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脱贫户”杜应昌的脱贫“药方”

新华社昆明10月31日电(字强、李稷玺)贫穷的滋味不好受,脱贫后,杜应昌如今尝到了甜头。因为四个“药方”,杜应昌一家脱贫。今年10月,杜应昌荣获“光荣脱贫户”称号。

杜应昌是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卫平村村民。十年前,他和妻子周金玉为了寻求脱贫,远赴呼和浩特打工,眼看收入渐增,脱贫有望,却不想父母先后患病离世,家中欠下六万多元债务。2015年,杜应昌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何战胜贫困这头“病魔”?驻村扶贫工作队、挂钩帮扶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多次到杜应昌家了解情况,为他家开出了脱贫“药方”。

先是要解决“看病难”。根据云南省健康扶贫政策,贫困户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很高,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去年冬天,我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一星期,自己才交医药费五百多元。”杜应昌说。

再是教育问题。杜应昌大儿子读四年级,小儿子也将要上小学。按照教育扶贫政策,孩子读书不仅能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学校还提供营养餐。“这些政策足以保障孩子读书了。”周金玉说,当初就是因为家里穷,自己初中毕业只能回家干农活,现在一定要让孩子好好接受教育。

第三是住房保障。有统一平整好的地基、无偿补助款、贴息贷款,杜应昌自己设计、施工、装潢,一砖一瓦把房子建了起来。如今,他家的新房就在村组路边,房屋内外干净、整洁。

最后一个“脱贫方”是产业支撑。杜应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参加技术培训,专门负责培育、种植。“以前不懂技术,这两年投入精力了,种出来的茶叶品质好,收入自然多了。”杜应昌说。

“国家已经帮了很多,脱贫就得看自己了。”这是杜应昌和周金玉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认为,自觉性很重要,不能事事靠政府。

家里经济来源稳定了,杜应昌就想着进一步扩大生产。看到村里没有商店,周边区域还驻扎着修高速公路的施工队,杜应昌便开起了小卖部,生意红火。“两年后,我们这里将要通高速公路,到时候我想买一辆车跑运输,把家里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山外去。”对于未来,杜应昌信心满满。

2018年10月,临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杜应昌家“光荣脱贫户”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