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棄婦:張幼儀和朱安卻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同為棄婦:張幼儀和朱安卻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據我所知,張幼儀與朱安是沒有交集的。之所以把她們放在一起,只是因為她們的遭遇有些相似。都是父母包辦的婚姻,都嫁給民國時期文壇聲名顯赫的人物。張幼儀嫁給了著名詩人徐志摩,朱安嫁給了一代文豪魯迅先生。

但是這場婚姻帶給她們的不是琴瑟和鳴、兩情相悅,而是巨大的痛苦。他們倆對她們倆都不好,魯迅一生都未與朱安圓房,張幼儀與徐志摩的結合只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已。

說起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其實是徐志摩高攀了。因為當時張家在政界和商界顯赫地位,是許多人都想結交的。徐家只是江南富商而已。替張幼儀做媒的是張幼儀的四哥,在當時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在巡視學校時發現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就是徐志摩。

和顯赫的張家聯姻這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於是,就定下了二人的婚事。當時徐志摩的態度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徐志摩是從心裡嫌棄張幼儀的。

在張幼儀生下長子後,徐志摩就留洋去了。在這之後,就遇到了他的女神-----民國才女林徽因。雖然之後,徐志摩聽從友人建議,把張幼儀接到身邊,但還是一如既往地冷漠。在張幼儀懷上第二個孩子後,徐志摩居然提出要把這個孩子打掉,因為他決定和張幼儀離婚。

張幼儀沒有打掉孩子,但這次她卻同意離婚,因為她對這個男人已經徹底死心了。就在次子出生後,張幼儀與徐志摩簽字離婚。

同為棄婦:張幼儀和朱安卻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離婚後的張幼儀,跟隨二哥去了德國。雖然,她衣食無憂,但她卻沒有放棄自己,她繼續讀書,不斷提升自己。回國後,先是去東吳大學教德文,後來又轉戰商界,成為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服裝公司總經理。解放前夕,張幼儀去了香港,後來在香港與中醫蘇紀之結婚。

離婚後的徐志摩並沒有追上林徽因,而是與陸小曼結婚了。因為徐父不滿兒子拋棄張幼儀的行為,他拒絕接受陸小曼,也中斷了對兒子的經濟支援。因此,徐陸二人生活一度很窘迫。

後來徐志摩搭乘飛機由南京北上,原因是要參加林微因當天晚上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的演講會。可是遇到了大霧天氣,飛機出事,徐志摩也因此遇難。

張幼儀在這場失敗的婚姻中,並沒有沉淪,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離婚並不可怕。離了婚的女人也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

同為棄婦:張幼儀和朱安卻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朱安。當時,魯迅先生在日本學醫。有一天,接到了家裡的電報:母病危速歸。等回到家時,母親並未生病,家裡卻張燈結綵,魯迅這才明白過來,是騙他回來完婚的。

朱安是小腳,但她知道魯迅接受的新思想,是喜歡大腳的。於是,就在新婚時穿了一雙大鞋,往裡塞了好多棉花,誰知下轎時鞋子滑掉了,這讓魯迅很是譏諷。

魯迅譏諷朱安的小腳,也譏諷朱安長得難看。新婚第一晚,沒有圓房;第二晚,魯迅藉故留在母親房裡;以後的幾天,魯迅乾脆都睡在書房。直到第五天,魯迅就去日本了。

三年後,魯迅回國了。雖然這之後,在紹興、在北京,他們同在一個屋簷下,但都一直分房而居。朱安的內心是痛苦的,但還是卑微地討好著魯迅,希望有一天魯迅能明白她的好,能接受她。

魯迅對朱安是沒有絲毫感情的,他對好友曾說:“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地供養她,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這句話,對於現代的女人來說,肯定是無法接受的。但朱安接受的是舊思想,她認為,她嫁給了魯迅,這輩子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

直到魯迅與許廣平同居後,朱安終於死心了。但她依然沒有離開魯迅。當時,很多人都曾勸魯迅,既然與朱安沒有愛情,不如送她回孃家,負擔她的生活費就可以了。

但魯迅認為,按紹興的習俗,一個出嫁的女人,被夫家送回去,是奇恥大辱,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等與把她推向了死路。其實,朱安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朱安跟了魯迅一輩子,沒有享受過正常女人應該有的生活,只有一個名分。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只是魯迅先生的遺物。

張幼儀與朱安有著相似的遭遇,但卻過著不一樣的人生。相比朱安,張幼儀是幸運的。她的幸運與她顯赫的家世分不開,更是她個人努力的結果。朱安的不幸,是因為她沒有文化,受舊的思想影響,在男尊女卑、從一而終的思想下走過了卑微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