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迎「風」再起時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迎“风”再起时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迎“风”再起时

發展至今超過20年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從一顆“種子”,在東莞這塊創新沃土上已成長為一棵扛起經濟增長大旗的“大樹”,未來將構建一個“山林河海”皆有的產業生態圈。在此過程中,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有過輝煌,也有過彷徨,但慶幸的是,目前已經聚集的一批世界領先的手機品牌,已帶動一大批行業的“單打冠軍”迅速崛起,加之5G時代的來臨催生的偌大需求,為其向更高質量地迎“風”再起奠定了基礎。

在大眾的印象中,提起東莞的電子信息製造業,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躋身於全球移動終端市場的華為、OPPO、vivo,而忽略其產業鏈背後的上下游產業。其實,從臺式電腦時代到智能手機時代,電子信息製造業能再次浴火重生,離不開上游的電子材料、中游的電子元器件、下游的硬件軟件和信息服務以及微笑曲線兩端的網絡及信息服務的強大支持和作出的碩大功勞。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迎“风”再起时

華為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迎“风”再起时

OPPO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迎“风”再起时

vivo

當然,東莞智能手機取得亮眼成績的背後,也在各環節中催生了一大批“隱形冠軍”。在電子信息製造領域,如石碣鎮的五株科技,生產了全世界1/10的手機電路板;紮根松山湖的長盈精密,早已成為電子元器件行業龍頭;總部藏身長安鎮的勁勝精密,生產的塑膠手機殼產量佔全球1/10,這些“隱形冠軍”無一不是支持終端品牌的中堅力量。因此,有人認為東莞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生態圈已經基本形成,並在再一次的起飛中邁向了高品質發展。

但是,有專家認為,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但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生態圈。“雖然電子信息產業在石碣所佔比重很大,但總的來說仍處於製造業低端水平,技術含量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產權,質量基礎建設也相對薄弱。”電子信息產業名鎮石碣的領導人曾在該鎮的調研會上發出這樣的感嘆。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迎“风”再起时

電子信息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遵循著木桶原理,產業是否已經邁向高質量是由木桶的最短板決定的。在東莞,關於電子信息產業的製造企業數以千萬計,但整體而然,除了一些行業的佼佼者外,目前在電腦、電器以及其他的3C領域內的大部分電子信息技術製造廠商還普遍處於中低端的階段。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東莞的歷史遺留問題:東莞在改革開放初期率先參與全球化的分工,臺式電腦以及各大電子消費品的旺盛需求使得大量企業迅速發展,積累了大量利潤,但路徑依賴導致產業結構升級緩慢,產業層次始終不高。隨著產品集成度與系統複雜度越來越高,創新與製造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端企業及跨產業鏈的企業參與。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迎“风”再起时

補齊關鍵核心短板,是電子信息製造業邁向高質量業的“必修課”。業內普遍的觀點認為,政府有必要進行引導,一方面要往高端領域走,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由傳統的加工製造向高端製造和現代化電子信息服務及軟件業轉變。另一方面要見縫插針,搶佔細分市場。

如何向高端領域進軍?眾所周知,隨著城市與城市的關係日漸密切,特別是發達地區城市間之間經過產業聚合與輻射的多層循環,各個城市通過明確分工實現優勢互補而融合發展,城市群中的產業協同發展是必然趨勢。大灣區內尤其是港廣深內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一直與東莞來往非常密切,以元器件、芯片、集成電路為例,可以依靠廣深創新走廊這一科技創新要素及產業集聚的新空間,提高產品創新元素和科技含量。

當然,在這之前,東莞的電子信息製造廠商們要結合自身情況,重新改造工藝流程,以適應智能化、數字化的趨勢。當前,機器換人、自動化製造、數字工廠等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企業大可通過重新定位和自我變革,以形成更有競爭力的產業優勢。

往期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