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问题反应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智与情

公共安全一直是公务员申论考试中的热门考点,尤其是大作文。而大作文的写作最重要的就是积累素材,滴滴事件就可以被纳入考虑范围。具体该如何写?如下:

滴滴出行平台的广告语是“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但对乘客而言,这个承诺却没有百分百兑现。

今年5月初,21岁空姐李某在郑州机场附近搭乘滴滴顺风车过程中,被司机残忍杀害。该案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而在此之前,“滴滴打人”事件尚未平息,滴滴车主涉嫌侵害乘客的案件也被媒体多次报道。

8月24日,乐清市一名20岁女乘客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女乘客发现行车路线不对劲时,曾发微信给亲友示警,此后失联。其亲友联系滴滴客服询问车主信息,客服却屡次拖延时间,直到数小时后才将车主信息提供给警方。

随着这些事件的发生,滴滴存在的问题愈发不能容忍,比如,APP内部的紧急求助功能无法有效使用,评论功能的滥用,网约车、顺风车司机审核不严格,以及人车不一致等问题。而它所暴露出来的就是民众们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

公共安全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追逐安全的脚步。然而当下各地频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当下我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弊病。而要保障公共安全,不仅需要管理者的管理智慧,也需要管理者的人文情怀,如此方能为公众营造出安全无忧的生活,方能真正提高国家的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公共管理,保障公共安全需要管理者具备管理之“智”,所谓“智”就是指科学的管理手段,如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不多说其他,滴滴乘客不断遇害的事件就折射出当下我国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还缺乏一套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还处于追着事故打“补救战”的阶段,往往是在某一领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方知采取举措、强化理念、追责彻查、强化监督,而这种亡羊补牢的方式根本无法从根本上化解公共安全领域面临的危机。

陕西中公教育专家指出,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健全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并提前对各领域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风险评估,以能防患于未然。而政府则要拿出“踏石有印、抓铁又痕”的决心,通过严密的规划和管理体系、充分的预案、详尽的细节和高度的重视,才能既满足人民群众参加活动的热切愿望,也能更好的构建平安中国。

加强公共管理,保障公共安全需要管理者具备“情”,所谓“情”是指人文关怀,既要满足民众意愿,也要为其提供安全保障。以滴滴事件为例,当出现各种事故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叫停某一服务,但在叫停的同时却也对很多人产生了不便,所以整顿比叫停来得更实在。如果因避免事故发生而不再有某项服务,那么人们的生活如何更方便?社会如何更好的向前进步呢?

因此,陕西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正确的做法并不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是“吃一堑,长一智”。应该从过去的沉痛代价中吸取经验,以满足人民诉求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更科学更有效的举措来合理平衡好安全与生活诉求之间关系,以人为本,管理公共安全。

在公共管理中,智与情是相辅相成的,智是公共安全的保障,情则是尊重民意的表现。重智轻情难免引发民众不满,滋生社会矛盾,疏离干群关系,重情轻智,则会带来新一轮的公共安全危机。鉴于此,公共安全管理既要讲智慧又要注入人文情怀。

陕西中公教育专家提出,公共安全是历年申论考试大作文的重点,所以考生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关注各类社会事件,并积极总结共同点,以更好地应对考试,也看浏览陕西中公教育网站,获取更多国、省考备考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