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村修出了门前的“大路” 也建好了致富的“大路”

“家门口的这条路大概修了好几次了,一次比一次宽,一次比一次好。”步入长江源村口的这条路是一条直通到每家每户的硬化水泥路,整个路面上很少能看到垃圾碎屑,同一旁整齐排列的民居构成了长江源村的脉络和格局——整洁、靓丽,充满和谐幸福的气息。

长江源村修出了门前的“大路” 也建好了致富的“大路”

长江源村西北角的绿化带已经返青,一旁的新居整齐地排开

长江源村是个牧业村。过去,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从事放牧生活,依水草而居。所以,村里人对路的概念一般都很模糊,只要牛羊能通过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都算是路。不过,如今不同往日,自长江源村搬迁到现址后,村子里的路不但修得越来越宽阔,而且越来越方便,能从家门口走到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年近八旬的七弟每天会在这条路上转悠好几圈。“路上干净,让人心里很舒坦。”七弟老人曾在西藏当过汽车兵,所以他对见过的路有着特别的情感。用他的话说,就是以前修路是为了让大家脱贫致富,现在修路不仅仅是让大家出行方便,更多的是让大家走得越来越远,活得越来越精彩。

在修村路的那会儿,七弟老人很兴奋。他说,路修好的那天长江源村人都在高兴,这路一修,大家的日子又变了嘛,他们终于不再是守着草场的牧民了,而成了定居在城里的居民。

其实,修建在长江源村的“大路”远不止眼前这些个有形的路,更多的是凝聚村子发展的无形之路。对于修路这件事情,最高兴的还是老书记更藏南杰。因为当时村子刚搬过来,他正愁着怎么解决村里的收入来源问题。“虽然,那时政府给了一大笔补贴,但村里好多人还是老想法、旧观念,不知道去干什么。”但是,这路一修好多人通过就地务工尝到了甜头,拿到了工资。于是,村里渐渐出现了外出务工,买车跑运输,甚至是承包工程搞建筑的。从起初的砂石路,到翻修的水泥路,再到拓宽的硬化水泥路。这个看似普通的水泥路,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村里人的生活,甚至是改变着长江源村发展的走向。“在国家各类政策扶持下,现在的长江源村各项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太阳能路灯、硬化道路、天然气供暖设施、文化广场、医疗卫生院等一应俱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础,才为长江源村实现乡村振兴铺就了路,村民们的观念也变了,致富的路子也越来越多了!”驻村干部秦大云说道。

的确,就如秦大云所说。如今的长江源村人立足于完善的基础,正昂首阔步,齐心迈向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长江源村修出了门前的“大路” 也建好了致富的“大路”

在长江源村村委会到唐古拉镇政府的一段路上,能看见乡亲们始于足下的奋斗痕迹。在道路两旁一个个商铺临街而立,有卖着各类货物的小卖店、民族风格浓厚的藏装制造店、藏餐馆和集中农贸市场。

卓玛措就是其中一家羌藏风味藏餐馆的老板。“以前,在沱沱河畔的时候对做饭就特别拿手,没想到搬下来后还成了一门赚钱的手艺。”卓玛措原本也是和长江源村里的众多妇女一样,过着白天放牧,晚上烧饭的牧人生活,搬到新居后在村委会地帮助下,开起了这家餐馆。

“现在餐馆虽然才刚刚起步,来往的人不是很多。但已经有不少市区里的客人来这里吃饭了。接下来,村里不是要建成特色旅游小镇嘛,我相信那时候我们店里的顾客会越来越多!”卓玛措满怀信心地说道。

环顾于四周商铺的热闹,遥望着村上的这一条条道路,不时在巷道、路口传来欢声、笑语,有孩子们每天背着书包去长江源民族中学读书时的嬉戏打闹;有民族歌舞队在文化广场的歌舞升平;有老人们在夕阳下散步的和谐美满……

“要让门前的‘大路’越走越宽阔。”相信,借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凝心聚力,在党员干部带头和村民群众的携手努力下,长江源村幸福美好富裕的路才刚刚开始,而且会越走越宽越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