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嵊縣出現了第一批「萬元戶」

2018-11-02 14:2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史華東

1982年11月26日,嵊縣縣政府召開首次農村專業戶和重點經營戶技術經驗交流大會那一年,嵊縣出現了第一批“萬元戶”

“萬元戶”,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最流行的詞彙之一。1982年11月26日,嵊縣縣政府召開首次農村專業戶和重點經營戶技術經驗交流大會,獎勵了163戶先進“兩戶”,這其中出現了第一批“萬元戶”。石璜公社新沃大隊的薛有能,就是這首批“萬元戶”中的一個。

“那一年,我當上了‘萬元戶’,政府給我披紅送匾,廣播裡有我的名字,養豬大戶、種糧大戶,人人都對我高看一眼……真是不得了哇!”今年71歲的薛有能,依然精神矍鑠,當年那一幕幕往事,還歷歷在目。

1979年,新沃大隊的豬場裡有20多頭母豬,但每次生的小豬沒有幾隻。因薛有能家裡養過母豬,大隊書記就叫他承包豬場。薛有能就自學母豬飼養知識,再根據原先的經驗邊摸索邊實踐。他獨創了多次復配技術,再加上精心飼養,提高了母豬的產豬率。這個新技術一經使用,母豬產仔數量成倍增加,最多的一次,一隻母豬經過4次交配,竟然一胎生了20多隻小豬。村民們覺得相當稀奇,都紛紛趕來看熱鬧。

第二年,薛有能被縣裡評為“養豬能手”。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豬場裡的母豬生了一茬又一茬的豬崽,一批批小豬被賣了出去,薛有能的錢包也一點點鼓了起來。到年底,薛有能賣了成群的小豬後點了點錢,竟然超過了1萬元。

後來,薛有能還當上了生產隊長,又承包了10多畝糧田。由於他幹一行學一行專一行,經過精耕細作,稻田產量也相當高,當年就出售給國家超萬斤糧食,成為“萬斤糧”大戶。當年,薛有能獲得了長樂區“產量第一、經濟第一”樣板隊長的獎狀。

1982年11月的那次會議上,薛有能戴上大紅花上臺領獎,縣領導頒給他一塊寫著“勤勞致富,勞動光榮”的大匾,還獎勵了他一輛當時有錢也難以買到的上海“永久”牌自行車。時任縣長的葉家汀握著他的手說:“薛有能,薛有能,真的有才能,名副其實啊!”

隨後,廣播裡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播報:“石璜公社新沃大隊第三生產隊隊長薛有能,是個養豬專業戶,種糧大戶,成了‘萬元戶’……”薛有能成了遠近聞名的人,別人一說起他,都不禁會翹起大拇指:“城裡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只有幾十塊,他竟然一下子就成了‘萬元戶’,真了不起!”

後來,薛有能又承包土地,種植花木,成為大名鼎鼎的花木大戶。 從1980年當上生產隊長到2006年從村支書位子上退下來,他獲得過省級“雙帶”黨員、省級勞動模範、五好經營戶、2004年度浙江農村十大新聞人物等諸多榮譽。但在薛有能心裡,當初成為“萬元戶”的那段時光是最難忘、最值得驕傲的。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萬元戶”這個詞早已成為歷史,但“萬元戶”們勞動致富的精神還是值得世人景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