可點。唯一的不足是不具可比性的非同比口徑的財務報表會計利潤出現了-7.02%的下滑,雖然這個指標由於口徑不同比,用於評價意義不大,但還是留下了稍許遺憾(到明年中國平安就將不再存在非同比口徑利潤這個問題了)。

二、新業務價值單季恢復雙位數增長,表現稍超預期

134號文件實施後,全市場聞之色變。事實上從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的業績發展情況,新業務價值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這是近幾年來罕見了,也導致市場對保險行業出現悲觀情緒,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也大起大落,劇烈波動。

不過,優秀企業總是如此地精彩。前三季度中國平安新業務價值率42.1%,同比去年同期的37.8%大幅提升了4.3個百分點,推動1-9月中國平安新業務價值實現554.25億元,同比(536.94)增長3.2%,在行業內率先擺脫134號文件的衝擊,恢復正增長。

更為可喜的是,儘管134號文件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實施,三季度仍然受到134號文件影響,但三季度單季,中國平安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0.9%,實現雙位數增長,表現出色,領跑行業,一掃行業年初以來的頹廢之氣。由此,預計在四季度在完全是同一口徑、同一政策環境下,中國平安四季度單季的新業務價值增幅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這一點值得投資者關注並期待。

三是財險利潤不如預期,財險綜合成本率及營收增長表現優秀

前三季度,中國平安財險綜合成本率96%,相比去年同期的96.1%繼續下降了0.1個百分點;1—9月平安財險保費收入1181億,同比增長15%,這兩個項目均表現優秀。

不過,由於業務手續費等開支超出規定上限,導致平安財險所得稅大大超出正常水平,影響到財險業務利潤僅實現80.81億,同比-22%,明顯拖了集團利潤的後腿。好在這個問題到明年就將至少不會拖後腳,並且還有希望得到顯著改善。

四是銀行業務改善明顯,但仍存隱憂

一方面,平安銀行零售業務轉型持續深入推進,管理零售客戶資產較年初增長20.8%,個人存款及貸款餘額較年初分別增長23.4%、27.4%,進步明顯。

另一方面,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及關注貸款佔比較年初分別下降0.02、0.63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佔比較年初下降0.43個百分點;不良貸款偏離度119%,較年初下降24個百分點。

但是,如果進一步細分,我們在認識到平安銀行進步的同時,也會發現一些不足和薄弱環節。平安銀行三季度末(不良+關注)撥備覆蓋率59.7%,雖然比半年報的58%提升了1.7個百分點,但仍然比較低,行業先進銀行這個指標在100%以上;逾期貸款撥備覆蓋率98.2%,比半年報的95.9%提升了2.3個百分點。不過,值得肯定的是,以上兩個指標與去年末相比進步顯著,其中:(不良+關注)撥備覆蓋率比去年末的47.6%提升了12.1個百分點;逾期貸款撥備覆蓋率比去年末的74.6%提升了23.6個百分點。

五是資管業務增減互現。

一方面,受金融去槓桿大政策大環境的影響,信託利潤和證券業務利潤同比分別為-24%、-20.2%,明顯下滑,雖然表現不好,但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其它資管業務表現不錯,同比增長62.7%,增量利潤32億多,完全彌補了信託和證券業務的拖累,並促進平安資管業務利潤整體增長21%。

六是互聯網、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業務表現出色

平安集團互聯網用戶量超過5億,達到5.13億戶,同比增長19.4%,繼續快速增長。前三季度集團新增客戶中34.8%來自集團五大生態圈的互聯網用戶,綜合金融集團內部各業務板塊的協同營銷效果明顯。

在利潤方面,前三季度累計實現運營利潤54.03億,同比增長700%,貢獻47.2億增量利潤,為平安的三季報做出了正向貢獻。

七是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經營穩健。

平安壽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21.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27.8%(與半年報基本持平),均大大高於監管要求的50%和100%。

平安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96.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19.0%(比半年報進一步提升了3個百分點),也大大高於上述監管標準。

八是代理人渠道壓力尤存,但代理人隊伍規模繼續擴張。

前三季度平安代理人首年規模保費7984元,同比-17.7%,顯示出134號文件實施後對代理人渠道的衝擊和影響。與此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平安繼續保持代理人渠道擴張的態勢,期末代理人達到143尤人,比年初增長3.2%。

九是投資收益受熊市衝擊有短期影響,增長質量明顯行業領先

前三個季度,受基金等權益資產分紅收入下降影響,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淨投資收入率4.7%,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0%,不太樂觀。不過,如果追溯調整按原會計準則口徑計算,年化淨投資收益率4.7%,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9%,在大熊市的環境下還算基本符合要求。

比較遺憾的是平安的三季度沒發佈內含價值、剩餘邊際等核心數據,這個可能大家只能有待到年報時再看。

三季報已發佈,目前市場處於熊市第三階段的強勢股補跌階股,平安今天也是一根大跌的長陰線,接下來股價要如何表現?一切都只能交給市場,畢竟現在處於熊市。

這是一個最差的時代,因為這是熊市,熊市是難熬的,熊市對平安這種上市公司還是有不小的不利影響的。

這是一個最好時代,因為這是熊市,在熊市號稱槓桿經營的中國平安的表現尚能如此穩健,一旦未來市場走出了熊市,其前景大家可以自己去想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