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正投资江作良:投资成长股要警惕一个风险

惠正投资江作良:投资成长股要警惕一个风险

惠正投资董事长 江作良

近期创业板强势反弹,市场主流声音风向也发生逆转,从“漂亮50”转向了“成长股的春天”。

惠正投资董事长江作良认为,从长周期来看,成长股的涨幅要比价值股大。不要沉迷于白酒、家电,风格转换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他也承认限售股解禁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觑,或许等到2018年泡沫出清之后,价值成长股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长期看成长股表现更好

江作良认为,从更长的时间来看,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核心源动力在于创新。这里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创新会创造出新的需求。

例如,汽车的发明,拉动了新一轮对汽车的需求,汽车的需求反而又拉动对很多材料的需求。又如,智能手机发明之后,拉动了相关产业的这种新的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看,创新又会创造供给,会带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有这两方面的结合,一方面带来需求的拉动,另一方面又带来产能的推动。因此,人类社会以GDP为代表的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最根本的动力就是创新的推动。

从1991年到2017年,纳斯达克指数在27年时间里涨幅接近18倍;同期道琼斯指数的涨幅是8倍左右;

2006年A股设立中小板指数后,涨幅度也比上证指数涨幅多出1倍;

2010年创业板设立,截至2017年,创业板指数涨幅82%,同期上证指数涨幅30%。

由此可以看出,从比较长的周期来看,成长型企业的涨幅是要高于价值型企业的。

投资成长股,一成一败

在惠正投资的官网中,一共列出了三笔经典投资案例,分别在2004年投资苏宁电器、贵州茅台,2008年之后持续买入鱼跃医疗。

在这三笔投资案例中,鱼跃医疗绝对是江作良的“真爱”——十倍价值成长股。

持续买入鱼跃医疗,大赚60倍

2007年3月,深圳世方联突击入股鱼跃医疗:以每股2元的价格,受让了3.89%的鱼跃医疗的股权,总计600万元。

冯小树通过岳母彭萍嫦实际持有深圳世方联30%股份;薛荣年通过弟媳朱勤年实际持有世方联30%股份;江作良通过大姨子刘耘实际持有世方联30%股份。

而冯小树、江作良是鱼跃医疗发审委的两名成员,薛荣年为机构保荐人。当时这家公司在上市前曾被媒体质疑存在涉嫌销售造假、偷逃税款的问题。

2008年4月18日,鱼跃医疗在深交所上市,登陆A股市场。

鱼跃医疗上市后,作为“真爱股”,江作良开始大笔增持:

2012年年报中,世方联是公司第四大股东。

2010年惠正投资位列公司第20大股东。

惠正投资江作良:投资成长股要警惕一个风险

江作良投资鱼跃医疗获利区间

公司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股价缓慢上涨。但是自2013年起,公司股价开始进入快速飙升,最终在2015年达到峰值。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10月14日~2015年3月6日,世方联开始卖出鱼跃医疗股票,一共获利约4.4亿。作良在入股鱼跃医疗时出资约180万元,以持股比例计算,江作良约分得1.07亿元,投资收益约60倍。

惠正投资官网介绍,江作良先生离开易方达后,独立进行投资研究。他判断老龄化社会医疗设备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而鱼跃的产品同时具备消费品的性质,这项投资获得了较高的超额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鱼跃医疗上市三个月后,也就是2008年7月,江作良离开易方达。

折戟立立电子

立立电子是江作良从业履历中的一大“败绩”。

2008年6月17日,立立电子发布招股书,根据当时招股书的内容,公司拟公开发行26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22%。江作良其妻为第二大股东,对立立电子的投资约为751万元。假如公司成功上市,该部分股权有望增值到1.3亿元。

招股书发布后一周内,立立电子遭遇来自市场和媒体的密集质疑:立立电子原是浙大海纳项目,该次IPO涉嫌掏空另一上市公司浙大海纳,属于同一资产“二次上市”。

2008年7月7日,立立电子发布公告称,其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因媒体报道相关问题而对其进行核查,上市计划推迟。2008年10月,证监会牵头成立了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立立电子展开调查。

2009年4月3日,证监会撤销立立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行政许可。该案还成为中国证券史上退还募资第一例。

据了解,2000年江作良在广发证券任职时,曾作为发起人投资了一家制造业公司,这家公司正是立立电子。

2018年,成长股值得投资吗?

江作良认为,从全球角度来看,生物技术、人工智能、5G通讯技术的提升、物联网的发展,这些方向都能看到未来全球还是以创新驱动为主。在美国市场中,已经明显表现出成长型企业驱动整个市场上涨的特点,未来的大潮流应该一定是代表新经济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风格转换应该是一个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回归,但是市场还是没有完全出清,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小市值股票,动辄30多亿的市值还是太高。这些股票还待出清。

“2018年我觉得大家还要警惕一个风险,因为2015年很多企业都做了并购重组,配套融资,很多公司的老板都做了一些兜底,3年的锁定期,今年都进入解禁期了,这块怎么整?还是有些风险的,大家还是需要关注的。”

未来随着泡沫洗去,估值回归之后,中国成长型企业肯定会表现出它的魅力。

中欧瑞博吴伟志:用盆去接的赚大钱机会

面对创业板的暴涨,相较于江作良的谨慎,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声称自己“热血沸腾”,因为再次看到了一些股票用盆去接的赚大钱机会:

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很便宜,投资者情绪低迷,对于已经较长时期深入研究跟踪的好公司,对公司的定性和基本面非常笃信,公司的估值也很有吸引力。在总体仓位和风险可以承受的情况下,这时候就到了买入不止损的阶段了。

“根据本人过往25年A股投资生涯的经验,当找到了敢于买入不止损的品种与时机时,就意味着接下来要开启赚大钱的一段旅程了,这样的时候真的不多遇见,必须非常非常珍惜,一旦发现了,务必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必须用最大盆来接而不是用针去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