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有一種地方,夢牽魂繞,終生所向,卻往往難以抵達,比如西藏阿里、新疆伊犁。

還有一種地方,棲身於鄰家矮牆旁,隨時可以翻牌寵幸,卻始終未能移駕親臨,仔細端詳,比如周村古城。

偶有小閒,拾階古城,打量門楣,端詳老牆,藉著相機留存和放大古韻情懷,藉著氤氳茶香回甘舊日繁華,細細品味早在紀元之前就已讓華夏諸國望其項背而徒有垂涎的富庶之邦——齊地淄博。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周村古城,更像是情竇欲開的假小子,不施脂粉,不戴簪環,甚至沒有刻意梳妝,就那麼不加遮掩地閃著率性的眼眸,打量著過往商客,全然沒有李清照“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嬌羞與顧盼。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或許,這才是齊魯古城,那麼鮮明得有別於蘇杭水鄉、西南古城的嫋娜溫婉和浪漫豔情。

或許,這就是齊風,不乏恢宏氣度和豁達睿智,卻不願太多粉黛修飾和忸怩造作。

即便如此。即便是少了往日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但是,旱碼頭的古韻依然演繹著古往今來的通衢繁華。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我沒有理由不相信,既便是輕掃峨眉、淡點朱唇,豆蔻花開的假小子伴著齊魯東風,定會“翩若驚鴻,宛若游龍”,驚得世人忘卻了南國粉黛、水鄉佳人。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隨著照片一起榮光我們的故里吧。

彷彿到了蘇杭,又好像是駐足鼓浪嶼,除了建築用材的一絲厚重感和牆壁上的梅竹,哪裡分得清是江南江北?

“上海女人”玉立於齊魯古街,依然保存了上海豫園裡的香豔丰韻,在“扳倒井”北方漢子的鏗鏘中,越發輕柔嬌豔, 對比何其強烈。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即使是消遣,北方的雕塑也透著嚴肅,還有那鐵稜窗欄和掛香菸廣告牌的鐵花架。

雖處路口繁華地帶,但廣源堂的二樓估計少人入住經營,藤蔓已經爬滿了窗戶,還有罩著它的古樹。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但更多的是,窗口裡探出了時代的生活氣息,色彩斑斕,情趣盎然。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我一直認為,天底下,中國女人是最適合穿旗袍的。特別是在這火紅的正月氣氛裡。即使是水鄉江南,更應有花褶傘下的簡約旗袍佳人。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且看看窗子裡的紅粉佳人吧,應不算聊以慰藉。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瑞蚨祥的窗戶裡,是滿滿的江南意境。正應了堂前的楹聯“麻棉毛葛總因時,紫白紅黃皆悅目”。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葫蘆烙刻,廣佈于山東,可為特色?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狀元府的門窗則是規正的窗稜子,規整的寫意國畫,向路人宣示著嚴謹的治學風範和深厚的書香底蘊。

燒餅無疑是周村的招牌。隨著照片去瀏覽一下吧。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瞧瞧,老人孩子尚且如此精通買賣 ,周村不愧“旱碼頭”之稱。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這是展覽館裡的宣傳圖片,強烈的視覺衝擊。如果不吃一片,買幾盒,都會深感對不起自己。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這是工藝展示區和品嚐區,對面圓玻璃窗戶裡可以看到整個工藝流程。還有啊,頂棚燈飾、桌、凳、地面,不覺得也像是燒餅嗎?所以,做文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工人們正在做餅,香氣撲鼻,讓我端相機的手指好幾次都找不到快門。要不是有線攔著,估計早上前捏幾塊,塞嘴裡了。

除了燒餅,還有在這裡拍過電影的大染房。

還有啊,就是(紅色)電影展覽館,門票兩元,我說,票錢真不多,都有些不好意思。服務員說,這是公益性的。值得一看,因為這裡可以尋得童年。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窗子外邊的宣傳牆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小時候,公社放映隊下鄉放電影的情景,我就是旁邊的孩子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紅色娘子軍宣傳畫,又勾起了孩童時光的回憶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童年的COPY,如今已經封存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古城的窗 枕邊的夢


已經退休在記憶裡的放映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