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別了!金庸大俠!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據新華社消息,金庸身邊工作人員確認,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去世,享年94歲。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1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下,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十餘年間寫下15部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聯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資料圖:金庸作品。唐鴨鴨 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

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瞭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上世紀80年代初,廣州一家雜誌開始連載《射鵰英雄傳》,金庸的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內地。時至今日,即便你始終不曾看過他的原著,但其作品在兩岸三地不斷被改編成的影視劇,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長的一個標誌。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翁美玲 1983《射鵰英雄傳》飾黃蓉。來源:金鷹網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李若彤 1995《神鵰俠侶》飾小龍女;1997《天龍八部》飾王語嫣。來源:金鷹網

雖然作家王朔曾批評金庸小說是現代社會四大俗之一(還包括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覺得這是一個壞的批評,他說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歡它。

確實如此,金庸的武俠小說受到了社會各階層讀者的歡迎,他曾獲得了兩岸三地最高領導人的接見,也被普通的男女老少所喜愛。

1972年,《鹿鼎記》連載結束,金庸宣佈封筆時,不少讀者為之遺憾。


2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

海寧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進入近現代,査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査濟民,教育家査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而金庸族譜旁系姻親關係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

蔣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蔣百里的女兒蔣英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的妻子)

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

在書香環境的薰陶下,金庸度過了安逸的童年時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3歲的金庸隨學校南下,開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沒有在戰亂的顛簸流離中頹喪。

15歲的時候,金庸和兩位同學一起合作,編了一本《獻給投考初中者》,根據招考的題目,做些模範答案給學生看,大概相當於今天《五年模擬三年高考》這類的參考書。這個書做得很成功,讓他們賺了很多的錢。

有人說,金庸是最會賺錢的文人俠客,這一點,金庸在中學時候就已頗顯鋒芒。而看起來溫和寬厚的金庸,年少時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

在上學時,因不滿學校的某些行為,他寫文諷刺過訓導主任,也在大學時與訓導長爭辯過,結果便是遭遇了兩次被學校開除的命運。最慘的是第二次被開除後,因為沒有錢,他衣食都沒了著落。金庸向一位蔣姓表哥求助,才解決了生計問題。

求學期間的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成為一個外交官。但因歷史原因,他還是跟外交官的夢想擦肩而過。後來,金庸在另一所學校念起了國際法,而這段法學知識背景以及他後來的經歷與聲望,為他謀得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1985年他被聘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3

作為武俠小說大家,這個身份或許是他享譽最盛的。而另一個在金庸一生中不可磨滅的標籤,便是報人,一個傑出的報人。

1947年,他進入上海《大公報》,從三千名投考者脫穎而出。第二年,《大公報》香港版創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歲。當時的香港與上海相比,並不發達,但金庸說,“我一生很喜歡冒險,過一點新奇的生活。”

作家李敖曾在節目中批評金庸武俠小說“那寫得什麼玩意”,他說俠義部分金庸自己沒一樣做得到,“不講真話、不做真事”。不過,作為報人金庸,他似乎並不是李敖所說的那般。

他的社評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俠小說,幾乎也是以日更的節奏推進,數十年間無間斷。

在這般工作狀態下,還有個頗有趣的故事。當年《天龍八部》在《明報》連載時,金庸曾數次離港外遊。小說連載不能斷,他便請好友倪匡代筆。在小說第89回中,阿紫的雙眼被丁春秋戳瞎,這個情節其實是倪匡寫的。後來,金庸則以換眼治療手段讓阿紫復明了。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電視劇《天龍八部》劇照


一手寫武俠,一手寫社評,奠定此生基業,30年時間,金庸將《明報》塑造成香港極具影響力的報紙。

而這份報紙開辦之初,只有六千份的發行量。在困難的時候,所有職員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說,“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來。”


4

金庸一生經歷極其豐富,獲頒榮銜甚多,他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是一代傑出報人、是學者、是華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等,見證了上世紀中國無數重大歷史事件。

1972年,金庸封筆;1989年,《明報》創刊三十週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長職務;90年代,金庸將《明報》集團賣給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辭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職務……

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兒女情長今猶在

江湖俠骨已無多

再見,金庸;再見,江湖。


金庸筆下的福建武林高手


說起金庸小說和福建的關係,真可以用頗有淵源來形容,不管是人物、地方,還是風俗、文化,都有大量涉及。

在金庸的15部小說裡,和福建關係最密切的,當屬《笑傲江湖》。這本書中有許多故事都發生在福建。開篇描寫的“福威鏢局”,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府西門大街”,由林遠圖一手創立。此人原是莆田南少林寺紅葉禪師的弟子,法號渡元,在《笑傲江湖》中並沒有正面出場,卻是個關鍵人物。他在機緣巧合下看了《葵花寶典》,並把記得的內容寫在了隨身的袈裟上。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藏在眾多武林秘籍後面的暢銷書——《辟邪劍譜》


幾個月後,林遠圖還俗,歷經數年時間,修煉成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從此名震江湖。他臨死前,把記錄著《葵花寶典》殘篇,也就是“辟邪劍譜”的袈裟,藏在了福州向陽巷的林家老宅裡,從而引發了後來江湖上的一場腥風血雨。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影視劇裡的林平之


林遠圖的曾孫林平之,是金庸小說裡數一數二的美男子。林平之是金庸小說裡數一數二的美男子。土生土長的福州人林平之,後來勾走了令狐沖心愛小師妹嶽靈珊的心。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在《笑傲江湖》第八回《面壁》中,嶽靈珊還唱起了林平之教給她的福建山歌,聽得令狐沖心思如潮。起初聽她發音古怪,只聞其音,不辨其義,心想:“小師妹幾時學了這首新歌,好聽得很啊,下次上崖來請她從頭唱一遍。”突然之間,胸口忽如受了鐵錘的重重一擊,猛地省悟:“這是福建山歌,是林師弟教她的!”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影視劇裡的林平之


除了山歌,金庸在《笑傲江湖》裡還曾側面評價過福建方言:“鄭萼聰明伶俐,能說會道,來到福建沒多日,天下最難講的福建話居然已給她學會了幾百句。”

《笑傲江湖》中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寫到河北滄州遊擊吳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參將,在上任途中欺壓百姓,被令狐沖教訓了一頓。後來令狐沖還假扮成吳天德,暗中幫助恆山派弟子。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影視劇中的吳天德


除了《笑傲江湖》,金庸小說裡還有許多來自福建的高手。《天龍八部》裡的劍神卓不凡,是福建建陽“一字慧劍門”的傳人,出現在第三十八回《糊塗醉,情長計短》:

卓不凡哈哈一笑,說道:“這位姑娘當真好眼力,居然說得出老朽的門派和劍招名稱。難得,難得。”眾人都想:“從來沒聽說福建有個‘一字慧劍門’,這老兒劍術如此厲害,他這門派該當威震江湖才是,怎地竟是默默無聞?”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天龍八部》裡的劍神卓不凡,金庸寫其容貌為“面目清秀,長鬚飄飄”

 

此外,《書劍恩仇錄》裡莆田南少林寺的天虹、天境禪師,以及《書劍恩仇錄》和《雪山飛狐》裡均有出場的閩籍大俠、紅花會三當家趙半山,相信金庸迷們都不會陌生。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福建人


在金庸小說裡,還有不少大俠來自現實生活,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鹿鼎記》裡的天地會總舵主陳永華,在書中,他的另一個名字--陳近南被叫得更響,江湖上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影視劇中的陳近南與他的徒弟韋小寶

馮錫範在《鹿鼎記》中是頭號大反派。書中描寫他來自福建,是崑崙派高手,人稱“一劍無血”。他隨鄭克塽降清,最後被韋小寶偷樑換柱為茅十八替死,身首異處。歷史上的馮錫範是漳州龍溪縣(今龍海市)人,他後來確實領著鄭克塽內渡,歸順了清朝,算是因勢應變,並沒有書裡描寫的那麼心狠手辣、陰險至極。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影視劇中的馮錫範

另一位出現在《鹿鼎記》中的福建人施琅,來自泉州晉江,雖然是名大將軍,卻因為“背鄭降清”,留下許多爭議。金庸在《鹿鼎記》中記述了施琅收復臺灣的事蹟,還多次借韋小寶的口調侃他,如第四十六回:

韋小寶搖頭道:“那倒不然。施大人本來是臺灣國姓爺部下的大將,回過頭來打死臺灣的兵將,死了的冤鬼自然心中不服。這可跟別的將軍不同。”


於中華民族而言,施琅力排棄臺之議,保全此一大片土地於中國版圖,功勞可說極大。存在爭議的人物,還有明末降清的洪承疇。他是泉州南安英都人,明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後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大學士。對於清朝,洪承疇獻計甚多,功勞極大,但其行為在當時多為漢人所不齒。金庸在《碧血劍》第十三回裡寫到了皇太極對洪承疇的評價:“本事是有的,可是骨氣就說不上了。”

不管怎樣,歷史不能用簡單的是非對錯來評價。撇開這些不談,在金庸小說裡,還有兩位老當益壯的高手,不得不提。一位是《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太師父,武當派開山鼻祖張三丰。早前有學者考證,歷史上的張三丰祖籍可能為福建邵武。在《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創立的太極招式源自《九陽真經》。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影視劇中的張三丰

另一位,則是自創與《九陽真經》相對的《九陰真經》的道學高人黃裳。歷史上的黃裳,是福建延平(今南平)人,他博覽道學書籍,對延年養生之術頗有研究。在《射鵰英雄傳》中,黃裳原本是大內文官,卻在校對道學書籍時悟出武功道理,無師自通,成為一代高手。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影視劇中的黃裳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應該算是《倚天屠龍記》裡最熱鬧的一回,江湖上叫得上名頭的高手幾乎都來了,最終卻成就了一個無名小卒張無忌。而這場衝突的矛頭,指向的正是稀奇古怪的明教。

《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是元末紅巾軍起義的發起者和組織者,金庸把韓山童、彭瑩玉、郭子興、陳友諒、朱元璋這些真實的歷史人物,都寫成是明教信徒,說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後來國號才稱為“明”。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張紀中率領《倚天屠龍記》劇組在福建武夷山取景拍攝


歷史學家吳晗認為,歷史上明朝的國號,就是出於明教。只是後來朱元璋為了防止秘密教會危害統治,下旨禁止一切邪教,這才直接導致了明教的滅亡。

在泉州晉江羅山鄉的一座草菴裡,有尊1.52米高的摩尼光佛坐像,是迄今發現世界僅存的一尊明教石雕像。金庸曾在晉江草菴前留影,感嘆道:“看,明教不是我杜撰的,許多讀者還不相信明教的存在呢。”弘一法師李叔同生前也非常喜歡這個草菴,不僅住過一段時間,還留下不少書法作品在柱壁上。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晉江草菴的明教石刻


從福建開始,被時間吞沒


在金庸的武俠江湖中,很少有沒拜師入派就出來混的,就連清高孤絕的小龍女都有古墓派傳人的名頭。因為講究傳承,就有了眾多的門派組織,少林、武當、崑崙、峨嵋、華山、崆峒、全真教、丐幫、靈鷲宮等等,名字一聽就響噹噹。事實上,有許多門派,是金庸根據史實改編的。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少林寺

《鹿鼎記》裡,韋小寶是陳近南的關門弟子,後來成了天地會青木堂的香主。他所在的這個神秘組織天地會,號稱反清復明,集結了一大批江湖義士。書中第七回、第八回對天地會的一番描述,是金庸考據史料後寫下的。文獻記載,天地會有前五房後五房,和小說裡的十堂數目相符。

清初,天地會在福建、粵東及臺灣一帶流傳,後來成了中國南方最大的秘密結社。關於天地會成立的3個版本,都和福建有關,傳說中起源地分別在莆田、平和、雲霄,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莆田。金庸小說中提到的天地會歷史,正是取材於此。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莆田南少林寺

傳說,清順治年間,鄭成功派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5人喬裝至莆田南少林,拜方丈智通為師。他們就是天地會前身“洪門”的“前五祖”。

後來,南少林的高手因故被康熙任為軍官,遠征西藏,卻在凱旋後遭人誣告造反。朝廷派人火燒南少林寺,要除掉他們,最後只剩下“前五祖”這5個少林俗家弟子僥倖活了下來,建立了“洪門”。他們尊鄭成功為開山老祖,請了萬雲龍做首領,陳近南做軍師,發誓要反清,取“天父地母”之意稱天地會。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福建南少林寺

金庸在小說裡好幾次提及南少林,例如在《笑傲江湖》中,南少林寺便客串了一把。第十三回《密議》,少林方丈向眾人講述了一場發生在南少林寺、圍繞《葵花寶典》展開的舊日江湖恩怨,引得武林人士浮想聯翩。關於南少林寺的具體地址,金庸小說採用的是莆田一說,而現實中,莆田、福清、泉州三地都有南少林寺遺址,外界對此一直存在爭議,但南少林寺在福建則是確鑿無疑的。

2004年11月,金庸和導演張紀中到泉州南少林寺走了一回。他們觀看了一指禪功、少林伏魔禪杖、五祖拳、太祖三十六式、少林花拳等十八般武藝,在這一招一式中,尋找最後一點江湖的痕跡。

或許在時間的長河裡,福建真的有過這麼一個絢爛的武俠世界。

別了!大俠!回顧金庸筆下寫過的這些福建武林高手

via:福建日報 綜合新華社(xinhuashefabu1)、中國新聞網、《福建人》雜誌2014年第19期《金庸小說裡的福建武俠世界》 作者:林梅琴 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