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黃帝內經》對“上醫”的解釋。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善治未病之病,於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的時候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但我們家人對長兄推崇備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僅善治已病之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針放血、用藥給藥,都以為我醫術高明,因此名氣響遍全國。”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這就是《黃帝內經》提出的“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的著名理論。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扁鵲是黃帝時代的名醫,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上醫”和“中醫”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即已產生。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當代名醫陸廣莘先生雲:“上醫治未病之病,謂之養生;中醫治欲病之病,謂之保健;下醫治已病之病,謂之醫療。”用後現代醫學的說法,“上醫”屬於養生學,“中醫”屬於保健學,或叫預防醫學,下醫才是今天理解的醫學。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

中國醫聖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提出:“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為“上醫”定下了基準——“不研易,不足以為太醫。”作為一個醫人,你要精通《易》道,才能達到醫家的最高水平:上醫。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醫易同源,不藥為藥

晚清大儒曾國藩提出:中醫的精髓“各朝學者,無不讀《易》者,無不悉醫者。醫者,易也。醫則調身,易則調神。”“治心病,當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病,以不藥為藥。”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金元四大名醫之首的張從正在其《儒門事親》中專門指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親者當知醫。”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東漢班固在其《漢書·藝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即不服藥為中醫!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清代大儒方苞:“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故仁者壽。”意思是說,一個人,性格溫和、品質慈悲善良、心胸寬宏大度、言語簡潔不躁,具備這些特質的人,都屬於是仁者,真正的仁者,必定長壽。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天人上醫與《天人學》

《天人筆記》作者創造的《天人學》貫穿形而上與形而下,統領哲學、社會科學、宗教、神學、自然科學以及生命學、心靈學、心理學、中西醫學、生理學、神經學等。

失傳2500年的天人上醫能找回來嗎,看了本文就知道了

《天人學》是這個世界第一也是唯一揭示宇宙生命絕對真理的學問。當人類真正了悟這門超級生命學問,迴歸天人身份,一個真正健康天人生命時代就會來臨。

看了這篇文章有何感想請留言,更多精彩天人故事,請關注《天人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