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光埋头苦干!有时需要抬头看看;你不自荐,也许没人知道你

人不能光埋头苦干!有时需要抬头看看;你不自荐,也许没人知道你

过去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工作意识,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脱颖而出,不但要努力付出,还要追问收获和结果;不但要有能力,还要懂得“宣传”自己,给自己造势。这就像一件企业生产的产品,单是质量好还不足以胜出,还得借力广告效应,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今,在各大公司,那几个高层职位相对于济济人才,水远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如果你只知道耕耘,不问收获,就越没有出头之日,因为隐没在人群中,领导们很难看到你。

我们常说,不付出一定没有收获,但付出也不一定有收获。的确,如果你只知道付出,不懂得为自己功、那么你在竞争中脱额而出的机会就微乎其微。陈泽寒来公司三年了,能力不差,在公司里的人缘也不错,可是眼看着进公司一两年的新人、一个个都升迁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原因就是他虽然“工作成绩不错”,但不善于向上司“表功”。

人不能光埋头苦干!有时需要抬头看看;你不自荐,也许没人知道你

人不能光埋头苦干!有时需要抬头看看;你不自荐,也许没人知道你

所以很多时候同样的结果,其他同事总能得到比他更高的评价。有时候陈泽寒也想不通,上司为什么不亲自去看呢?而非要听下属把工作成绩描绘得像一朵花一样,那不是自我吹嘘吗?为什么汇报的时候,总是要“在领导的支持与关心指导下”,这不是歌功颂德吗?所以,三年了,陈泽寒依然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

看来,要想在人才济济的职场上脱颖而出,不仅要有一定的能力,还要学会为自己邀功请赏,让领导看到你的成绩,看到你的优势。否则你就是在黑暗的墙角里努力半辈子,领导也不一定会发现你这个人才。何况,,你的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就算领导想要挖掘你,也多半会被别人的光芒挡住了。

沈燕做市场部助理有一年时间,她总想找个机会再“升”一回。当她得知秘书室主任一职空缺,而公司内定的人是她的同事林芸的时候,她想自己并不比林芸差,甚至比她更有优势。于是,沈燕决定毛遂自荐,她加班加点弄了个文案,交给了总经理。总经理翻看着她的文案,对她一手漂亮的字发出赞叹。

人不能光埋头苦干!有时需要抬头看看;你不自荐,也许没人知道你

考虑之后,决定让沈燕替代那个长得漂亮但文笔平平的林芸做秘书室主任。“好酒不怕巷子深”“土不埋金”的古训有时在职场竞争中并不适用,等着别人发现往往会使自己与机遇失之交臂,不如学会让别人发现你。所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还信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们,还是赶快做些改变吧。

第一,要主动表现你的进步。假如你初入职场,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甚至可能出错。但在努力学习之后,你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这时候,就有必要向上司表明你的进步,而不是静待上司去发现你的进步。那么,如何表现你的进步呢?你不妨找个时机向领导表白一番:“我刚来的时候不懂,犯过错,幸亏有您指正,现在我已经明白了犯错的原因,再也难不倒我了,真的非常感谢您!”你不仅让他知道你已经进步了,而且又巧妙的把这归为他的功劳,哪个上司听了这样的话,不高兴呢。

第二,不要害怕向上司汇报工作。职场网高级咨询师奕丞建议:在职场中,很多人出于对老板的生疏和恐惧感,见老板时一举一动都不自然。即使是必要的工作汇报,也多愿意用书面报告,以免被老板当面责问。时间久了,和老板的隔膜也越来越深,这对你实在太不利了!你上司对你不了解,即使有职位适合你,也恐怕不会想起你。而且你在他面前的表现,会让他觉得你是个怕事和不主动的人,而这样的性格也是难以担当重任的。

人不能光埋头苦干!有时需要抬头看看;你不自荐,也许没人知道你

​记住,当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工作时,一定要向上司汇报,让他知道你有快刀斩乱麻的能力,不是只会吃干饭。作为职场中人,你不仅仅是埋头劳作的老黄牛,有时候也需要抬头看看,主动向上级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让上司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还有就是,千万不要等到失败了,才去汇报,这样,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印象一定很糟糕。

第三,不要总是唯命是从。员工对于老板的指令,就像士兵对于军令,服从是天职。但有时候,职场还是与部队有所不同的。如果你的服从成了唯命是从,那效果就不会太好。有时候,你的老板也需要你提出意见,而不是每件事都听他的旨意。如果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不妨大胆地说出来,让老板发现你脑子里的闪光点,从而赏识你。

即使是你的方法不太好,但你的主动,也会让老板觉得你是个对工作负责,喜欢动脑子的好员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今天有些行不通了,这也许是时代的悲剧,但却是历史的必然。作家周洪感慨地说过,因为我们不能扭转历史的车轮,让一切倒回到从前,,所以我们必须顺应它。

唯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在熙熙攘攘的现代化办公室里尽早脱颖而出,成为竞争中的胜利者。你数年如一日,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最后却突然发现,老板好像熟视无睹。这时,你可能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但这不完全是老板的过错,公司上上下下,有多少优秀的人才,你的“被忽略”也是情有可原的。因此,你有能力,也得“宣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