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水稻田高效、安全除草?掌握這些「祕籍」是關鍵

在除草劑施用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沒有達到廠家宣傳效果的情況,是廠家過度宣傳還是另有其它原因呢?總體來說,影響除草劑藥效的原因有雜草葉齡、施藥時溫溼度、使用方法、土壤pH值、墒情、田間管理、風速、光照、水質等因素。

想在水稻田高效、安全除草?掌握這些“秘籍”是關鍵

那這些因素能控制和避免嗎?難度顯然較大,所以要用已知的知識和方法去避免不確定的事發生,升級管理技術,掌握種植、管理規律!

影響水稻田除草劑藥效的幾大因素

一、未在雜草最佳防除時間防治

水稻田主要雜草一般有兩次出草高峰,第一次高峰雜草數量大、發生早、為害性大,是雜草防治主攻目標,對此施藥過早或過晚都達不到最佳防治效果,影響除草劑藥效。 

1、雜草葉齡過大 

在水稻田苗後除草時,在雜草2-4葉期為最佳防治期,極易錯過最佳防治時期,而雜草草齡過大,雜草的耐藥性增大,用藥量必須適量加大,如繼續再按常規用量,藥效易打折。

想在水稻田高效、安全除草?掌握這些“秘籍”是關鍵

2、雜草未出齊 

由於雜草的出土時間有差異,對於沒有封閉效果的水稻田苗後除草劑,藥效影響很大。使用莖葉處理的除草劑最佳方法是等到大部分雜草長到2-4葉期再施藥。

解決方案:雜草在種子萌發階段及幼苗期對除草劑最敏感,水稻田除草可選擇在秧苗移栽返青後除草。使用莖葉處理的除草劑最佳方法是等到大部分雜草長到2-4葉期再施藥。

二、土壤墒情、溫度等外在因素

天氣情況:氣溫高有利於除草劑被雜草吸收,作用效果好,但不是氣溫越高越好,氣溫過高,噴出的霧狀液很快被蒸發,特別對一些易揮發的除草劑及見光分解的除草劑,如氰氟草酯等;某些除草劑如雙草醚在氣溫低於15℃、高於35℃時都有可能引起藥害;異丙甲草胺、乙草胺等酰胺類除草劑低溫時對水稻心葉有可能引起藥害。

想在水稻田高效、安全除草?掌握這些“秘籍”是關鍵

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充足,水稻和雜草生長旺盛有利於水稻對藥劑的分解和雜草對藥劑的吸收並在體內傳導運輸,從而達到最佳除草效果。

解決方案:高溫季節應在上午11點前及下午4點以後,選擇無風或微風的條件下施藥;乾旱天氣推薦使用高限量,同時施藥時要加大兌水量。

三、操作、使用方法不當

使用方法不科學:具體表現在配藥時未採用“二次稀釋法“,造成配藥不均勻;在施藥時不仔細可造成漏噴現象,嚴重影響藥效,在莖葉處理除草劑時表現尤為突出;兩種或幾種相互有拮抗的除草劑一起使用,易造成藥效失常,如氰氟草酯與苄嘧、吡嘧、滅草松等混用時對千金子防效降低。 

想在水稻田高效、安全除草?掌握這些“秘籍”是關鍵

解決方案:①要選對藥劑:在進行稻田化學除草時必須瞭解除草劑的殺草譜及田間雜草的種類分佈,切實做到對草下藥,不可隨意混配,影響防治效果;②要把握用藥劑量,嚴格按照說明書標註的安全有效劑量及稻田的實際面積進行計算,並且要注意不同規格的除草劑稀釋濃度不相同。

四、田間管理措施不科學

水稻田除草時,田間水肥管理至關重要,移栽田、拋秧田施用封閉藥劑時需要保水5-7天,直播田施用封閉藥劑時田間應處於潤溼狀態,無明顯積水;施用莖葉處理除草劑時,需先排水施藥,藥後再覆水保水,否則只造成藥效降低。同時施藥後立即施肥也易造成雜草返青現象,影響藥效。

想在水稻田高效、安全除草?掌握這些“秘籍”是關鍵

解決方案:稻田使用除草劑前先排幹水再及時回水,並保水一個星期左右,這樣不但可以有效殺滅雜草、保障水稻的安全,還能有效控制雜草二次為害的關鍵作用。回水要嚴格按照藥劑說明操作,早春溫度低時,回水時間應適當延遲一點,但必須在藥後72小時回水,夏秋溫度高時,回水的時間應當提前一點,但必須在藥後24小時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