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五大逆天的妙计,谋略之深,即使现在读来,也仍拍案叫绝!

中国几千年历史,智谋高超之人可谓数不胜数,相信随便找个人都能说出来几个名字来。这些足智多谋的人之所以如此有名,大多都因为施行过绝佳的妙计,下面就列举5个出来,如此高深的谋略,即使现在读来,依旧让人拍案叫绝!

史上五大逆天的妙计,谋略之深,即使现在读来,也仍拍案叫绝!


一、汉武帝施行的推恩令

自古以来,对于帝王而言,削藩都是一个必须慎重再慎重的事,一个弄不好,可能就会国破人亡,而汉武帝,则想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他先要求各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各个儿子,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全部交给长子继承。这样,每个儿子都能得到封地,但每个人的封地又都不大。并且,原本得不到封地的诸侯子孙,都对汉武帝感恩戴德。

过了些年,诸侯们的封地,数量越来越多,地盘却越来越小,于是,汉武帝开始收网,逐渐的“削藩”,慢慢的把国家的权力都集中在了自己手上。兵不血刃,又无风险,这计谋漂亮!

史上五大逆天的妙计,谋略之深,即使现在读来,也仍拍案叫绝!


二、齐桓公和管仲发动的“贸易战”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让齐国国君齐桓公,穿上鲁国特有的绢布做的服装,然后齐国的国人都开始效仿。过了一段时间,鲁国这种绢布开始价格上涨,供不应求。于是,鲁国人纷纷投入织布行业,放弃农桑。

又过了两年,管仲看时机差不多了,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国的绢布。这一下,鲁国慌了,因为全国人民人人都有很多绢布,却没有很多粮食。没办法,只好向齐国购粮。然后,齐国趁机大肆抬高粮食价格。鲁国雪上加霜!

类似的方法,管仲对楚国、衡山国都用过,这一盘盘“大棋”,在管仲手里下的简直神了!

史上五大逆天的妙计,谋略之深,即使现在读来,也仍拍案叫绝!


三、孙权和刘备联手的火烧赤壁

这个桥段大家应该都听过了,毕竟课本上也讲过。说个很多人都有的疑点:曹操手下这么多谋士,难道就没有人看出周瑜那边的计谋吗?

有句话怎么说:不是自己太弱,而是对手太强!孙刘联手为了赤壁大战,可是谋划了很多妙计。

第一,先用反间计,借曹操之手杀掉熟悉水战的曹操手下蔡瑁、张允;紧接着,庞统诈降给曹操献上了“连环计”,为火攻创造了条件;然后周瑜打黄盖,上演一出苦肉计,骗取曹操信任,使得黄盖有机会逼近曹军战船,点燃大火。

这一环接一环的绝妙构思,硬是把一场败局而谋划成了胜局,真不知道是不是神仙附体才想出来的!

史上五大逆天的妙计,谋略之深,即使现在读来,也仍拍案叫绝!


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作为一生都不断被别人掌控的帝王——汉献帝,实在是羸弱不堪。这样的一个帝王,众诸侯们都觉得是个累赘,而唯独有曹操,积极的把他迎到自己那里。

从此以后,汉献帝被曹操用的是如鱼得水。

给诸侯们封名号,让诸侯们进贡,先不管诸侯们听不听吧,最起码主动权多了不少,再者,人才们知道天子在曹操那,都纷纷往他那去投奔。这一计虽施行起来简单,可后劲无穷,堪称一劳永逸的绝佳妙计!

史上五大逆天的妙计,谋略之深,即使现在读来,也仍拍案叫绝!


五、孙膑的围魏救赵(韩)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大家都学过,也都大概知道是什么情况。对于这一计,毛爷爷曾说过:“围魏救赵,千古奇谋。”

这一计的原理很简单,魏国庞涓攻打赵国,赵国不敌请齐国相助,齐国孙膑和田忌,没有直接去救援被困的赵国,而是选择去攻打更远的魏国的国都。从而解了赵国的困境。

为什么说这一计是“千古奇谋”呢?因为这一计施行出来,赵国之围必定会解!

首先,庞涓如果不回去救魏国国都,那么魏国国都可能就会失陷;退一万步讲,即使齐国攻不下魏国国都,那魏国国君会怎么想庞涓?庞涓回去还会有好果子吃吗?所以无论哪种结果,都不是庞涓能承受的起的,只能回去救魏国国都。

再者,这一计的精华所在,其实更在于后面对魏军的伏击!即使庞涓猜到了有伏击,也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去。反正无论怎样,都注定了魏军的大败!这一计,可谓是阳谋中的阳谋!

当然,历史中还有许多绝佳的妙计,比如金朝脱壳、暗度陈仓等等,你还知道哪些妙计,让人读来拍案叫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