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道教:大話門神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

初識道教:大話門神

門神眾多,最早的門神來自《山海經》在蒼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顆大桃樹,枝幹蜿蜒盤伸三千里,桃枝的東北有一個萬鬼出入的鬼門,門有上兩個神人,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他們把守鬼門,專門監視那些害人的鬼。傳說他們嫉惡如仇,只要碰見害人的鬼怪妖狐等,他倆就將其繩捆索綁拿去喂虎。後人根據這些習俗,在過年之際。就用桃木板刻上他們兩人的神像,懸掛起來以守門鎮宅,這就是古代“桃符”之由來。再後來就簡略了,人們在紙上畫兩神之像,以作守門之用。

初識道教:大話門神

自神荼和鬱壘稱為門神之後,門神的信仰越來越廣泛,所信奉的門神也越來越多。如《三教搜神大全》中說:“太宗命畫工圖二人之形象全裝,手執玉斧……懸於宮掖之左右門上……邪祟已息,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這一段文字記述了唐太宗因常被夢中惡鬼驚嚇,後有大將秦瓊和尉遲恭晚上站在門外護駕,即平安無事。之後,唐太宗遂命畫工將他們兩人的形象畫下來,張貼於宮門之上,以驅魔避邪,後世便流傳下來。

初識道教:大話門神

明清至近代,各地信仰的門神更有所不同。如河南一帶多為趙雲、馬超;河北多為馬超、馬岱;陝西多為孫臏、龐涓;江南多為溫嶠、岳飛;此外還有鍾馗、燃燈道人、趙公明、溫瓊以及青龍、白虎等神。

初識道教:大話門神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據資料記載,門神形象一般被劃分為三類,即文門神、武門神、祈福門神。文門神即是身著朝服的文官,武門神即武藝高強的武將形象,祈福門神即為福、祿、壽三星。


初識道教:大話門神

現在過春節,人們在大門上,依舊張貼歷代武將門神,但意義已和古代有所不同。古代貼門神為的是祛邪避穢、敬神、求福、保家宅平安等;如今多為喜慶、歡樂,成為了一種純追求節日氣氛的民俗及象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