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行業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市場監管力度有待提高

信託行業頭部公司優勢明顯 市場監管力度有待提高

信託業和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並稱為中國四大金融行業,其經營範圍非常廣泛。我國信託行業發展初期,業務定位不清晰,風險管理能力不足。1982-2007年間,我國監管部門對信託行業進行了6次大規模整頓,對信託行業投資業務進行規範,信託公司數量由千餘家減少至60餘家。2008年起,我國信託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3年信託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共有68家信託公司,這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突破26萬億元,達到26.25萬億元,同比增長29.81%,較2016年底的24.01%上升了5.8個百分點。其中融資類、投資類與事務管理類份額佔比分為16.87%、23.51%和59.62%。我國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強,但信託行業發展仍然保持強勁動力。

信託行業經營的業務範圍廣闊,行業內各信託機構因資本金實力、經營能力和資產管理能力不同,營收和盈利水平差距較大。2017年,我國信託行業淨利潤排名前3的機構分別是平安信託、安信信託和中信信託,頭部公司競爭優勢明顯。

整體來看,2017年我國信託行業經營業績提升幅度較大,但行業排名前十的公司和排名後十的公司平均業績差距進一步擴大。行業前十的信託公司主營業務突出,業績不斷提升;而行業後十的公司主營業務能力較弱,發展不容樂觀。行業前十的信託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拉動了行業整體業績的提升。

我國信託行業集中度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17年,信託行業營業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集中度達到40.83%,淨利潤排名前十的公司集中度達到42.45%。頭部信託公司市場競爭力強。但與發展較為成熟的國際市場相比,我國信託行業集中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儘管我國信託行業經過6輪整頓,但發展仍存在著風險。我國68家信託公司中,央企控股的有16家,金融機構控股的有13家,另外29家為地方控股,還有10家是民營企業控股。在融資偏緊的環境下,實力強勁的頭部公司及大型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強,而盈利能力較弱的中小公司違約事件增多。我國信託行業發展將面臨著日益嚴厲的監管政策。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信託行業是金融業的四大支柱之一,業務範圍廣闊遠超其它三大金融業,但同時行業亂象也最為明顯,經歷了6次整頓,發展仍存在風險。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對信託行業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積極開展轉型性業務,提升主動管理能力,迴歸信託本源,才能實現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