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是冷冬?谣传!

今年会是冷冬?谣传!

23日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节气。对于上海而言,冬天还很远,初霜也至少要等到一个月后出现。不过,随着秋凉不断升级,天气确实一日凉过一日,凉气十足下,网上传言却越来越热:今年将会是一个“冷冬”?对此,国家气候中心辟谣,预计今年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会是冷冬?谣传!

下周初申城有雨

昨夜今晨,小雨潜入夜,主要出现在申城东部地区,但是,白天天气转好,继续阳光明媚,浓浓秋意伴着习习秋风,体感也有点冷飕飕,全市最高气温只有20℃上下。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申城时晴时雨,双休日总体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但明天后期可能有短时阵雨出没,气温在16~22℃之间;下周一到周二受高空槽影响,本市有一次降水过程,周中转为多云天气,但周五又会有降水出现,早晚凉意明显,市民记得注意适当添衣。进入10月下旬,冷空气势力较弱,气温变化平稳,预计下周本市的最低气温基本在16~18℃,最高气温在21~23℃。

厄尔尼诺或来袭

随着冷空气一波又一波,北方的人们找出了秋裤,南方的人们也逐渐脱去短袖。与此同时,网上有关“冷冬”的传言也逐渐增多,其中传得最火热的就是:“2018年是冷冬,且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更比一年冷”的说法。对此,16日,国家气候中心回应说,这种传言十分离谱和荒谬,纯粹是吸引公众眼球,制造公众恐慌。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气候预测是专业性很强、科研型突出的业务,需要大量的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支撑、动力和统计的诊断分析,才能慎重得出科学结论,每年10月下旬才会有针对该年冬季的气候官方预测发布。而且,2018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为偏暖并不断发展增强,由于此次增暖将继续发展,因此2018—2019年的冬季会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弱,我国气温普遍偏高。目前,国内外气候模式一致预测,2018—2019年冬季欧亚大气环流整体以纬向型为主,不利于冷空气频繁活动,有利于我国气温大范围偏暖。

上海霜降待下月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在黄河中下游地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一般就会出现初霜,与霜降节气完全吻合,但在上海,第一场霜的出现是在霜降后的第二到第三个节气。一般在11月中下旬,待到枫叶开始变红时,便是初霜到来之际。

今年会是冷冬?谣传!

本报记者 马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