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和集體記憶

2017年真是讓人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仙逝了多位名人大家,如先前的李敖、霍金、李詠,現如今的大俠金庸。10月

30日據港媒報道,金庸去世。這一消息一時間成為了爆炸性新聞,紛紛以各種形式緬懷。為什麼大家會如此高的關注度? 個人理解的是金庸先生及其作品成為了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和集體記憶。

金庸先生: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和集體記憶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生於浙江海寧。1946年,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創辦《明報》,寫下萬篇社評與政論文章。

金庸是一個“大俠”,以筆端書寫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俠肝義膽、快意恩仇的武俠江湖。他用17年的時間完成了15部家喻戶曉的作品部部經典。有人用“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來總結了他一生的著作。每一代人成長時都有屬於自己這個年代的精神食糧。金庸先生便是如此。

在那個江湖裡有兒女情長。有黃蓉和郭靖,俏姑娘和憨小子的愛情。有楊過和小龍女,十六年的苦苦等候。張三丰對郭襄朦朧綿長的暗戀。有苗若蘭和胡斐的優雅的愛情。

金庸先生: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和集體記憶

在那個江湖裡有俠義情長。郭靖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助守襄陽。有江南七怪為了和丘處機的一個賭約,遠赴大漠,傳授郭靖武功。有張無忌為了一句對紀曉芙的承諾。

金庸先生: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和集體記憶

在那個江湖裡有對自由的嚮往。曲洋和劉正風、令狐沖和任盈盈的笑傲江湖。有楊過和小龍女的逍遙自在。

15部作品都根據不同時代進行了改編拍攝成了各種電視劇、電影,我們是百看不厭每個看過金庸武俠劇的少年心中一定都有個屬於自己的刀光劍影、風雲變幻的世界,都是陪伴你我成長的難忘記憶。

金庸先生: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和集體記憶

在他的世界裡,有儒釋道宗,文史哲禪;琴棋書畫,酒茶食居。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的是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金庸先生:我們這代人的青春和集體記憶

“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先生一路走好,願江湖仍在。諸位,你們說是不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