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怎麼買保險?

80後,你是老闆,還是員工?

80後,你是房東,還是租客?

80後,你是“三十而富”,還是“窮忙族”?

80後,你是奶爸奶媽,還是宅男剩女?

80後,你是這個國家的脊樑,還是傳說中迷失的一代?

中國的80後大約有2億人,他們是計劃生育政策下的獨生子女一代,如今,他們三十而立,人生進入到工作、婚戀、生育模式。有人說:“80後是尷尬的一代,生活苦不堪言,錢都讓50後60後掙去了,女人都給70後泡去了。”

調查發現,住房、婚戀、競爭壓力、父母贍養等,構成了“80後”青年普遍面臨的現實枷鎖。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他們感到迷茫與焦慮,但他們依然相信,“風雨之後總會有彩虹”。

八成80後,月薪未過1萬元

本次受訪的80後,超過五成的人出生於1986年至1989年,他們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和中小城市,其中有近五成80後在民營企業工作,國營企業和事業單位各佔兩成。有42%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至5999元之間,2999元以內、6000元至9999元各佔兩成,也就是說八成80後的月收入在萬元以內,有人算過一筆賬(房租,吃喝穿行,應酬,電話,人情,交通),萬元收入在廣州也會成為“月光族”,如果你是房奴和車奴,生活將更為窘迫。

在回答“你每月會存多少錢?”時,45%的人回答“999元以內”,而在回答“你現在有多少存款?”時,27.33%的人回答只有“1萬~49999元”,21.18%的人回答“10萬元以上”,18.84%的人自稱是“月光族”。有近六成的80後表示,每月不會給父母一分錢家用。3.57%人不但不給,反而在啃老。

十個80後,四個房奴,三個車奴,還有三個啃老族

在中國,無論是戀愛或結婚,“最大件”的顯然是房子。

調查發現,八成“80後”存款不足10萬元,根本不夠付首付,買房顯然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

有34%的人選擇了租房,有18%的人選擇和父母擠在一起,只有29%的人買了房付了首付,付清房款還完房貸的僅佔14%。關於買房的錢,有26%的人是由“父母資助大部分,自己(含配偶)存款佔小部分”,19.48%的人是由父母、親戚全額資助,由自己付清的僅有14%。由於囊中羞澀,有42.4%的人聲稱在近兩年內不會買車,有車族僅為29%。換句話說,十個80後僅3個有車。

80後的三大壓力之源:工作、生活、社會評價

在回答“你認同哪種對80後生存壓力的描述?”時,有57.04%的人稱“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很正常”,有37.52%的認為“很大,超過70後與90後”。

在“與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相比,你感覺自己的生活水平怎麼樣?”的調查中,33.2%感覺“基本持平,不滿意”,25%的人表示“低於平均水平,不滿意”,23%的人表示“基本持平,滿意”。可見,“80後”雖然心態積極,但幸福感普遍不強。

那麼,他們的壓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35.11%的人認為壓力來自“工作的壓力,要闖出一番事業太難”;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負擔,34.16%的人認為壓力來自“生活經濟的壓力,如買房子車子養孩子等”;排在第三位的是社會評價體系,有20.12%的人認為壓力來自“社會壓力,累到喘不過氣來”;排在最後的是父母的期望,有10.61%的人感覺“父母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

年輕人該買保險了

現代社會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很多惡疾已不再侷限於老年人,而是有進一步年輕化趨勢。就此,除了社會醫保之外,年輕人應未雨綢繆,為自己增加商業醫療保險保障。這兩年,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具備風險保障意識,在已有社會保險的基礎上,對商業保險也予以高度關注。正如保險業內人士指出,年輕群體哪怕收入暫時有限,但藉助保險的力量,是能夠做到在有所節餘的情況下,為自己添加一份適宜的保障。

供房子3000元/月,供20年,沒問題,我願意——有家才溫暖

養車子3000元/月,養20年,沒問題,我願意——有車有面子

買保險500元/月,供20年,對不起,真沒錢——沒保險“負擔”

可是:一旦有事發生時:

銀行會收你房,醫院會催你賬,而保險呢?

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幫你保住房,付給醫院賬。而且以後的保費不用你掏。

有病治病,無病養老,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