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乘新职场——太空飞船

翻译:我爱喝橙汁橙汁 审核:为光

空乘新职场——太空飞船

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一位女乘务员在月球航天飞船上给她的同事递去一盒餐食。

Mackenzie Thompson致力于Disque基金会和“拯救生命”计划的市场推广和任务推进工作,旨在帮助公众了解以及掌握一些救生方法,比如心肺复苏术(CPR),这些自救方法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太空中,都同样重要。Thompson将这篇文章投稿至Space.com的专家之声:专栏点评与见解。

谈起太空旅行时,人们更关心的是何时能实现太空旅行,而不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太空旅行。像Blue Origin和Virgin Galactic等公司已经发布了明年将把人类送至亚轨道旅行的计划。SpaceX最近也宣布将发起一次搭载8名艺术家的绕月航行活动。

私营企业的载人太空旅行计划一向充满野心勃勃,任务时间线常常会发生改变。但目前看来,以个人名义购买太空探险之旅的“车票”还为时尚早,而我们此刻真正应该做的是好好想想那些即将开启太空之旅的旅行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问题。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太空旅行中会有空乘人员吗?人们凭什么花了大价钱买票却不能得到相应的空中服务,毕竟有乘客也许从来没有坐过只有飞行员而没有其他空乘人员的飞机。

空乘人员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他们的存在对于保障舱内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他们的帮助,旅客有可能出现身体健康受损,甚至可能在恶劣的飞行条件下面临生命危险。比如,乘客可能不知道如何取用应对突发情况的救生装备,包括氧气面罩、浮游装置等。而在一个训练有素的空乘的指导下,乘客可以放松心态,好好享受这段旅途,只需满心想着这不可思议的“地球-太空”之旅,而不必过于烦心他们旅途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不论是在宇宙飞船还是普通飞机上,不论是在它们起飞前还是飞行途中,优秀的空乘人员都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比如,达美航空公司空乘训练中心的新员工录用率仅为百分之一。在6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学员们要学习联邦航空条例,面对不守规矩的乘客或劫持者如何自保并保护他人,在水上或陆上如何疏散人员,如何进行紧急医疗救助,以及如何使用手边所有的装备设施来更好地在飞行途中服务乘客。他们也要学习如何进行必备急救技能——心肺复苏(CPR),这也是我所在的组织—Disque基金会一直在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推广的。

空乘新职场——太空飞船

图示为在莫哈维沙漠发现的维珍银河宇宙飞船2号的残骸

现在我们来看一幅维珍银河宇宙飞船2号的图片,在2014年,这架用于太空旅行的宇宙飞船在一次试飞中发生坠机事故,坠落在莫哈维沙漠。我摆出这张照片不是要指责批判谁,而是提醒大家冲出地球大气层是有一定风险的,更不用说还要达到并且保持进入亚轨道所需的逃逸速度。

Blue Origin公司新一代Shepard太空舱模型看起来比阿波罗11号登月舱要宽敞,但它其实远没有达到宽敞的程度。当空间十分有限,燃料又很紧缺的时候,便不可以承载多余的重量了。

那么,空乘人员在这种新时代的交通工具和太空探索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还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完成他们重要的工作吗?

如此一来,哪里可以作为这些航天飞行员的专业培训学校?NASA或者FAA可以建立或资助这样的培训机构吗?航天空乘人员可以接受与NASA的宇航员同样的训练吗?又或者,一旦太空旅行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会有充足的空乘储备来满足飞行员和乘客的需求吗?

在人们争相购票之前,我们应该先确保有足够的空乘人员储备,同时也要保证他们在宇宙飞船上有足够的空间,他们的存在可以给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危险的太空之旅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在我们将自己的性命托付于趟太空飞行之前,我们应该至少确保同行的有男有女,这不是为别人旅行有乐趣,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空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