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雙一流」,先炒「三道菜」!看成都與川大如何攜手

共擔高校“雙一流”建設使命

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與四川大學工作會商 範銳平王建國李言榮朱志宏出席

引言

“大學精神影響城市氣質”“構建校地利益共同體”“加強科技金融合作” “引進成果轉化專業經紀人團隊”……4月26日,一場圍繞城市與高校共建共榮主題的“頭腦風暴”,在四川大學火熱進行。

共建“雙一流”,先炒“三道菜”!看成都與川大如何攜手

這是我市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一個場景——成都市與四川大學工作會商。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市委副書記朱志宏等市領導和部分市級部門、區(市)縣負責同志,與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校長李言榮以及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虛實結合、主題集中、成果豐碩,話題重點圍繞校地合作、科技成果轉化、“雙一流”建設等展開。

以我市為學校解決了停車難、交通不便兩個小故事作為開場,王建國談起了城與校的關係。他們一直在思考:

成都提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學校有何優勢資源、能做什麼?

如何用好華西醫學資源更好服務市民?

如何用好AI、“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手段助力成都發展新經濟?……

李言榮給大家端上了“三道菜”——此前,經過多次溝通對接,雙方已初步達成了3個合作意向。在新醫學領域

加強合作,在新經濟領域共建技術交叉與轉化中心,在文化領域共建開放型人文自然博物館……學校相關負責人深入分析了合作項目前景、各自條件優勢以及具體設想。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聽完大家的討論後,範銳平說,要深刻認識大學之於城市的重要意義,推動大學與城市共同成長,共擔四川大學“雙一流”建設的國家使命,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他說,大學承載著城市歷史文化傳承、培育文化精神、引領城市時代思潮的功能,大學精神影響城市氣質,大學的能力影響包括研究、創新、育人及服務等城市能力,大學發展影響城市進程,大學研究的高度決定城市實踐理論高度。

範銳平表示——

支持在蓉高校發展是成都市委市政府應盡的職責。成都將全力支持雙方共建前沿學科研究中心、跨學科研究轉化體制和人文自然博物館,全面支持學校引進創新人才,改善辦學條件和生活環境。希望四川大學繼續為成都大規模輸送專業人才,定向培養公務員和管理人才,開展長期、多層次的幹部交流;進一步開放共享公共資源,讓校園文化、氣質感染市民和城市;設立服務城市發展的智庫,加強城市高質量發展頂層制度設計和戰略研究。

根據合作意向,雙方擬打造以“新醫學”為特色的世界一流前沿醫學研究中心;以“信息+”和“醫學+”為引領,建設約20個交叉轉化平臺及專業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和隊伍;共建大型綜合博物館。

市領導胡元坤、吳凱、謝瑞武、劉守成、巫敏,四川大學相關負責人出席。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記者 鍾文 攝影 王若冰 劉陽 編輯 李懷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