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更應該懂得與他人「分享」

小時候,長輩們教導我們做人要懂得分享,把你的零食,把你的玩具分享給朋友。而作為一名成人世界的創業者,更應該懂得分享。這種“分享”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果實的分享,還包括技能、資源的分享,也包括思想、觀點的分享。

創業者更應該懂得與他人“分享”

授人“魚”,才能聚集團隊

很多創業公司並不懂得分享果實。要麼老闆一點股份都不願意分,要麼一開始就把股份均分。一點都不願意拿出來的老闆,永遠不可能把事業做得多大,無法聚集更多的人才;而完全平分的老闆,也過於理想化,平分股份等於沒有老闆。

我們可以看一下《水滸傳》的故事:“梁山在宋江的治理下,一派興旺發達。眾兄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過得好不快活。宋江治理梁山全靠兩個手段,一是建章立制,自宋江而下,眾兄弟排排坐,分果果,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二是作為領導人,宋江懂得與兄弟分享。每當‘買賣’有所獲,宋江總是第一個安排下功勞簿,眾兄弟論功行賞,按照各人的貢獻,將利潤進行公平分配。”

授人“漁”,才有強大的團隊

我有一個創業多年的朋友,公司始終沒有做起來,生意不溫不火,只能勉強掙份薪水。他一方面總是抱怨沒有一個好的團隊,一方面又對下面的人有所保留,不願意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員工。他說,如果教給這些人了,那麼他們自己就會單幹,留不住人。

事實上這是一個很狹隘的思維。記得我上班那會兒,我領導就說過一句話,要想自己不被累死,那麼就一定要教會下面的人,一定要會帶團隊。只有團隊成長的時候,你也才能夠成長。只有將自己的技能毫無保留的傳授出去,你才能擁有更加強大的團隊。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是一個很可悲的理論,你要做的不是保留,而是進步和提升。

授人“愚”,才能不斷進步

“魚”和“漁”都比較好理解,什麼是“愚”?詞典解釋——愚,本義:性格孤僻,不諳熟人情世事。本字指常年野居,很少和世人接觸的人,他們不但消息閉塞,還養成了孤獨的性格。而我要講的“愚”恰恰相反,它不是不好溝通,而是要樂於分享自己的觀點,哪怕是“愚昧”、“愚蠢”的觀點。

沒有一個創業者不會犯錯,沒有一個創業者敢說自己所有的決策和觀點都是正確的。我一直相信,有觀點比沒有觀點好,即便是錯的。作為一個創業者,你一定要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樂於跟團隊分享自己的想法,只有不斷的碰撞和試錯,我們才能不斷的調整,不斷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