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心理學原理,讓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心理學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遙遠而神秘,其實它就存在於你的職場生涯中。瞭解常見的幾個心理學原則,助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原理1 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個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R·摩斯科。

常見心理學原理,讓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摩斯科定理的精髓。對於職場小白而言,這個定理很重要。入職初期,對於工作和環境的不熟悉,我們會迫切需要一位老師。

一個老同事的回答可未必是問題的最好答案,如果你盲從盲信,非但找不到問題的答案,反而會被質疑能力。打破砂鍋問到底,是需要勇氣和技巧的。

首先,請先了解公司內部的員工角色分配,你需要知道誰是最瞭解問題的人。

其次,找到關鍵人物後,請妥善組織自己的語言。如何提問可是一門學問,大部分人都做不好。

最後,鼓起勇氣,追根刨底。很多人在職場中特別愛不懂裝懂,剛剛安排的工作,其實完全沒有get到領導的意思,反覆點頭,就怕領導質疑自己的理解力。

實際上,很多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目的。所以通過提問,表示自己的謙虛,同時在提問中,瞭解領導安排工作的最終目標。

原理2 隧道視野效應: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

這個原理,對我的情緒調整曾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以前在失戀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效應,我想我會更快地走出情感迷茫期。

常見心理學原理,讓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作為當事人,當我們處在事件核心時,我們只能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好比起爭執的雙方當事人,陳述問題的起因時,常常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各種擺事實,講道理。

他們在憤怒中,仍舊堅持自己是客觀的,自己看到了事情的全貌,而事實並非如此。

隧道視野效應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具有遠見和洞察力,視野開闊,方能看地更遠。

當我們在工作中,被情緒和現階段的問題所困擾時,不妨跳開現實,想象下5年後、10年後的自己,是否還會為這樣的事情,像現在這般心煩和氣憤呢?

很多事情,重要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會怎樣。如果你現在被自己的工作環境所困擾,被同事穿小鞋,被領導冤枉,你執著於現在的糟糕情緒,第一反應就是離開或者反擊。

常見心理學原理,讓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你其實可以這樣思考。我如果現階段浪費時間和同事爭議對錯,在糟糕情緒中久久不能平復,每時每刻都在鬱悶自己的周遭環境,那明天我會比今天更好嗎?

如果明天我還在重複今天的情況,我的後天、明年,還有什麼希望呢?答案肯定讓你很沮喪。所以,既然你已經瞭解這是隧道視野效應在作怪。

你其實可以這樣做。如果未來你的目標是成為這個團隊的管理人員,那麼就把注意力放到未來的目標上。討厭的同事,只是你目標達成過程中的絆腳石,你可以選擇跨過去或者擊碎它。

常見心理學原理,讓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明確好了目標之後,你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跨越和擊碎。瞧,你的注意力完全被未來的目標吸引了。

原理3 藍斯登原則:在你往上爬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潔,否則你下來時可能會滑倒,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進退有度,才不會進退維谷,寵辱不驚。

我非常提倡快樂工作,再豐厚的薪金都不及一個讓你感受愉悅的工作環境。影響工作環境的最大因素就是人的因素。如果你對同事溫柔以待,他們也會用善意回報你。職場中,不能太過計較誰先付出的問題。

常見心理學原理,讓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很多人因為個人能力突出,經常在處理問題時頤指氣使,事情沒有辦好,得罪了不少同事。

像電視劇中演的那種,師傅剋扣徒弟,老闆動不動就開除員工的環境,已經越來越少了。隨著平等意識深入人心,在職場中,我們也要做到寵辱不驚。

如果你是一個職場菜鳥,我們可以做到不卑不亢。

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管理者,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和能力征服下屬,用以獲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

如果你是一個公司老闆,更要懂得尊重團隊成員。每一位打工者,都在通過勞動獲得自己的應得報酬。你們是完全平等的。

所以,在我們走在職場道路上,請少一些炫耀,多一份謙遜;少一些嘲笑,多一份指教;少一些責難,多一份承擔。

瞭解一些心理學原理,指導我們的職場行動,讓自我不迷失,讓目標更清晰,打怪升級幹起來!

常見心理學原理,讓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