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一一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吾未見童衍方先生之前,已早聞先生在藝術界之大名。初識童衍方先生,乃其童氏宗親亦乃書壇名家童亞輝先生引薦,相聚於運河之畔品茗,得見廬山真面目。飲酒談笑間,方知先生之生肖與吾為同肖,又多敬先生杯酒,甚為歡愉。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童衍方先生家鄉乃是二十世紀藝術大師潘天壽之同鄉寧海,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南宋右丞相葉夢鼎、明朝思想家方孝孺、近現代作家柔石、藝術大師潘天壽等,滋養著代代寧海人。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吾於丁酉秋月,與西泠印社包正彥先生驅車前往滬上拜訪先生,此乃吾初次登門造訪,先生家大隱隱於市,乃民國別墅花園,環境別具雅緻。門口題匾“寶甓齋”。步入“寶甓齋”,中西合璧,西洋古董及中國傳統金石書畫,別有一番味道。亦見主人頗費一番心思。童衍方先生道:“這是我與女兒合力之作,女兒旅居巴黎15年,是珠寶設計師,對西方建築設計比較瞭解。” 童衍方先生平易近人,在品茗間,先生取出早已為吾題簽之大畫冊贈予,扉頁墨香滿紙。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童衍方先生師從海派藝術大師來楚生、唐雲諸先生。其乃詩書畫印鑑賞兼具,真、草、隸、篆兼備,尤擅於隸古,工鑑賞,富收藏。論其書法如其曾雲:“書藝之妙,皆在於思。執筆於手,巧悟於心。”品其“漆書”承清金農衣缽,又有新意,線條寬厚粗壯,以截毫禿筆寫隸書,於遲澀中見暢達、險絕中見和諧,嚴謹而不失天真爛漫之趣。其書法無不從漢磚瓦當、石闕摩崖、碑碣造像中汲取養分,現自身質樸遒勁、古趣盎然、以拙為妍、大氣雅緻之書風,獨樹一幟。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童衍方先生性喜雄健樸厚、古拙奇肆一路,其師來楚生先生“因性練才”循循善誘,而來師為人處世及創作態度之嚴肅、認真,對其影響至大。數十載,倚窗挑燈夜讀,方寸天地,揮灑藝術才情,熔鑄出鈍拙樸厚、老辣灑脫、雄健清峻之篆刻藝術,富有陽剛之美。沙孟海先生曾評其印譜曰,“得然犀室指授,走安吉高渾一路,既有守,亦有為,範我驅馳,展卷色憙。”廣取博採,取精用宏,成就斐然,藝術之當代印壇波及東瀛,影響至深。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童衍方先生書法篆刻之餘兼作花卉圖,取法吳昌碩先生之畫風,以氣勢為主,也以養氣為先,故在佈局方面,與前海派胡公壽、任伯年等之不同。先生之繪畫筆墨精湛,蒼茫古拙,渾厚華滋。

談及收藏,講究緣分,亦是個性修煉。童衍方先生心存雅癖,結於雅社,高士名流,常邀其掌眼把關。其雲:“玩藏是愛好,帶著平常心做事業,就是一種樂趣。”收藏方面其實是受其恩師唐雲先生之影響。時日,啟蒙恩師若瓢和尚之引薦,拜師唐雲,磕頭當日,唐雲先生就將吳昌碩所書成扇贈其,真是受寵若驚。因此,其在鑑賞領域頗有建樹。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童衍方先生雲:“收藏不是一定要花鉅款去買藏品,只要做有心人,就能淘到好東西”。其收藏流派印譜眾多,浙係為盛。印譜始於宋而盛於明清,真實保存原作之神韻,且存世量稀少,學術價值高,十分珍貴,是為藏界追捧。俗語云:“文眼識古董,收藏品自高”。收藏之美在於心境,收藏之過程,往往苦苦蒐羅、意外收穫、失之交臂,權當人生體驗。收藏,不僅僅是物品,是歷史再現,亦是人生之快樂事。

弘揚師德,培養後學,其每逢恩師重要誕辰,必會傾力做些事情,飲水思源。藝術薪火相傳,要有作為及責任感,童衍方先生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各有所成。

天涯南北逢知己,敢不虛心筆墨酬。有茶相伴,方寸之間,餘香悠遠。不忘初心,筆耕不輟,刀痕不斷,開古出新也。潘天壽先生《聽天閣畫談隨筆》中有云:“有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蘊蓄於胸中,為學必盡其極,為事必得其全,旁及藝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極”。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童衍方簡介

童衍方,號晏方,一九四六年二月生於上海,浙江寧海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中國畫院畫師、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篆刻委員會主任、海上印社副社長、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

師從著名書畫篆刻家來楚生、唐雲二位先生。工書法篆刻,亦擅寫意花鳥,精鑑賞,好收藏。先後出版《童衍方印存》、《童衍方書法篆刻集》、《篆刻刀法常識》、《古瓦器拓本十二種》、《趙之謙銘志集存》、《中國畫家作品真偽——趙之謙》、《寶甓齋集磚銘》、《吳昌碩集彝器款識》、《金石之韻》、《三老碑匯考》、《藝苑清賞》、《海派代表書法家系列作品集——吳昌碩》、《海派代表書法家系列作品集——來楚生》、《金石永年》、《來楚生書畫篆刻》、《曼生遺韻》、《錢胡印範》、《朱痕積萃》、《清代金石家書畫集粹》、《吉金留影》、《金石齊壽》、《晏方匾額百品》、《金罍野逸》、《童門之誼 金石永年》、《石鼓墨影》等。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漫談童衍方藝術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