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位於四子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有沒有篡改康熙遺詔?

康熙皇帝是清朝在位最長的皇帝。康熙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平定噶爾丹,被稱為千古一帝。就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皇帝,晚年遇到了一個最讓他頭疼的事情,就是儲君的選擇。

康熙8歲登基,在位61年。早年立的太子人選是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的兒子二阿哥胤礽。不過胤礽兩次被廢,康熙的兒子們多,他們開始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四阿哥胤禛被立為太子,繼承皇位,成為了雍正皇帝。

傳位於四子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有沒有篡改康熙遺詔?

雍正是康熙的四兒子,生母是德妃。德妃生他的時候位分不高,所以雍正就被抱去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身邊養大,和生母並不親近。太子和八阿哥爭奪的時候,雍正一直都很低調。看起來絲毫沒有野心,其實他暗地裡一直籌謀,最終坐上了皇位。

康熙在世的時候,雍正不爭不搶,在別人忙著拉幫結派的時候,他就在府中下棋賞花。廢太子因為惹怒康熙,別人都不去看望,就雍正不避諱。他知道父親喜歡廢太子,和他交好對自己只有好處。果然,他的一舉一動康熙都看在眼中。康熙對這個四兒子好感倍增。

傳位於四子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有沒有篡改康熙遺詔?

康熙晚年時,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雍正也經常去看望他。自古帝王戀權,雍正深知父親最在意的就是皇位,如果想要皇位就一定不能急躁。他徐徐圖之,暗地裡培養自己的勢力。

雍正當皇帝,歷史上說法有許多。很多人說他是修改了父親的遺詔,本來儲君的人選並不是他。到底怎麼回事呢?據說當時康熙想要傳位於十四阿哥,也就是雍正的親弟弟。是雍正聯合大臣控制了朝堂,把上面的將“傳位十四子”改成了“傳位於四子”。不過這個謠言被最近出土的康熙遺詔否定了。遺詔現在臺北博物館內,上面寫著傳位四子,沒有任何改動的痕跡,說明改遺詔這件事純屬子虛烏有。

傳位於四子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有沒有篡改康熙遺詔?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為其他人故意造謠的。當時八阿哥胤禩的勢力很大,在朝堂上也有很多人支持他。曾經有大臣們在商超的時候舉薦他,結果被康熙否決。康熙對兒子們結交大臣這件事深惡痛絕,下令再舉薦的話直接處死。八阿哥失勢後,朝中就只有四阿哥胤禛(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雍正因為從小不在生母身邊,和親弟弟胤禵不親近。德妃呢,也不喜歡雍正,她更支持胤禵做儲君。

雍正做事善於籌謀,康熙晚年,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小集團,包括掌管西北地區兵權的川陝總督年羹堯,戶部郎中的李衛、四川布政使的戴鐸、理籓院尚書和步軍統領的隆科多等人。還有十三阿哥胤祥在軍隊還有人馬,也是支持他的。

勝者為王,失敗的人自然不服氣,就故意散佈謠言汙衊。畢竟要知道清朝是滿族,詔書都是滿漢兩種文字。滿文不同於漢字,修改的話很容易看出來,再說了皇帝的詔書一般人是拿不到的。

傳位於四子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有沒有篡改康熙遺詔?

人們質疑他皇位的來源還與雍正自己的做法有關。康熙病危召見,就他自己一個皇子在,還有大臣隆科多。要知道隆科多是支持雍正的,雍正登基後把康熙的近侍殺死,就連父親生前喜歡的暢春園,他也棄之不用。最重要的是,他沒有葬在父親康熙所在的清東陵,而是另外修建了清西陵。這些做法才會讓很多人詬病,其實換個地方修建陵墓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雍正皇位名正言順還是另有隱情已經不重要了,他是個好皇帝,也是清朝最勤勉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