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家庭採用」胯下之辱「的方式教育孩子?你以爲他是韓信嗎?

昨天,叫一位女生的家長到學校來交流一下孩子的學習問題。該女生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數學27,語文30,英語16.

本想讓老師,家長,學生三人一起坐下來,好好談談心,事先和其母親也溝通過,讓她來了以後不要打罵,不要發火。在辦公室,看到戰戰兢兢的女生,我問她:是不是怕媽媽打你。她害怕的點點頭。

果不其然,當他媽進辦公室的時候,二話不說,抄起旁邊的掃帚就要打,被我攔下以後,不停的罵罵咧咧。“怎麼生了你這麼個豬”;“你怎麼這麼沒用”;“你是不是要氣死我和你爹”;“你就不能爭點氣嗎?”“我的臉都讓你丟光了”;”這麼不孝,怎麼不讓雷劈死你“;”我不要你了,你自己滾吧“等等各種辱罵。女生只能站在旁邊低著頭哭泣。

有多少家庭採用”胯下之辱“的方式教育孩子?你以為他是韓信嗎?

見狀,我只能讓女生先回教室。女生走後,其開始不停的想我抱怨:日子多麼難過,自己多麼辛苦,孩子多麼沒用,他爹多麼無恥等等,一句想解決孩子問題的話都沒有。我也只能安慰幾句,讓其離開。

最後,我找到該女生,鼓勵她多參與到課堂上來,多聽老師講課,多舉手回答問題,多問老師。但是,我估計作用不大!

1

今天,突然想起以前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宋丹丹看到她兒子巴圖給大家做的飯時,罵的那句:我生了一個廢物!

原來,罵孩子,懟孩子的教育方式,每個家庭都會存在!無論貧富貴賤!

有多少家庭採用”胯下之辱“的方式教育孩子?你以為他是韓信嗎?

我們太喜歡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孩子:羞辱打擊→孩子生氣→孩子證明自己→努力奮鬥→走上巔峰。

但是孩子的思維邏輯卻是:被羞辱打擊→恐懼害怕→終於為自己的不足找到藉口→無動於衷→越來越差→更羞辱打擊的惡性循環。

期望通過怒對羞辱激勵孩子的鬥志,然後拼搏向上,只是我們大人的一廂情願!

2


我們不能期望每個孩子都是”韓信“,”胯下之辱“也只是一個成功人士對過去的懷念,一個暴發戶式的炫耀,而不是自己成功的起點!

有多少家庭採用”胯下之辱“的方式教育孩子?你以為他是韓信嗎?


如果,你經常罵孩子很笨,那麼你會發現他不敢說話,經常做錯題,上課不敢舉手......如果,你經常罵孩子不仔細,那麼你會發現他經常忘帶鑰匙,拿錯書本,弄髒衣服......如果你經常罵孩子不上進,那麼你會發現他越來越貪玩,交不好的朋友,整天無所事事......


父母和老師覺得他越來越笨,越來越不仔細,越來越不上進.......到最後,他自己都會覺得:原來我就是一個笨蛋,就是一個沒用的人,最後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

3


當你使用訓斥和辱罵教育孩子時,你自以為告訴了孩子正確的方法,禁止了孩子不好的行為,然後他會改正,他會變得更好;其實,他只是得到了一種心理暗示:原來我這麼差勁,原來我這麼笨!他終於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找到了藉口,然後繼續差下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

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有多少家庭採用”胯下之辱“的方式教育孩子?你以為他是韓信嗎?


4


當你的孩子興沖沖的做完一件事時,不要訓斥他:哪裡做的不好,哪裡做的不對;而是告訴他:寶貝,你真能幹,媽媽真為你驕傲。當你的孩子又打破一個碗時,不是罵他:你怎麼這
麼不小心,家裡碗快被你摔破光了;而是給他一把掃帚,讓他自己清理乾淨。當你的孩子又拿著一張不及格的試卷讓你簽字時,不是罵他: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都做錯,我天天累死養你有什麼用!而是讓他自己分析原因,並給予一定的輔導。........................

當你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很努力,他很勤奮,他很上進........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收穫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